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告诫儿子不要杀和珅,可嘉庆不听,15年后才明白乾隆的苦心
迪丽瓦拉
2024-12-08 02:33:50
0

原标题:乾隆告诫儿子不要杀和珅,可嘉庆不听,15年后才明白乾隆的苦心

说到和珅,大家可能会想到王刚老师在《铁齿铜牙纪晓岚》中,对和珅这个角色的精彩演绎。荧幕形象中的和珅,不学无术、能言善辩,遇到危险时贪生怕死,碰到金银珠宝就迈不开腿,是个典型的贪官污吏的形象。

正史中的和珅在形象气质和文化水平上确实是乾隆年间的佼佼者,但他也确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贪官奸臣。和珅为官二十六年间,积累财富无数。

相传,嘉庆抄和珅家时,翻出的宝物、钱财,足以抵得上清朝十五年的财政收入,也就有了“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乾隆丧事结束后,嘉庆就立刻查办了和珅,让人以为这是乾隆给嘉庆的秘密任务。

然而,实际情况却是乾隆告诫嘉庆不要杀和珅,但嘉庆没有听从,等到十五年之后,才明白了乾隆的良苦用心。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让我们详细地聊一聊。

家道中落的青年才俊

和珅,本名为善保,钮钴禄氏,属正红旗。他们一家在当时贵族中也是一度地位显赫,和珅家族中曾出现过一位战死疆场的前辈,因而和珅的父亲被赐予常保为一等云骑尉,甚至在乾隆下江南时都陪伴左右。

按常理说,这样的家庭出身,和珅应该非富即贵。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和珅的母亲在生和珅弟弟时难产去世,这时和珅才三岁。

等他九岁时,父亲又因病去世,这给了和珅很大的打击,更为关键的是,父亲的几房夫人乘机瓜分了财产,还要把和珅以及弟弟和琳赶出家门,好独吞家产。

好在有一位姨娘和一位家丁从中周旋,这才把和珅兄弟留在了家中。这时,和珅的外公嘉谟帮助了和珅兄弟挺过难关。这段经历让和珅变得自立自强,也让他变得更加渴望地位。

恰巧,在父亲去世之前,兄弟二人刚刚考入了咸宁宫官学,也就是为当时满清贵族的孩子创办的学校。而外公则在他们父亲去世后,继续支持他们读书。但是失去父亲庇护的和珅在学校的日子并不好过,一些大官的子弟经常欺负他。

好在和珅读书刻苦,他熟练掌握了满、汉、蒙、藏四种语言,更是精通四书五经。这种优等生,老师怎能不爱。于是,老师为他取了“和珅”这个名字。

和珅在官学中的优异表现,引起了刑部尚书英廉的注意。他看出和珅异于常人的老成、稳重,聪明但不张扬,而且喜怒不言于色。在他看来,和珅将来一定能成就一番事业。

于是,在和珅十八岁的时候,英廉将自己的孙女冯氏嫁给了和珅。缺少家人温暖的和珅也分外地珍惜和冯氏的感情,即使后来他荣华富贵,也没有舍弃妻子,而是对妻子照顾有加。

对于附身于刑部尚书门下的和珅而言,他的仕途之路也愈加明亮,毕竟他在朝中也有了“自己人”,这也为和珅后来的发展埋下了伏笔,而且效果很快就出来了。

连升三级,直上青云

在成亲第二年,和珅继承了祖辈的爵位——三等轻车都尉。同年,他参加科举不中,但却因为种种原因成了乾隆身边的看门侍卫,三年后,和珅升为“三等侍卫,挑补黏杆处”。

这里说的“黏杆处”更像是乾隆的侍卫团,侍卫虽然说起来地位不高,但是每日伴随在皇帝左右,如果抓住机会,也是有可能被皇帝提拔的。

或许和珅就是这么想的,而他的做法也正是如此:抓住机会表现自己。一日,乾隆在花园里欣赏风景,一名侍卫急匆匆将云南来的急信交给他。上面写到:“云南友一要犯脱逃。”

乾隆大怒,引用《论语·季氏》的一句话:“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孰之过与?”意思就是,动物园里的动物都跑了,珍贵的东西毁坏了,是谁的过错?”

看着乾隆发怒,一众侍卫却不知所云,只有和珅大胆回答乾隆,“是典守者不能辞其责耳。”(一定是守卫的责任)乾隆没有想到一个侍卫也懂得《论语》,就问和珅如何懂得。

和珅恭敬地回复乾隆说,自己曾在官学中读书。(这只是对于和珅发迹的一种说法,因正史对于贪官的发迹并无记载,因此只得参考野史传闻。)

但不管怎样,和珅确实被乾隆发掘出来了,和珅因此被提拔为御前侍卫,常伴皇帝左右。乾隆看重和珅的原因,除了他学识扎实之外,还因和珅出身满洲贵族,而且相貌堂堂,是上得了台面的青年才俊。

和珅在这之后,官位不断升迁,从御前侍卫到户部侍郎,再到军机大臣上行走。这一年,他才二十六岁。在一个现代大学生刚步入社会的年龄,和珅已经在清朝政治中心机构任职了,和珅升迁之快,实属罕见。

