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代变法者为何没好下场?与他人政治上对立,易触犯守旧势力利益
迪丽瓦拉
2025-06-13 12:06:13
0

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进程当中,变法是其中相当重要的一项内容。每当社会积累了一定的问题或者时代发生了变革之后,国家便需要通过一次变法才能转危为安,甚至达到一个新的发展高峰,否则就将陷入无止境的衰弱当中,并最终快速走向灭亡。

因此,在中国历史当中,变法事件可谓是数不胜数,并对当时的社会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然而,虽然变法本身的目的大多都是为了推动国家的发展,但发起变法的人却大多都没有好下场,或被贬或被杀,造成了一桩桩惨剧。

一、变法政策本身太容易招致仇恨和报复

1、变法就是一场政治上的清算行为

每当一个王朝或者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之时,各种早已有之的社会弊病和问题便会慢慢暴露出来,危害整个国家和社会的稳定。

一旦到了这个时候,统治者便需要施以相应的措施来进行改良,否则就将加速国家的灭亡进程,改革便是这种措施最直接的手段。因此,改革之所以会出现,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而在古代封建制度下,这些问题的根源大多时候就是在一些地主和旧贵族集团身上。

这些地主阶级依靠着先发优势占据着国家的大部分资源,不仅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反而不断地剥削压迫农民,使他们陷入难以生存的地步,改革者所要做的就是通过新的政策来削弱这些地主和旧贵族集团。

在这样的情况下,每次改革就是一次对地主和旧贵族集团的清算。在新颁布的改革政策当中,大多数律法虽然并未明确指定某一人进行单独的清算,但当其实施之时,这些地主和旧贵族集团却几乎一个都跑不了。

如果不进行反抗,即便侥幸逃过一劫、留存住了性命,但如果没有了政治和经济上的特权,他们也将因为以前的所作所为遭到别人的报复,其实同样大概率丢失性命。因此,这些旧贵族和地主集团必须进行反抗,这样或许还能有一线生机。

对他们来说,如果想要胜利,根源就在于变法者。只要将变法者杀掉或者使其不再能够担任要职,变法便会相应停止,自己的地位也将保住,这也是大多数变法者处境危险的重要原因。

2、吴起变法的例子充分说明了变法者与他人在政治上的对立

战国时期,随着魏国率先任用李悝进行变法而走向强大,其他国家纷纷意识到只有完成本国的改革才能够在这个乱世之中获得最后的胜利,楚国当然也包括其中。

而当时变法主要针对的对象,就是旧贵族集团。他们不事生产却占据着国家的大部分资源,整日贪图享乐;政治上毫无作为却挤压着贤臣的上升空间,崩坏朝政纲纪,使国家不断走向衰弱。

而楚国,由于自身独特的政治体制,导致其国内的旧贵族势力相比其他国家来说还要强盛一筹,其贵族传统根深蒂固。到了楚悼王即位之时,楚国已经陷入相当危急的地步,在七国之中呈现出相当弱势的状态。

为了使国家走向强盛,楚悼王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从魏国而来的吴起来作为自己完成宏图霸业的实施者。他任命吴起为令尹,在楚国内拥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吴起也并未让楚悼王失望,在位期间开始实施著名的吴起变法,其政策基本就是在针对旧贵族。

吴起不仅取消了楚国旧贵族们可以世袭爵位的福利和俸禄,还将他们迁居到偏远之处以开发土地和保家卫国,将节约下来的大部分财富都用在了军队之上。

这些政策当然引起了旧贵族的强烈不满和对吴起本人的极大敌视,当楚悼王驾崩之后,即便此时的吴起仍然在楚国内身居要职且刚刚凯旋,但最终还是难逃一死,楚国也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败和灭亡。

二、君王的支持与否对变法者来说至关重要

1、君王才是变法者的最大依仗

当社会发展陷入停滞阶段之时,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的君王便必须做出选择,是听之任之还是果断变法。如果选择后者,那么他们首先需要找到一个足够优秀的变法者,给予其最大的权力和最多的支持来进行变法,并且在其变法的过程中帮助扫清障碍。

