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战争成为太上皇,无意宝座却成了皇帝,明朝两兄弟的权力较量
迪丽瓦拉
2024-12-08 03:33:45
0

原标题:一场战争成为太上皇,无意宝座却成了皇帝,明朝两兄弟的权力较量

弟弟朱祁钰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当上皇帝,多亏了一位大太监王振反向帮助,而哥哥朱祁镇做梦也没有想到一场战争让他丢了皇位,结果回来成了一个年轻的太上皇。这两个兄弟之间的相爱相杀的故事发生在明朝。

这兄弟俩是什么样的皇帝?一言难尽。

客观说,都是守成之君,没有太大能力。景帝在国难之际,依靠于谦,守住了首都北京,这可能就是他对明朝最大的贡献。

他们兄弟俩都和他们父亲一样,寿命都不长,英宗活了38岁,景帝活了30岁,景帝做了八年皇帝,而英宗两度成为皇帝,再度当上皇帝后,也做了八年皇帝。明朝从英宗朱祁镇之后就开始走向衰落。他们兄弟俩也有共同点,就是仁慈,下面会讲到。

哥哥朱祁镇年少继位,身旁有个对他影响非常大的太监王振。由于对幼年朱祁镇照顾有加,王振还有点学问,也能教育少年朱祁镇,所以朱祁镇对王振尊崇备至,称呼他为先生,虽说有张太皇太后威慑,三杨辅政,可是随着他们老去,还是让王振的权力渐渐膨胀起来。

英宗对他百般宠信,王振为所欲为,打压异己,扶植自己势力,整个朝廷乌烟瘴气。

而在北方的蒙古部落之一瓦剌也先部落逐渐强大起来,他们开始频频挑衅明朝边境,王振为了扬名四方,建功立业,力劝英宗亲征。结果对军事一窍不通的英宗在土木堡被瓦剌俘虏。王振被愤怒的明军将领打死。这就是明朝历史上的“土木堡之变”。

英宗被俘的消息传来,整个明朝顿时乱作一团。国不可一日无君,由谁当皇帝,一时成为朝廷内外关注的焦点。此时郕王奉孙太后懿旨主持国政。当时郕王朱祁钰只是监国。

孙太后只是是想稳住局势,目的是虚帝位以待英宗。英宗儿子朱见深年仅两岁,根本无法稳定大局,孙太后也要依靠郕王朱祁钰。

可是事情没有按照孙太后设想的发展,无论明朝拿出多少金银珠宝,瓦剌也不愿放回英宗。这样,孙太后眼见郕王在监国过程中地位不断提高,权力日益加强。

群臣于正统十四年(1449年)九月初一向孙太后请命,立朱祁钰为帝。虽然孙太后心有不甘,但也别无他法,只好应允。于是郕王于九月十六日登上帝位,英宗被尊为太上皇。第二年改年号为景泰元年。

蒙古瓦剌也先眼看奇货皇帝已经没有价值,便同意送还英宗,其实是想攻打北京。而景帝朱祁钰依靠于谦赢得北京保卫战胜利。也先也领略到明朝的厉害,败逃北方草原去了。

可是如何安置送回的前皇帝,让景帝头疼不已,他已经尝到了做皇帝的甜头,他不愿意拱手让出皇位。景泰元年(1450年),英宗当了一年的俘虏后,终于回到北京,兄弟简短客套后,景帝就将英宗及钱皇后软禁于南宫,过着囚徒一样的生活。

可是英宗儿子却是太子,这让景帝很不舒服。在景泰三年(1452年)五月,景帝排除万难,立他的亲子——朱见济为太子。年仅六岁的朱见深,迁出了东宫。可是朱见济实在福薄命薄,仅当了一年多太子,就夭折了。

这对景帝打击沉重,后来无论他怎样努力,再没第二个皇子出生。

于是朝廷又开始沸沸扬扬地讨论“复储”一事。这时候景帝性情大变,不管谁向他提出“复储”问题,都被抓去大牢,酷刑伺候。朱见深当时虽然只有七八岁,但已成为皇权斗争的关键,更是景帝的一大忧患。

景帝在压制“复储”之议中,越来越暴露了他的私心,使他和大臣们的矛盾也越来越激化了,朱见深无形中为他父亲的复辟创造了条件。

可是景帝不是宋高宗,他顾念兄弟之情,对英宗父子实在下不了毒手。这才有了他们后来政变成功。

终于景帝在宫廷斗争中败下阵来,于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病倒。

徐有贞、石亨、曹吉祥等人趁机发起“夺门之变”,拥立英宗复辟。紧接着朱见深跟着复储,于天顺元年(1457年)三月被正式册立为太子。他们父子俩,经过一波三折之后,都如愿了。父亲做了皇帝,儿子重新登上了太子的宝座。

英宗夺回皇权后,朱祁钰病情已经很严重了。

景泰八年1457年,英宗颁布复位诏书,向天下宣称改景泰八年为天顺元年,并派勋旧、驸马昭告太庙和列祖列宗的陵寝。同时废景帝为郕王,同时也否定了景帝所做的政绩。

制谕说:

