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比明朝强很多?我们对清朝到底有多少误解?
迪丽瓦拉
2025-06-04 18:32:22
0

作为前后相差300年的王朝,清朝有什么理由不比明朝更强?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不是随着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假设将明朝和清朝的位置对调,那么毫无疑问明朝要比清朝要强大!

很多人老是拿着明朝初期的壮举对比清朝后期的被动挨打,以此来说明明朝确实比清朝要强大,这种说法是非常片面和无耻的!

关于明朝和清朝相比的所谓数据,网络上有一大堆,无外乎明朝由多少藩属国,而清朝有多少个不平等条约。谎言说多了自然有人信,而静夜史想要强调的,不是这些空洞的数据,而是几个基本的认知问题,包括:

1、清朝真的闭关锁国吗?

这个问题困扰了静夜史很多年,在课本上说乾隆皇帝关闭了所有的对外口岸,只留下广州一处口岸用于海外贸易。

因为清朝皇帝片面认为大天朝无所不有,无所不包,所以主动关闭了国门,导致清朝无法追赶世界发展的大潮。

在这里,静夜史认为:

清朝没有闭关锁国。所谓的闭关锁国并不是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将海关、市舶司全部撤掉,完全断绝了对外贸易。“闭关锁国”真正的含义是管方资本挤压民间资本。

事实上,闭关锁国是我国数千年来的基本国策,从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汉朝,到万国来朝的唐朝,再到富甲天下的宋朝,闭关锁国政策一直都在发挥作用。

因为民间资本的逐利性,导致中原王朝无法在对外贸易中获得更多利润,所以国家要对民间资本进行压迫,使其退出对外贸易的市场。

郑和下西洋,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国家资本挤压民间资本的国家行为,通过不断下西洋,确立官方资本在各地的绝对权威,对民间资本进行残酷的打压,终于使得东南沿海片帆不存。

失去生计的渔民等不得不加入海盗,这是明朝初期以来倭寇猖獗的重要原因之一。

清朝建立后,延续了明朝的对外国策。除了康熙年间为了平定台岛郑氏集团进行过迁界禁海,剩下的事件,清朝一直在发展海外贸易。

之所以乾隆皇帝只允许英国人从广州上岸,是因为广州距离北京远。因为英国人等西方殖民者不遵守清朝的律令,所以为了保卫北京安全,不逊于西方船只停靠北方港口。马嘎尔尼是特许在天津登陆,除此之外清朝还特许荷兰人在北部沿海港口停靠,比如朝鲜半岛和日本!

之所以大规模的对外交流没有给清朝带来改变,主要原因在于清朝建立的封建制度,而且资本主义制度是官方绝对不能触碰的底线,所以,清朝不可能学到先进的东西。

再加上当时的西方殖民者在全世界进行激烈争夺,工业革命也是方兴未艾,在这样的条件下,清朝是不可能学到多少所谓的先进技术的!

所以闭关锁国没有导致清朝落后,清朝的发展水平也比明朝要高很多!

2、清朝真的不重视火器吗?

这个问题也很有意思。

说起鸦片战争的被动挨打,很多人捶胸顿足,对清朝的垃圾表现破口大骂。并疾呼,如果清朝能够重视火器的发展,哪会有今天的悲惨?

于是,关于清朝的火器,有了很多个小故事,比如左宗棠出证西北前,在低下挖出明朝晚期的火炮,试用之后居然比自己用的火炮还要先进,然后左宗棠感叹,清朝发展了200多年,居然还不如明朝的火器好!

这是典型的扯淡,哪个火炮埋了200多年还能用?火药不受潮?炮筒不生锈?

事实上,清朝前期,对火器的重视程度可以说是历朝最高,因为明朝制定了“凭坚城用大炮”的思路,所以清朝只有装备了火炮,才能说具备了攻坚能力。

此时的清朝军队装备的火器无论是火器水平还是装备规模都已经达到了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

在当时的八旗中,满洲军是进攻主力,蒙古军事配合满洲军,进行侦查和迂回偷袭,而汉军就是操控火器,形成攻坚能力!

在和明朝对阵几十年的过程中,你要说清朝人不重视火器,那真是贻笑大方!

清朝前期在平定天下的过程中,正是用强大的火炮,逐渐平定了南明反抗,要知道,明朝在修造城墙方面,是有非常高超的技术的!