如果君王能够做到如此地步,那么不仅变法政策能够得到良好的贯彻和实施,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变法者本身也将变得无比安全,不必多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因为只有君王才能压制住蠢蠢欲动的旧贵族们。

然而,一旦变法者失去来自君王的支持,旧贵族们就将难掩心中的愤怒,对变法者施以最狠辣的报复。

2、商鞅和晁错的死亡便是来自君王的旨意

如果说要评选出一次中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变法事件,那么商鞅变法必然榜上有名。在商鞅发动的变法之下,整个秦国都化作了一台战争的机器,很快便在战国争霸的风云当中占据优势,并最终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

但是,作为这场变法的发起者,商鞅最终却在秦国旧贵族们的报复之下车裂而死,其最大的原因就是在于秦孝公的去世。当秦孝公还在位之时,商鞅自然风光无限,可当秦孝公去世、商鞅失去最大的依靠后,原先被商鞅打压得死死的秦国贵族们便动了异样的心思。

再加上继位的秦惠文王也想通过商鞅的死来缓解贵族的怨气以稳固自己的地位,商鞅的死亡就成了必然。这便是失去靠山的后果,前文的吴起其实和商鞅如出一辙。

除了商鞅之外,晁错也是另一个典型的因为失去靠山而丢失性命的改革者。在汉景帝时期,有鉴于诸侯不断强大、日渐生出不臣之心的情况,汉景帝对于削藩以巩固中央政权的愿望因此变得越发强烈。

在这种情况下,晁错成了汉景帝削藩的最大帮手,为其削藩愿望的实现鞠躬尽瘁。但令晁错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当诸侯们起兵发动叛乱之时,汉景帝却第一时间听信谗言,将其腰斩于东市,想要以此来平定诸侯们的动乱。

当然,后来的事实证明,汉景帝完全是在错杀忠臣。和商鞅一样,晁错的死也是因为失去了靠山,或者说是靠山主动放弃了他。即便汉景帝诛杀晁错是为了从名义上打击诸侯,但这终究是他的人生污点。

三、变法者本身变法失效后引发的结果

1、变法失败的后果是惨重的

前文已经说道,如果变法者想要展开改革,那么他就需要获得君王的信任和支持。而君王之所以会给予他足够的信任和支持,就是因为认定变法者能够使社会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并且带领整个国家走向兴盛。

但在这个支持的过程当中,君王却需要时刻面临来自守旧势力的压力,这对他自身的地位来说其实是相当危险的。因此,君王格外注重变法措施所带来的成效,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给他带来心灵上的慰藉,认为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相应的,若是变法者的变法措施无法带来足够的成效,或是直接失败,那么对他来说,不仅已经得罪了守旧势力,连君王也会慢慢对他失望,不再提供庇护。

2、王莽新政和王安石变法都是变法失败的鲜活例子

西汉末年,外戚王莽逐渐掌握了朝政大权,并且依靠着自己多年以来的人设经营获得了天下人的普遍赞誉和支持。王莽之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新,西汉就此灭亡。即位后,王莽着手针对当时新朝所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展开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诚然,王莽的本意是缓解社会矛盾、使国家和社会走向安定平和,但他的改革措施本身却存在着诸多问题,完全不适用于那个社会。

再加上不恰当地执行手段,王莽新政越改越乱,激起了上至地主阶级下至农民阶级的仇视和反对。最终,王莽在农民起义军的进攻当中丢失性命。

相比之下,王安石的下场要好得多。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同样展开了一场著名的变法——熙宁变法。作为传统意识浓重的王朝,宋神宗能够竭尽全力支持王安石变法已经十分不易,但王安石变法的政策却并未收到想象中的效果。

