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自中国历史进入春秋时期,大大小小的诸侯国为了争霸展开无数场战争,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加速了旧制度的解体。
到了战国初年,小的诸侯国已经在春秋时期的战争中被吞掉,全国留存下了七大诸侯国。
它们分别是东部的齐国、北部的燕国、南部的楚国、西部的秦国以及中部的赵、魏、韩三国。
由于七国国家边界相互接壤,摩擦自然随之增加,彼此间不间断地进行战争,也由于战争是这一时期的主旋律,此阶段被命名为“战国”。
当局部统一局面出现的时候,意味着大一统的时代已经吹响了来临的号角,七国中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想成为最后的胜利者。
要想成为最终强者,就必须有足够的实力打败对手,而富国强兵的首要任务便是适应时代的改革。
今天就让我们来探究一下秦国商鞅变法是如何成功的吧。
一、 吸取别国变法的经验、教训
商鞅是卫国公孙氏的后裔,从年轻时候开始便十分痴迷于“刑名之学”,曾受魏相公叔痤的赏识。
公叔痤向魏惠王荐举商鞅时,称他“年虽少,有奇才”,从中足可看出商鞅确是很有才能的人,一个“奇”字更点出其异于常人之处。
但魏惠王并未看到商鞅的可用之处,使魏国损失了一大治国之才。不得重用的商鞅并未自我放弃,耐心等待真正适合他的君主。
商鞅自年少时便深受法家学说的浸染,法家思想具有无畏的变革精神,坚信法律的绝对力量,并且以法作为实现其宏图大略的主要手段。
这些在商鞅后来的秦国变法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后世也将其看作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商鞅变法能成功的原因之一,在于他吸取了其他国家变法的经验教训。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主要有哪些国家吧。
战国时期,首先进行变法的是魏国。魏国是原晋国私家与公家激烈斗争胜利后,权势较大的三股私家势力瓜分晋国而形成的独立国之一,其建立者是新的生产力代表----地主阶级。
统治者自然是要维护和发展本集团利益的,而当时还未彻底崩解的旧制度自然阻碍了他们前进的步伐,魏国又获得了原晋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最具备改革的能力和需求,故率先变法。
魏国变法中最重要的部分当数李悝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变革了,比如废除世卿世禄制,按“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原则重新分配;
推行平籴法来调控物价、根据魏国地少人多的特殊情况推行“尽地力之教”的法子等。
这些措施给魏国带来了切实的改变,魏国的国力迅速增强,跃居战国之首,魏国百姓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身在魏国的商鞅亲身经历了改革带来的成效,吸取了李悝变法的经验,并进一步发展。
比如在秦国变法时,商鞅彻底废除了旧的世卿世禄制,推行军功爵制,按照所建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田宅等;
深信法律威力的他,在李悝制定的《法经》的基础上,集前人之大成,制定出一套严密的法律体系,颁行《秦律》。
商鞅推行的法律体系是十分严苛的,他认为只有以严刑峻法为支撑,才能够保证变法举措得到很好的执行。
这相较于李悝变法时所颁行的法律系统更为全面和严苛。法律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上至官僚贵族,下至普通百姓,都被包含在这一体系内。
典型案例便是太子犯法,以其老师教导有失,代其受过。从中可看出当时法律的执行度还是很高的。
吴起在楚国的变法失败了,主要原因在于楚国国内贵族势力太大,使改革进程严重受阻。此外,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来规范、巩固变法,变法较为脆弱;
支持吴起变法的楚悼王去世,楚国贵族立刻击杀吴起,加之新法推行的时间较短,没有彻底渗透到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吴起推行的系列措施被废除,变法失败。
这使商鞅有了前车之鉴,具体防弊之策见下文。
二、 商鞅在变法前做了充足准备
为了向秦孝公讲述变法理论并且确定孝公是否能够坚定地支持其推进变法,商鞅通过孝公宠臣景监三次面见孝公,分别阐述帝道、王道和霸道之术。
所谓帝道,就是先古帝王尧、舜、禹等的治世之道,主要是帝王施行仁义之政,通过个人高尚的品德修养来教化百姓,最终实现大同之世。