之后,和珅仍然一路升迁,成为了乾隆手下的一位权臣。而这时他的内心早已不满足于官场的地位,而是钱财和法外的权力,随后便走上了腐败的道路。

乾隆年间第一贪,下场凄惨

正史没有记录他的发迹,同样也没有记录他是何时变得腐败(具体史料),但有一点可以明确,他的灰色收入主要来自于私自经商以及贿赂。

过程也不妄自猜测,单说数量,根据薛福成的《庸庵笔记》中的《查抄和珅家产清单》所记载,和珅被抄家时,所有宝物折合成白银,约为十一亿两,数量之大,实属惊人。

乾隆时期,大清朝一年的财政收入大约才七八千万两白银,和珅的家财足足是清朝11年的财政收入总和,难怪嘉庆得知后,会吃惊不已。

收敛钱财的同时,和珅也得罪了不少大臣,一些大臣早就对他恨之入骨,但因为乾隆对和珅很是护短,所以大臣们只能暗中积攒力量,等待能带领他们打倒和珅的人出现。

于是,最终击败和珅的嘉庆出场了。不过,初出茅庐的嘉庆,此刻还只是太子,而且是势力单薄的太子。和珅自然也没有惧怕他,反而在乾隆的眼皮底下和太子斗智斗勇,经常设计圈套,让嘉庆犯错。

由于安排了很多眼线,和珅能立刻得到消息,然后转弯抹角地和乾隆告状。嘉庆被训斥后,自然是憋了一肚子火,加上大臣们平时和太子述说和珅的贪污行为,使得嘉庆对和珅更加怨恨。

和珅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本来打算让乾隆疏远嘉庆,从而废掉太子,结果却给自己留下祸根。嘉庆四年正月,乾隆驾崩,有意思的是,临终前他向嘉庆嘱咐,不要杀死和珅,否则会后悔。

当时,嘉庆表面答应,暗地里早就调查好了和珅的罪状,只待时机成熟。正月十三,嘉庆帝宣布和珅“二十条罪状”,并抄了和珅的家,收监了和珅。正月十八,他赐给和珅白绫,和珅在监狱中自尽。

除掉和珅之后,嘉庆十分开心,因为他不但收缴了大清十多年的财政收入,还为国家除掉一大害虫。可十五年之后,大清财政陷入危机,嘉庆却后悔了,因为和珅虽然贪,但是他敛财的技能同样给清朝政府带来了不少油水。

同时,他积累的财富如同清朝的银行保险柜一样。(当时乾隆一旦用钱,都会去找和珅拿,这一点是有考证的)现在和珅一死,抄家收缴的赃款也即将用尽,却再也找不到像和珅一样的鬼才。

这时,嘉庆才想起乾隆的嘱咐,悔恨自己没能早点领会父皇的用意,只是世界上却没有卖后悔药的。后世人对于和珅的评价很多,有人说他是一个贪官,也有人说他是乾陵放在前面的一把刀。

和珅在前面为乾隆办事、为乾隆遮风挡雨,他虽然是一个贪官,但也是一个能臣,比那些“站着茅坑不拉屎”的人要强上许多,嘉庆皇帝杀了他也算是“自掘坟墓”,少了一员得力大臣。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叶... 《——【·前言·】——》 1900年,八个列强瓜分了中国近十亿两白银的赔款,他们当时意气风发,觉得这...
原创 蒋... 蒋介石,近代民国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拥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除了广为人知的蒋经国和蒋纬国外,还有一位...
原创 进... 要说北魏孝庄帝元子攸,他的一生既传奇又充满无奈,而且短暂异常。原本与皇位毫不相干的他,靠着好运和关键...
原创 土... 土耳其一直以来对中国新疆有着特别的关注。尽管两国相隔甚远,但土耳其对新疆的热情似乎从未减退,甚至可以...
原创 罕... 这是一张民国初期,1910年代的北京大栅栏老照片,可见其繁华热闹的景象,商号鳞次栉比,街上车水马龙,...
原创 抢... 顺治十三年(1656年)的一天,襄亲王博果尔奉皇帝之命入宫,顺治帝对他说:“我爱上了你的福晋,如果没...
原创 原... 刘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姓氏,源远流长。其起源可追溯至夏朝,随着历史的变迁,刘氏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庞大的...
原创 蒋... 中原大战结束后,蒋介石的心情格外激动。他从1929年1月到1930年10月,接连战胜了对手,成功实现...
原创 结... 中国的历史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清朝灭亡,历经了2132年的漫长岁月,期间共经历了20个朝代的更替。但真...
原创 原... 自从西汉黄巾军起义以来,中原的战争从未停歇,只有西晋曾一度实现过短暂的大一统。然而,晋朝因为发生了八...
原创 拿... 拿破仑·波拿巴,这位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崭露头角的历史人物,最终成为世界历史中举世闻名的帝王。他如何从一...
原创 明... 医生这个职业,无论在任何时代,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在古代,许多医生以仁心救人,他们医术高超、德...
准噶尔究竟干了什么,清朝要花七... 在清朝历史上,能让三个皇帝轮番上阵、打了整整七十年、最后还下狠手“灭族”的敌人,准噶尔可以说独一份。...
原创 历... 春秋时期的齐国,齐桓公继位后,任用管仲为国相。管仲的治国才能,使得齐国逐渐变得强大,国力充实,内部整...
原创 八... 晚清最耻辱的战争就是与多个国家宣战,最终导致了八国联军侵华。庚子国难让晚清失去了权威,彻底沦为外国列...
原创 李... 光绪二十七年九月二十六日(1901年11月5日),李鸿章在京城的病床上奄奄一息,已经无法发声,四周是...
原创 原... 清宫秘史一直是电视剧和小说中常见的题材,深受人们喜爱。清朝几百年的统治中,有一位女性不仅抚养了两位皇...
原创 日... 解放战争是发生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共两党之间的内战。不过,在与我解放军作战的国民党军中,居然有大量...
达拉特旗:河流沧桑巨变,治理之... 1973年,千万巨资打造的现代治水工程,在洪水面前不堪一击;而一百年前,一个民间水利专家仅用土法,就...
原创 刘... 长坂坡之战是三国历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事件,很多忠实的刘备支持者会幻想,如果当时曹操进驻襄阳后稍微迟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