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山西人五月端午“吃粽子”,其实祭祀的不是屈原,而是“台骀”
迪丽瓦拉
2025-08-24 08:03:48
0

在太原,共有两处台骀庙。

一座位于晋祠圣母殿南侧,另一座位于晋祠东南方向约1公里的王郭村。

王郭村台骀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据史志记载,早在唐大中年间(852-855)已有此庙。

明洪武七年(1374年)重修,清顺治六年(1649年)毁于兵火,嘉庆十七年(1812年)又受汾水漫淹,道光十九年(1839年)再次重修。

晋祠内的台骀庙由明代东庄高汝行所建,创建于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1956年重建。

这两座台骀庙,都是为了纪念太原最早的人物“台骀”而修建的。

关于“台骀”这一人物的历史,要比太原的建城史早很多,今天晋观君来与大家聊一聊台骀与太原的历史故事。

“台骀”的最早史料

公元前541年,即鲁昭公元年、晋平公十七年,当时晋国发动了一场北伐战争,目标是盘踞在太原地区的无终和群狄部落。

战争结束后不久,晋平公突然身患重病,病情持续恶化,始终无法痊愈。

晋国的臣子们为此忧心忡忡,纷纷猜测是鬼神作祟,晋导致平公的病情难以好转。

在那种情况下,晋国的贤臣叔向感到十分焦虑。他深知,如果不能找到病因,晋平公的健康状况可能会进一步恶化。

于是,叔向向一位在当时享有盛誉的智者请教,他就是郑国的大夫郑子产。

郑子产是春秋时期郑国的著名政治家和思想家,他的智慧和见识在当时的诸侯国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不仅在国内备受推崇,还在国际间享有极高的声誉,堪称当时的“国际”哲学大师。

郑子产听完叔向的叙述后,沉思片刻,然后侃侃而谈。

他没有直接回答叔向关于鬼神的问题,而是给叔向讲述了一个古老的故事——关于台骀的故事。

正因那次事件,关于台骀的史料才正式被记载,见于《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昭公元年》。

其文曰:

“昔,金天氏有裔子,曰眛,为玄冥师。生允格、台骀,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大原。帝用嘉之,封诸汾川。沈、姒、蓐、黄,实守其祀。今晋主汾而灭之矣。由是观之,则台骀,汾神也。”

意思是说,上古时期,金天氏(少昊)有一个后代名叫眛,他担任了水官(玄冥师)。

眛生了两个儿子,分别是允格和台骀。后来台骀继承了父亲的职位,出色地履行了水官的职责。

他疏通了汾河和洮河(即涑水河),并筑坝阻挡了大泽的洪水,使得太原地区(大原)成为适宜居住的地方。

天帝嘉奖了他的功绩,将他封在汾川。

此后,沈、姒、蓐、黄四个部族世代守护着他的祭祀。如今,晋国作为汾水流域的主宰,却灭绝了那些守护祭祀的部族。由此看来,台骀就是汾水之神。

也就是说,晋平公北伐消灭了原本守护台骀的部族,所以会染病。关于晋平公最后病好没有史料没有记载。

料想,在祭拜了台骀,“汾水之神”后可能病就好了,由此观之,台骀是太原最早的历史,也是太原整座城市的守护者。

关于“台骀”治水的故事

从历史文献中可见,当年台骀是因为治水有功,最后得到了封赏。又因为对太原的贡献最大,最后封在了“汾川”。

那么,台骀当年是如何治水的?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相传,在距今5000多年的五帝时代,太原及晋中所在的地区是一个大盆地。

盆地的四周全是大山,上游有一个进水口,却没有出水口,这就导致了那个巨大的盆地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湖泽,当时被称为“大卤”。

大卤周边巨石丛生,无法耕种,百姓生活十分艰难。

当时只有王郭村一带因有一片高出水面的平缓之地(后称晋王岭),成为当时部落聚集地及首领议事地。

当时,高阳帝颛顼的玄冥师昧获罪,其子台骀继任此职,负责治理水患、疏导河流。

台骀的祖父封地青阳国,其母与妻均住在此地山中。

青阳国地少人稠,人们希望能将“大卤”的水流掉,腾出沃土供居住耕作,因此将所有希望寄托在了台骀身上。

一日,台骀乘船归家途中,偶遇风雨交加,朦胧中见一老翁在钓鱼。

台骀断定老人一定非凡人,便请老人回家请教治水之策。回到家后,老人笑而不语,台骀以为对老者尊重不够,于是让妻子备酒菜款待。

老人左手执杯,右手用筷子敲击酒杯,“砰”地一声,酒杯被敲了个豁口,酒水从缺口流光了,倏忽之间不见了那老人的踪影。

台骀恍然大悟,明白是神仙在指点他。

于是他踏遍大卤周边所有群山,最后发现整个大卤的西南角(也就是如今的灵石)地势较薄,易开凿,可引洪水向南注入黄河。

于是,他带领青阳国青壮年劳力去灵石山凿石开口。正因如此,民间关于太原的传说,才有了“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的说法。

