八宝山的公墓分为革命公墓、老山骨灰堂、后山墓区三部分,每年的清明时分,便有约50万人来到京西八宝山墓地扫墓。
其中,人们来扫墓扫的最多的,便是一座“无字碑”墓。
那么这座“无字碑”墓里葬着谁?又为何会被安葬在八宝山?
八宝山公墓的前世今生这座“无字碑”墓在八宝山的革命公墓,葬在这里的都是对新中国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在揭晓“无字碑”墓主人的身份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八宝山公墓的前世今生。
鲜为人知的是,在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日军为了纪念在战争中死去的日本军人,在八宝山修建了忠灵塔。
当时的日本不仅对中国发动了战争侵略,还发动了文化侵略,为了将军国主义的思想传播到每一个角落,自全面抗战爆发后,日本便加大了对忠灵塔的复制。
1940年2月月,北支部成立“大日本忠灵显彰会华北支部北京分会”,这个分会的主要职责便是处理北京附近日军作战地的日本军人遗体、以及北京及其附近日军会战地的忠灵塔建设等等。
就这样,在该分会的主持下,北京忠灵塔的建设地选在了八宝山山巅广场上,修建前,日本军、政等多个机构的代表人物齐聚在八宝山,为忠灵塔的开建举行了地镇祭。
为了建造这座忠灵塔,日本几乎每天都要征调我国1万多的劳工,这些劳工在日本人的监督下干活,一旦完不成任务就会遭致日本监管人员的说教打骂。
以至于有人将该忠灵塔称作“敌人用我们万千个同胞的汗与血堆积成的一座残酷结晶”。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迈入了一个新的篇章。在这之后,国民政府责令各地省市政府“肃清敌伪遗迹”、“拆除敌伪招牌标语”,以整顿市容,这就意味着日本人在大街小巷张贴的宣传画报,以及在各地修建的忠灵塔均需要拆除。
除了这项命令外,国民政府还做出了一项决定,即:在各省市修建忠烈祠!
忠烈祠是国民政府为纪念在战争中牺牲的中国军民而建立的,在全面抗战期间,国民政府便在国统区建立了大量的忠烈祠,如今抗战结束,趁着和平之际,忠烈祠可以在全国各省市修建,也让每个省市的烈士都有一个安魂之处。
其中,北平市政府在经过多次勘测以及开会后,决定将八宝山的忠灵塔拆了并改建成忠烈祠,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符合拆除敌伪遗迹的政策,另一方面是因为八宝山风景秀丽,是和修建这方面的建筑。
此外,这样做还有另一层深意,曾经有一位倡议这样做的人说过这样一段话:且我胜利塔建于敌寇官兵魂魄之上也,显见我国之胜利乃以敌寇官兵魂魄为其基石,我忠烈祠建于敌寇之神社宫殿也,显见敌寇野心侵略之结果致其祖先及司荣之神血食均不能自保,终归我有也,盖不有其侵略之暴行,安有我神圣伟大之抗战而获最后之胜利焉,又安有我发愤杀敌,坐收不营而获之园社焉。因知穷兵黩武者实足自取灭亡,而忠心报国者终得称雄于世所谓“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耳。此利用其忠碑魄及神社,改建我胜利塔与忠烈祠之又一意也。
这段话的大概意思是,忠烈祠建在被拆的忠灵塔之上,表明着中国革命的胜利是以敌人的魂魄为基石,敌人的野心及暴行终归化为了泡影,而被改建的忠烈祠,也有特殊的含义,亦可称作胜利塔。
就这样,国民政府在八宝山上修建了忠烈祠,而这便是八宝山革命公墓的第二段历史。
时间进入到解放战争胜利、新中国建立后。政务院总理周恩来在处理各项外事事务的同时,还在考虑着这样一件事,那就是修建革命公墓,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牺牲的同志找一块永久的栖身地。
为此,周恩来将北京市副市长吴晗约到了中南海西花厅,向他征询意见。
两人在谈话中确定了革命公墓选址的具体要求,首先,革命公墓是烈士灵魂的栖息地,环境要好;其次,革命公墓也具有教育意义,是教育后代的场所,为了方便市民前来悼念,墓地不能选得太远;最后,不能占用百姓的农田。
之后,吴晗等人根据周恩来的要求,选出了一地修建革命公墓,而这个地方就是八宝山,并将修建的具体地址选在了八宝山护国寺一带,护国寺是明朝永乐年间的建筑,占地100余亩,房屋多达百余间,十分适合改建。
一开始,修建的公墓叫北京市革命公墓,不过在1970年后便改了名字,叫“八宝山革命公墓”,而这个名字也被称呼到了现在。
“无字碑”墓的前世今生半个多世纪以来,八宝山革命公墓不仅是先烈们的灵魂栖息之地,还是我国革命教育的重要场所。而葬在革命公墓里的人,也都是为我国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人。
每当快到清明节时,各地的百姓便会来此祭拜先烈英雄,以缅怀先辈。
其中,祭扫的最多的,便是一个“无字碑”墓,这个墓上没有雕刻任何的碑文,也没有写明墓碑建立的日期,墓碑的中间是汉白玉花圈图案的“无字碑”,而墓的碑额处则写着“建筑师林徽因墓”。