康熙时期,两次发动雅克萨之战,其中在1685年第一次雅克萨之战中,清军正是用红衣大炮,摧毁了俄军的堡垒,逼迫托尔布津投降,在对阵准噶尔的过程中,准噶尔大量装备火枪火炮,因此清军也是利用火器才最终击败了准噶尔部。

火器和弓箭,哪个好用,清军自己也很清楚。

但是随着大规模战事的结束,重型火炮的需求减少,因此清军重点发展火枪和手炮等轻型火器,到鸦片战争前,清军的八旗和绿营的火器装备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半以上。

然而,正是因为火器好用,不需要强健的体魄,所以清军的个人素质下滑严重,到康熙年间后期,八旗和绿营都已经上不得马、拉不开弓,雍正只好强调弓马骑射,告诫清军不要忘本!

鸦片战争中,清朝之所以被打得稀里哗啦,主要原因在于制度的腐朽和落后,因为制度问题,很多清军无法形成有效的战斗力,很多人扛着枪龄达上百年的火枪参战,能赢才是怪事!

概括起来,清朝的发展,在明朝的基础之上,肯定是要超越明朝的,所以没有理由比明朝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民... “环滁皆山也。……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这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
原创 皇... 汉朝最著名的大将军,汉景帝时期的一代丞相周亚夫,可能大家都非常熟悉,在美人心计里,他的忠心护主和耿直...
为什么很多人不喜欢居住在太原! 山西,自古以来就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太原,作为山西省的省会,更是承载...
宋朝前中国没有棉被,零下几十度... 2024-10-21 15:40·老闫侃史 文 | 老闫侃史 编辑 | 老闫侃史 声明:本文内...
原创 主... 马超为何不是被刘备收服的?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马超并不是被刘备收服的,这点在小说和历史中是有差别的。 ...
原创 那... 在大家的印象中,非洲人民都较为贫困,这句话对也不对,大部分地区真的很贫困,但是那些酋长国王可是富得流...
原创 康... 康熙大帝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好皇帝,是他一手奠定了康乾盛世的基础,清朝在这一时期,百姓富足地缘辽阔...
原创 明... 导语: 从明末到清初,明朝和后金发生了众多大的战争。从万历朝开始明朝和后金之间的关系就越发紧张,一直...
原创 秦... 好奇心驱使,每个人都想知道秦始皇陵中究竟藏了什么宝藏。特别是那些从事考古与历史研究的学者,恐怕做梦都...
原创 朱... 朱元璋向来以白手起家和杀戮功臣著称。在大家的心目中,朱元璋是一个严苛、残酷、公正、嫉恶如仇的形象。但...
原创 古... 众所周知,古代的等级制度森严,王公贵族一出生就享尽了荣华富贵,而普通的百姓想要出人头地的话,那真的是...
原创 历... 每当我们查看中华五千年的封建朝代历史,总会发现历史中的某些闪光点。而把这些闪光点穿起来的一般就是那些...
原创 刘... 在中共确定的36个军事家中,唯刘伯承享有“军事理论家”的头衔。纵观他的一生,就是一个传奇。 刘伯承1...
原创 结... 1945年大选失利后,许多朋友认为丘吉尔应该退出政治舞台,尽情享受他在战争中所赢得的荣誉,安度晚年。...
原创 曹...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群雄割据时代,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不少英雄豪杰,不管是领土争端还是势力依附,这...
原创 一... 商鞅相秦十八年,推行变法运动,厉行改革,事功卓著,奠定秦国帝业的基础。其对后世的影响,最主要的有下列...
原创 自... 历代历朝都追求统一作为自己的使命,中国的疆域核心区自秦代起已奠定基础。东到东海,西到嘉峪关,北抵长城...
原创 妲... 说起妲己,大家对这个女人可以说非常熟悉。毕竟受《封神榜》的影响,妲己和纣王之间的故事大家都是能说出一...
原创 古... 在古代,秀才也是功名,在县里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同时还可以见官不跪,受审不用刑,更加可以免除劳役赋税...
原创 朱... 关于明朝时期皇帝的陵寝,大部分人都听说过位于北京市天寿山的明十三陵,但这里就有一个疑问了,即明朝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