晋阳湖,是后来人们的叫法,其实它的历史比“大卤”要晚很多。

然而青壮年到了灵石开始凿山时,才发现那山十分奇怪,每当白天挖山一丈,晚上山石便长高一丈。

为此,台骀只好将众人分成数拨,日夜不停轮流挖山。

时值炎夏五月,酷热难耐,食物也不足。王郭村的父老乡亲担心子弟饿垮,想做饭送去,但路途遥远且无容器,根本没法送去。

后来,有一位老者看到翠鸟在苇叶上搭窝,于是突发奇想,用苇叶包裹粮食煮熟,然后放在竹筏上顺流而下。

五月初五的那一天,在灵石山头挖山开口的人们吃到家里亲人们送来的可口食物。

他们受到鼓舞,干劲倍增,终于在台骀的带领下从那里打开了一个大口子。

满湖积水一泄而下,空出了千万倾良田供人们耕种,使太原盆地成为一个适宜人类生存的富饶的大平原。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伟大的治水英雄台骀,为了纪念那个五月天里的长途送食的事件,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效仿那次的样子,用苇叶包上粟米和枣儿煮着吃。

并把那种食物叫做粽子,一直流传到现在。

这样来看的话,在北方地区尤其是山西地区吃粽子的习俗,或许并不是来源于屈原,而是在纪念台骀。

要知道,台骀是比大禹还早的治水人物,甚至早了2000年。

读者们,关于“台骀与太原的故事”,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收藏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余杭区黄湖镇人文大讲堂首讲开坛... 潮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张锦燕 2月19日,由杭州市余杭区黄湖镇党群服务中心推出的“黄湖人文大讲堂”首...
原创 美... 工业革命之后,相比于英法德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美国显得非常年轻,而如果和其他后发国家进行对比,那么美...
原创 《... 《封神演义》中的殷商战场可谓法宝满天飞、道术遍地走,以致纯粹的武艺与力量往往被人忽视。不过,即使是微...
原创 长... 在长平古战场,最近出土了一块战国石碑。那些学者们看了感慨,说要是赵括再撑一会儿,白起可能就输了。 ...
一代奸雄曹操:失了格局,更失了... 曹操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最耀眼人物之一,因宛城之战失大将典韦和长子曹昂,杀华佗致后来军队疾病肆虐,临...
作为现代人,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 如何看待中国历史上非汉族的王朝,实质上就是如何理解天下、华夏。 开宗明义,我是极端反对网上所谓崖山之...
原创 代... 引言 虽然很多人对清朝,特别是晚清有着不好的看法,但是清弓,或者说满洲弓,确实代表了中国古代弓箭技术...
原创 一... 宋仁宗 ? 01 臭硬脾气 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正月,仁宗最宠爱的女人张贵妃去世。 仁宗悲痛之...
原创 雍... 前言 他是清朝历史上在最惨烈的斗争中顺利登基的皇帝,也是一位影视剧中,被刻画形象最多的皇帝。雍正的...
原创 我... 1921年的蒙古草原,风云突变。一支苏联红军悄然越过边境,向乌兰巴托进发。他们此行的目的,将彻底改变...
原创 管... 2020年的高考在前日谢幕,祝福考生们即将步入另一段新的旅程。 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值得关注的是今...
原创 原... “民国女神”林徽因有多会穿?这几套装扮,现在看也不过时 才女林徽因可以说得上是中国近百年来的一位传奇...
原创 秦... 引言 秦帝观沧海,劳人何得修。石桥虹霓断,驰道鹿麋游。车辙久已没,马迹亦无留。骊山宝衣尽,万古空冢丘...
原创 盗... 众所周知,汉武帝之孙刘贺是汉朝史上继位最短的皇帝,仅仅在龙椅上坐了27天,就被霍光以一千多条罪名而废...
原创 德... 二战时期,以希特勒为主的法西斯国家,对全世界发起了战争,纳粹德国想要一统世界,从而获得最多的财富和资...
宋仁宗多得人心?誉为“千古第一... 中国历史上的皇帝,名头最大的,除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之外,论名声好、名头大、名望高的,则非宋仁宗赵祯...
原创 安... 深圳曾只是宝安县的下辖镇,后来深圳成为市,而宝安成了深圳下辖区;株洲曾只是湘潭县的下辖镇,后来株洲成...
原创 十...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那些让人热血沸腾的抗日电视剧。这些剧集不仅让我们看到那个时代的艰辛与勇敢,还传...
原创 夏... 夏人、商人(商人主体)和周人在体质类型上具有同一 性,他们都可归属先秦古人种类型中的“ 古中原类型 ...
原创 清... 清朝末年,光绪十五年,正值中国历史的动荡时期,科举制度依旧是选拔人才的主要途径。在这一年,一个贫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