(祁钰)败坏纲常,变乱彝典,恣肆淫酗,信任奸臣,毁奉天傍殿,建宫以居妖妓,便殿受戒以礼明僧,滥赏妄费而无经,贪征暴饮而无艺,府藏空虚,海内穷困,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怒。上天震威,屡垂明象,祁钰仍不知省,拒谏饰非,造罪愈甚,既绝其子,又殃其身。”

而对自己却是大夸特夸,亲征也被说成是宗社天下,而丧师被俘则是因为“兵将失律”。自古成王败寇,没办法。

天顺元年的二月十九日景帝去世,终年30岁,赐谥为“戾”。“戾”意思为“知过不改”,可见英宗对这个弟弟怨恨极深。

英宗复辟后为了巩固统治,又开始重用锦衣卫,信任太监,在后来统治中,发生了曹石之变,也都是由于他宠信帮助他政变成功的一帮人物酿成的后果。

英宗复辟、曹石之变使朝政日渐腐败,国力也逐渐哀弱,成为明朝衰落的一个标志。

虽然英宗在政治上有些失误,政绩也不如景帝,但他孝顺母后,没有加害幽禁他的弟弟及其家人,还算是个仁德之君。

夺门之变以后,景帝病情有所好转,英宗于是对朝臣说:“弟弟日渐好转,他本无罪,皆是听信小人谗言。”

英宗为替自己复辟辩护,对景帝在位期间的所作所为持全盘否定的态度,但并不妨碍他对景帝本人及其家属采取较为宽容的态度。景帝死后,英宗也不计前嫌,以亲王之礼葬之。

英宗此举,显示出一定的宽宏大量。同时,他临终废除殉葬制度,值得赞颂。

到了宪宗时,他下诏恢复叔叔景帝的帝号,谥为“恭仁康定景皇帝”,并命有司修缮陵寝,祭礼与其他帝王相同。

宪宗肯定了景帝的功绩,帝号的恢复,也表明朝廷承认了景帝在位的八年为明朝所做的贡献。

这就是明朝兄弟俩皇帝之间的恩怨情仇,欢迎大家交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用... 美国,这个建立在“自由、民主、人权”基石上的国家,其建国之路竟然充满了血腥和罪恶?一位记者的一句“美...
原创 三... 要说三国那些称兄道弟的好基友,哪一对感情最好?今天德叔和你好好唠唠。 韩遂、马腾 首先排除掉韩遂、马...
原创 弘... 纵观明朝一代,其国势非常起伏,出现过很多次的中兴,比如景泰中兴、弘治中兴、嘉靖中兴、隆庆新政、万历中...
原创 唐... -李世民以善于纳谏著称。他重用魏征等谏臣,魏征前后进谏多达两百多次,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方面。...
原创 杨... 杨文谟(1912.1—1972.12.7)原名杨丕显,陕西省神木县贺家川镇前杨家沟村人。祖辈务农,兄...
原创 对... 天下瓜分汉欲亡,四方豪杰尽鹰扬。 葛陂许褚投降后,自此何忧吕布强。 (这是罗贯中对许褚的评价) 提到...
原创 袁... 关注我的人,运气绝对不会差!想财运滚滚,就从关注开始吧! 一代奇女子!袁世凯孙媳妇与诺奖擦肩而过的人...
原创 粟... 1955年,我人民解放军进行了首次授衔,粟裕将军被授予大将军衔,为十大将之首! 大家都知道,粟大将是...
原创 谢... 在南北朝动荡的年代,权力的游戏往往以血腥的方式收场。谢晦,这位刘宋开国功臣,本该享有荣华富贵,却在短...
原创 黎... 文 / 子玉 并不是做了总统就成了天下的话事人,这是北洋政府的一大特色。 没有什么比做总统更窝囊的事...
原创 谣... 说刘备连营七百里的是魏文帝曹丕。 《三国志文帝纪》:帝闻备兵东下,与权交战,树栅连营七百馀里,谓群臣...
原创 外... 最近在美版知乎上看到一位外国网友提问:日本害怕中国的崛起吗?底下的评论有的说不害怕,有的说害怕,各有...
原创 诸...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
原创 非... 身为80后的王垚,在非洲活的到底有多滋润?长期关注“非洲十年”这个账号的朋友,绝对认识王垚这个人。 ...
原创 朱... 还在犹豫什么?好运的机会稍纵即逝!赶紧关注我,一起开启幸运之旅吧!祝您财运亨通,心想事成! 朱高煦:...
原创 装... 1955年,全军为表彰革命战争年代浴血奋战,为建立新中国立下赫赫战功的各级干部。同时,也是为加强部队...
原创 日... 为什么日本会挨第二颗原子弹?日本做了什么事,美国要赶尽杀绝? 二战后,日本人经常拿广岛长崎原子爆炸说...
原创 关... 关羽自尽前无奈说了14个字,刘备听后无地自容,张飞听后欲哭无泪! 襄樊之战打了5个多月刘备为何没有...
成吉思汗说过让忽必烈继位之类的... 法国作家勒内·格鲁塞在他的著作《活着就为征服世界-蒙古帝国史》中这样写到:对忽必烈推祟备至的马可·波...
原创 维... “维族和汉族,真的不通婚吗?” 这可能是很多朋友心中的疑问,毕竟,咱们国家地大物博,民族众多,通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