这显然与战国的局势不符,在多国激烈竞争、弱肉强食的环境下,只有使国力迅速增强才能够避免被吞掉的命运,因此帝道之术不是秦孝公所需的。
史载“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
王道大抵就是按照周王的办法来治理国家,相较于帝道更切合实际些,但这仍不是孝公所需的治国之策,因此孝公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兴趣。
直到第三次会面,商鞅讲述霸道时,孝公才真正认识到眼前之人,正是能够助他实现改革大业,使秦国国富兵强的旷世之才。
商鞅所讲之术深深地吸引住了孝公,据史料记载:“公与语,不自知膝之前于席也。语数日不厌。”
直接反映了孝公对商鞅霸王之道的感兴趣程度。通过会谈,商鞅也清楚认识到了秦孝公是他等待已久的可以坚定支持其变法的君主。
商鞅在总结他国变法的经验后,明白君主坚定的支持是改革成功极为重要的一环。
他是个极聪明的人,懂得如何试探君心,更懂得如何让君主知晓自身的才能。
比如他并非贸然向孝公自荐,而是通过孝公的宠臣景监做牵线人。一来拉拢好景监,可以让其在孝公面前美言,二来可通过景监之口精准把握孝公会谈后的反应。
孝公和商鞅志趣相投,在变法过程中极为重要。
在得到孝公重用后,商鞅便着手开展变法事宜。
变法革的是旧贵族团体的利益,为了使变法理论深入人心,让秦之群臣、百姓认识到当今之局势不得不变,变之则国强民利,不变则有亡国之险。
商鞅与甘龙、杜挚等保守派展开辩论,证明变法的正确性和必然性。
在辩论中商鞅指出成大事者不能顺从世俗大众,要对当前局势有清醒的认知,敢于不遵循旧的法礼制度,以达到强国利民的目的。
甘龙等人则认为要“因民而教”、“缘法而治”来稳固统治,商鞅拿出殷周先王之例予以反驳,指出只有变法才能更强地存活。
辩论之后,孝公对商鞅更加支持和信任,任命其为左庶长,制定变法的条令。
当变法具体条目制定完毕后,商鞅考虑到法令颁布,百姓是否能够很好执行的问题,决定先取信于民。
于是便有了大家所熟知的立木取信的故事,刚开始如此轻松之事却能获得政府给的赏金,大家都是极度不信任的,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政府行为在百姓心中的可信程度。
当有人完成移木任务便获得赏金后,百姓便清楚政府言而有信,赢得百姓信任后,再颁布法令便更能取得成效了。
通过对商鞅变法前所做的部分准备工作,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心思细腻,行事周全,善于揣度君主心思之人。
不像吴起一味地进行极端改革,使变法进程缓慢。他很注重平民百姓在变法活动中的作用,这些都是商鞅最终能够推行战国时期最彻底的改革,并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三、 秦孝公对变法的坚定支持
秦孝公是战国时期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大家对他的了解大都是从商鞅变法活动中得知的,仿佛他就是这一时期历史舞台的配角。
实则不然,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功,其变法精神一直延续后世,与这位伟大君主的支持是直接相关的。
孝公二十一岁继位,他虽然年轻,却深受父亲献公的影响,立志通过变法革新来改变秦国国弱被其他诸国轻视的局面。
商鞅的到来和他带来的变革之法,刚好契合了孝公之志,因此商鞅能够一改在魏国不受重识的境况,才能有了用武之地,对于商鞅而言,是孝公给了他实现改革强国宏图的时机。
在改革中,面对旧贵族势力的阻挠,孝公能够坚定地信任与支持商鞅,与其本身的能力和胆识是分不开的。
孝公在继位之初便进一步推进献公未完的改革事业。他对百姓广施恩惠,救济孤寡之民,还招募兵士,严格执行赏罚制度。
值得一提的是孝公清楚地认识到了当前秦国所处的卑弱境地,并且敢于承认,这是难能可贵的。也正是他的能力和气魄,坚定地支持商鞅完成了变法。
结语:
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是多种因素合力的结果,本文也只是概述了几个方面。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一场成功的改革,需要不怕困阻的精神和坚定的信念,也需要坚强的权力支撑。
改革者和支持者本身的能力都是很强的,他们需要具备长远的眼光、缜密的思维和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等,才能很好应对其中的难题。这些都值得我们加以学习和探讨。
参考资料:
《史记·秦本纪》《史记·商君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