这在使宋神宗和王安石本人心灰意冷的同时,也给了反对派更多攻击的理由和借口。在满怀失望之下,王安石辞官返乡,他的变法政策也在宋神宗死后戛然而止,并未使北宋强盛起来。

四、总结

总的来说,纵观中国历史上的所有变法者,其中大多数确实都难以善终。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结果,说到底也还是个利益的问题。当变法者的行为触犯到守旧势力的利益之时,他们就将会遭受到前所未有的进攻和批评。

而如果变法不能给国家带来足够的利益,或者是变法者所造成的利益与更大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变法者的下场同样会相当凄惨。因此,变法从来都是一件危险的事情。但也正因此,才更凸显了变法者的身先士卒和为国为民的伟大精神,这是值得我们歌颂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秦国变法理论的《商君书》,到底... 全文共3068字 | 阅读需7分钟 商鞅,作为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进行了著名的“...
原创 儿...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于1912年元月,中华民国宣告成立。直至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
原创 把... 众所周知。如今国家给我们提供了很不错的发展环境,让我们的生活在变好,所享受到的事物也在转变。比如说现...
原创 蒋... 人的一生,贵在 “清醒” 。就像蒋友柏所言,每个人都仿佛站在悬崖边,往上看有凉爽清风,往前看是无边美...
原创 宋... 宋朝灾民买不起米,范仲淹下令继续涨价,百姓称赞:太明智了!这件事情看似荒谬,但背后却隐藏着一段引人入...
原创 商... 中国是有世界上仅有的几个文明古国之一,在几千年灿烂的文明中,王朝各种更迭换代。 西方考古界普遍认为,...
东海龙王为何是四海龙王之首? 在神话传说里,四海龙王各司其职,可为啥偏偏东海龙王能稳坐四海龙王之首的宝座呢?今天咱就来一探究竟。 ...
原创 魏... 魏延是三国蜀汉名将,是蜀汉后期的武将一哥,提起三国,魏延也是一位不得不提的名将,史书记载,魏延勇猛过...
原创 这... 三国是一个乱世,许多的英雄豪杰趁势崛起,同时也诞生了许多的名将,他们为自己的主公征战四方。今天我们来...
原创 传... 罗成折寿五十年,韩信损命四十载出自于民间传说和曲艺。在传说中,罗成和韩信年轻之时都曾算过卦,都是高寿...
原创 公... 公元712年,李隆基正面对一个棘手的问题:如何 清算 曾经权倾天下,却也是他杀母仇人的武则天? 朝堂...
原创 重... 前言 说到中国历史上出名的皇帝,这其中必然有明英宗朱祁镇的一席之地,但是 朱祁镇能够名列其中不是因为...
原创 赵... 关于宋太祖赵匡胤之死,1000多年来一直版本颇多没有定论,野史认为是他的亲弟弟赵光义为谋夺皇位,用寝...
《天下长河》中罗晋饰演的康熙:... 看那些清朝宫斗剧或古装片,皇上老穿那种亮闪闪的明黄色衣裳,以至于咱们脑子里就固定了个想法:清朝皇上就...
原创 沙...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英雄豪杰的崛起与陨落,他们的命运轨迹常常令人感叹不已。作为秦朝的重要政治家,李...
原创 山... 在太原,共有两处台骀庙。 一座位于晋祠圣母殿南侧,另一座位于晋祠东南方向约1公里的王郭村。 王郭村台...
原创 晚... 今天我们故事的主角是位了不得的小人物。为什么说他是位小人物呢?因为他只是晚清时期起义军捻军中的一个小...
原创 令... 电视剧甄嬛传中在开头便有一幕,一位名叫夏冬春的秀女因其出身较高,便有些骄傲自满。先是选秀时故意为难安...
原创 开... 开国上将在毛主席面前打架,事后陈赓传达:明天起你就是张干事了 1936年2月,陕北青阳岔。刚到陕北不...
原创 临... ? 阅读前,麻烦你点击“关注”,这样会方便您讨论分享,也能让我的文章在第一时间推送给您!互动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