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雍正的龙椅只坐了13年,与自己年号中的一个字有关吗?
迪丽瓦拉
2025-05-29 20:32:20
0

原标题:为何雍正的龙椅只坐了13年,与自己年号中的一个字有关吗?

每一个皇帝在继位的时候,都有会一个年号,例如康熙XX年、乾隆XX年等,年号代表着一个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标志。

在古代,年号的制定非常讲究,不仅要暗合天意,还要符合礼法,所以在制定年号的时候,需要由钦天监与礼部两个部分共同制定。

年号也要符合对国家的一种期许,例如顺治就代表着希望国家风调雨顺,但在清朝时期,却有一位皇帝的年号显得与众不同。

雍正的含义

每当形容清朝早期的国力时,总是会遇到一个词,那就是“康乾盛世”,不过这四个字的形容并不恰当,因为这段盛世并不是由两个皇帝所完成,而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个皇帝一同完成,可为何历史中却找不到“康雍乾盛世”、或者“康雍盛世”这样的形容词?

抛开朗朗上口的想法后,只有一种原因,那便是雍正的年号并不符合传统礼法,不适合出现在历史典故当中。

相比其他皇帝,雍正的年号十分的别扭,首先“雍”字本身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含义,而是取自胤禛继位前的雍亲王之名,而“正”字也没有祝福国家的意义,只是单纯的用做“正式”的含义。

艰难上位

在康熙去世前,因为种种原因,大统之位并不明确,各位皇子为了皇位打得不可开交,影视剧《步步惊心》等都是围绕这个时间段展开的,在经过血腥的斗争后,皇子胤禛最终获胜,继承皇帝的位置。

按道理,新皇登基是普天同庆的事情,可胤禛在登基后却立刻遭到了流言蜚语,在民间有各个版本的说法,不过说的都是一件事:胤禛能够成为皇帝,并不是康熙钦定,而是他私自修改诏书得到的。

古人对于皇室血统的纯正十分看重,这种说法虽然当时没有得到官方的证实,可传的人越来越多,大有成为事实的迹象。渐渐地,不仅整个北京城都在传,甚至很多大臣都信以为真,让他十分头疼。

通常如果有人胆敢诋毁皇帝,立刻就会遭到惩罚,满清十大酷刑名声在外,威慑力惊人。可雍正一旦这样做,就会代表他默认了这件事,对他未来的统治极为不利,甚至有可能遭到大臣们的联名上书。

如果有皇子借用这件事来弹劾他,雍正的皇位就会不保,思前想后,雍正必须给大家一个交代。他在没有经过钦天监和礼部的同意前,就给自己定了“雍正”的年号,并昭告天下:我雍亲王的皇位来的堂堂正正,没有任何水分。

雍正的年号一出,直接代表了官方宣布,关于雍正上位的流言虽然仍旧有流传,可再也掀不起大的波浪,只不过雍正没有想到,他的年号也给他带来了无妄之灾。

一个字的改变

在我国古代,对于名字的选择十分重视,不仅要符合礼法,还要避开一些忌讳,雍正定年号时急于证明自己的身份,忽略了很多事情,而这个年号,也让他的皇位仅仅坐了十三年,比起他发父亲康熙和儿子乾隆,少了不是一点半点。

我国历史中,年号里带有“正”字的皇帝,下场都较为凄惨,比如说明朝的两位皇帝正德帝与正统帝,还有元朝的至正帝,都没有好的结果,也许是暗合了历史规律,雍正上位后虽然无病无灾,却也英年早逝。

难道雍正真的因为一个字的原因,便早早地离开了人世吗?这其实也是后人的一种推理,每一位皇帝都伴有很多的流言蜚语,例如雍正的夫妻康熙,有人曾猜测康熙童年时期便死于天花,继位的另有其人,只不过相对比之下,雍正身上的流言更多。

从继位方面来说,雍正想要私自修改诏书,这件事没有太大的可能性,在康熙死后,诏书一直都由专门的人员去保管,别说是诏书宣布之前,就算是诏书宣布之后,雍正也不敢去私自修改。

清朝的背后,虽然皇帝是表面上的天下君王,可很多事情并不是皇帝一个人说了算,在皇帝背后,八旗家族、蒙古世家等都是能够影响国家的大势力,爱新觉罗家族,也有随时被替代的可能性。

而在寿命方面,雍正去世的时候已经五十七岁,这个年纪放在别的朝代依然是较为长寿的皇帝,表面上他继位只有十三年的时间,但他继位的时候已经45岁,很多皇帝甚至活不到这个年纪。

