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太平天国一方的战将,并不是想投降就投降的,你得有足够的,值得清廷利用的价值。一般来说,手下的部队越多,价值就越大。因为你投降不是一个人投降,而是带资进组。与之相对的,被俘的将领就没有这种价值了,只有砍下脑袋告诫世人不敢造反的价值。韦俊投降之时,他的属地是安徽省池州。当时,韦俊与清军谈判的条件是带领手下几万人投降,池州献出,并为清军攻打芜湖、太平关、建德等地来献。
曾国藩的很多部下不愿离开部队,因此裁军行动拖拉很久没有起色,无奈之下,曾国藩只能借大将的人头威逼裁军行动进展下去,但绝大部分湘军高级将领都是很早就跟随曾氏的门生故旧,有患难与共的过往,因此作为外来人的韦俊就很不幸的被借了人头成为牺牲品。这是小说家之言,殊未可信。
韦俊的投降给太平天国带来很大的打击,而且政府也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所以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也为了让韦俊给其他人做一个表率,他们只能对韦俊很好,不能杀他,从而吸引更多的太平天国将领不和清政府作对,也是为了巩固社会秩序,巩固自己的统治,所以清政府最后没有对韦俊下杀手。
韦俊影响力够大。韦俊是太平天国在湖北的方面军总司令,他的投降,让武汉很安全。这个示范作用效果很好。
韦俊投靠的事曾国藩,不是李鸿章。李鸿章在苏州杀八王,引起朝廷和洋人不满。李鸿章这样的痞子腔,要杀韦俊也是分分钟。可是曾国藩最讲究诚,所以不杀韦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