看起来十分简单。
值得一提的是,墓碑还是林徽因的丈夫梁思成设计的,梁思成知道林徽因性格文静,不喜大肆操办丧事,于是便给她设计了这样的墓碑,而墓碑的风格也像极了林徽因的人生,简单而纯粹。
或许大家还有一个疑问,八宝山革命公墓里葬着的,大多都是牺牲的革命烈士,或是为我国建设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政治家等,那么,林徽因为何会葬在革命公墓里呢?说到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林徽因的身份。
在世人的眼里,林徽因是一个才女,著有《莲灯》、《你是人间四月天》等书,在中国近代史的文坛上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
如果不提她的另一个身份,或许大家都以为着林徽因是一个文学家,但实际上却并不是这样的。
除了文学家的身份,林徽因还是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而我国的国徽以及人民英雄纪念碑,林徽因都在其中扮演者主要设计者的角色,而八宝山革命公墓主体建筑格局,林徽因也参与到了其中。
可见林徽因在我国建筑圈也有不菲的成就和地位。
那么林徽因是怎么和建筑结缘的呢?她又是如何和丈夫梁思成认识的呢?下面且听笔者一一讲述......林徽因出生在书香门第,家境优渥,从小便不缺吃穿,但小时候的林徽因却并未像世人想象的那般幸福快乐。
林徽因的母亲何雪媛并非名门出生,不会女红也不识字,和从小接受教育的父亲很少谈得来,在父亲林长民再娶后,何雪媛在林家的地位可谓是江河日下。
母亲整日沉浸在过去的不幸上,无暇顾及林徽因,而林徽因还有好几个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如果她不好好表现,做事不得体,就不会得到父亲的赏识。
因此小时候的林徽因有着一定的危机意识,而这也造就了她婚姻观的“极度理性”,同时也让她有了学建筑学的“理性思维”。
在英国伦敦,林徽因遇到了徐志摩,两人就此一见钟情。徐志摩是个感情细腻、多愁善感的诗人,是一个极为“感性”的人,一旦喜欢上了一个人,他便会把脑子里的“理性”抛到一旁。
只见了林徽因一面,徐志摩便觉得无法忘怀,为了追求到喜爱的女人,他开始以诗人的方式写诗、送花给林徽因,对林徽因展开了热烈而浪漫的追求。
徐志摩的出现让林徽因对诗歌产生了兴趣,她爱上了写诗,用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感: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
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花前
......
你是爱 是暖 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两人在英国演绎了一段浪漫的康桥之恋,而徐志摩为了娶她,还让张幼仪签了离婚协议,可林徽因最终还是没如徐志摩的意,和徐志摩结婚,而是和父亲回国,后与梁思成结婚。
对于感情,林徽因是理性的,她做不到插足别人的家庭,她在乎自己和家族的声誉,正是这份理智,才使她做出了离开徐志摩的决定。
至于林徽因为何选择和梁思成结婚,除了爱之外,更深的一层因素便在于两人有着共同的事业,即建筑学。1924年,林徽因拉着朋友梁思成等人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读书,林徽因本来想选学建筑学,但后来才知建筑学只招收男生,无奈之下,林徽因只好注册了美术系,不过,林徽因依旧选修了建筑系的全部课程,而梁思成也进了建筑系学习。
林徽因和梁思成在美国一共度过了三年的学习生涯,这三年的时光下来,梁思成一直在她身边默默的陪伴,给她加油打气,让她不要气馁,也正是有了梁思成的鼓励,林徽因才会在学习美术学的同时,还学完了建筑系的全部课程。
对于林徽因来说,梁思成既是她的同学,也是她志同道合的人生挚友,毕业后他们很快便陷入了热恋,并于1928年3月21日结婚。
回国后,无论是林徽因还是梁思成,都为我国的建筑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从1932年——1940年,梁思成和林徽因携手走过了中国大江南北,考察测绘了各个省市的古建筑,为之后的古建筑的保护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抗战胜利后,梁思成在清华大学筹办建筑系,投身教育行业,教育出了许多知名建筑家,为新中国后来的建设发展做出了贡献。
1955年初春,林徽因因病去世,梁思成悲痛之下为林徽因设计了“无字碑”墓,以此悼念他此生的挚爱。
后来,梁思成去世后被葬在了八宝山革命公墓骨灰堂,距离他一步之遥之处,葬着的是他的妻子林徽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