对比之下,康熙8岁继位,乾隆25岁继位,他们的在位时间比雍正长,也在于情理之中。

不仅如此,雍正的英年早逝和他自己的工作量有很大的关系,所谓康乾盛世,付出最多的其实还是雍正皇帝,虽然康熙看似功德无量,为国家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可康熙也留给了雍正一个烂摊子。

康熙去世后,清朝的国力并不强大,很多地区都没有从连年作战中缓过来,这点和当初汉武帝晚期非常相似,而且康熙一生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对外作战上,清朝内部的贪污、腐败等现象非常的严重。

成为皇帝后,雍正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处理政务,根据记载,雍正经常性的一天要工作长达14个小时,足以媲美程序员,要知道那时的雍正已经过了45岁,很多年轻人都达不到雍正的工作量。

在雍正死后,留给乾隆的是一个太平盛世,政府足够清廉,国家足够强盛,正因为拿到这样一个国家,乾隆才能安心地当自己的富二代,不过乾隆和雍正相比就差的太多了,将国家霍霍的够呛。

嘉庆皇帝继位后,通过抄家和珅拿到大量钱财,国力却依旧衰弱,如果将乾隆和雍正调换一下,说不定历史中的康乾盛世,就会变成康嘉盛世,纵然雍正在位时间只有短短十三年,却让清朝有了质一般的飞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如... 刘邦无论出于哪个乱世,最终都会脱颖而出,一统天下;因为他有一种独特的魔力,会让身边的人变成自己的铁杆...
原创 古... 引言 古代史:西汉易学理论以及“宣夜、盖天、浑天”的“三宇宙观”具体有哪些内容?事实上,今人只要明白...
原创 揭... 1947年5月,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的 整编74师 在孟良崮全军覆没,师长 张灵甫 被击毙。(一说是...
原创 何... 说起古代窖藏,何家村唐代窖藏绝对是绕不过去的古代文物窖藏,因为何家村唐代窖藏中真的是出土了大量稀世珍...
原创 明... 一国战力的强弱,决定的因素非常多,人口和经济虽然影响很大,但并不起完全的决定作用。 首先是国家的定位...
原创 张... 原创 五子良将中,张郃是个异数,和其他四人有明显的不同。 首先,张郃跟随曹操的时间最晚,军职却最高。...
原创 李... 李世民即位数年后,曾和历仕隋唐两代的老臣讨论过一个问题: 贞观四年,太宗问瑀曰: “隋文帝何如主也?...
原创 刘...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朝代的开国皇帝出身微末,靠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信念突破了阶级的束缚,荣登皇帝宝座...
原创 都... 日俄战争(1904年2月8日—1905年9月5日)是发生在中国境内的一场帝国主义的争霸战争,日俄两国...
原创 刘... 区别老板的好赖只有一个标准——能不能对员工的需求感同身受。在中国历史上,项羽和刘邦恰恰是坏老板和好老...
原创 立... 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入关约法,八年而成帝业,虽天纵神武之资,亦仗八王之力。然四海为一,天下升平,八王...
原创 北... 本来,我是想把包拯考上公务员后,每个阶段的工资收入都给大家过一下的,不过包拯26年升了25次官,不但...
原创 历... 商汤是商朝的第一任皇帝,商朝开国君主,在位30年,后人称之为商汤、成汤、天乙、大乙、唐、武汤等。商朝...
原创 美... 看美国称霸的历史上曾经饶过哪一个,以前英国日不落,被他使劲按在地下摩擦。以后又是苏联,二国明枪暗剑斗...
原创 6... 在一举击败并擒获关外两大强敌窦建德和王世充后,李世民的声望达到顶点,被授予前无古人的最高官职——天策...
原创 刘... 关羽败走麦城、兵败被杀后,他的侄子,也就是刘备的干儿子刘封也受到牵连。在诸葛亮的建议下,刘备最终赐死...
原创 皇... 古代的皇帝吃饭是有着相关规定的,不是皇帝想吃什么就能吃什么的,以中国最后一个朝代清代为例,请的的皇帝...
百年前的大清“官参局”为何改名... 在清朝时期,人参作为珍贵的滋补药材,一直受到皇室和贵族的青睐。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并确保人参的品质与供...
原创 网... 提问问题的网友,估计是给宋朝和明朝的两场“大礼议事件”带节奏了。 不妨来看一下这两件“大礼议事件”的...
原创 哪... 在与钦察汗国与伊儿汗国保持友好关系的同时,忽必烈也没有忽略与周边其它国家,如高丽、日本、安南等东南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