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锅王雍正帝:一碗参汤毒死康熙,发明血滴子,居然是年羹尧儿子
迪丽瓦拉
2025-06-18 11:32:59
0

清朝历史距现代近,加上清宫剧这些年热度很高,清朝皇帝的梗一直是满天飞。

不要以为爱造谣、爱看谣是现代人的乐事,其实以前的人一样。

清朝历代皇帝之中,雍正最具有话题性。

很多人觉得他得位不正,很多人觉得他太过于性情中人,没有皇帝应有的严肃。

其实大多数民间看法都不是很正确,有些甚至是给雍正甩黑锅、泼脏水。

我们且来看看,到底都有哪些脏水?

1.一碗参汤要了康熙的命?

康熙皇帝并不算特别高寿,还不到70就死了。再加上他身体比较强壮,很多人觉得他的死有蹊跷。

于是好事者,就把这保锅甩给了雍正。

因为四爷得位不正嘛,肯定他有作案动机。

康熙死于1722年12月20日晚上,因为只是感冒致死,而且死得比较快,宫里一些人就觉得不太合理,但其实并没有什么真凭实据。

后来这些流言传到了宫外,湖南有位叫曾静的落魄秀才,就根据这些流言,制造了一个骇人听闻的说法,说康熙病卧在床时,雍正端了一碗参汤,亲自递给康熙,康熙喝完就死了。

这碗汤里肯定是雍正下了毒。

这个说法看起来很合乎古代宫廷政变的套路,以至于雍正朝很多人传播,雍正也不得不在《大义觉迷录》中亲自批驳。

其实以康熙当时之积威,畅春园中又都是康熙的心腹重臣,雍正断然不敢做这种冒险的事。

而且,给皇帝吃的东西、药品,都提前有人尝,有毒的东西,很难送到康熙跟前。

这个说法,是彻头彻尾的谣言。

2.雍正的爹是年羹尧?

清末民初,有位署名燕北老人的,编了一本《满清十三朝宫闱秘史》,其中涉及到了雍正的生身父母。

雍正是康熙皇帝和贵妃乌雅氏生的,这本属无疑。但野史中偏偏以阴谋论的观点认为,雍正的生父另有其人。

其书中言之凿凿地说,康熙在宫中某天看到一名侍卫的小妾,见其楚楚可怜,顿生爱意,于是将其召入宫中。六个月后,该妾生下一子,便是后来的胤禛。

六月生子,康熙肯定就不是雍正的亲爹了,而是那位可怜的前夫哥。

为了佐证,书中还说,雍正继承了那名侍卫的本事,小时候便在宫中以兵法训练白老鼠。

另外一个说法更是骇人听闻。说雍正之母乌雅氏与年羹尧有过私情,发生过不可描述之事。后来乌雅氏入宫八个月便生了胤禛,这个孩子其实是年羹尧的种。

这两个说法都荒诞不经。皇帝临幸妃子,都会有值日的太监记录下来,如果临幸了侍卫的小妾,肯定会有相关官方资料留存。

年羹尧之子的说法就更不值一驳了。年羹尧生于康熙十八年,比雍正还小一岁,他怎么能当雍正的爹。之所以有这说法,大概是民间都知道当年雍正一度与年羹尧关系十分亲近,所以野史编造者会有此一番捏造。

3.雍正把传位十四子改成传位于四子

因为有九龙夺嫡之事在先,所以雍正即位的经历,一直是谣言重灾区。。

在燕北老人的说法中,那位不知名的雍正生父,趁康熙不注意,利用自己在宫中侍从的便利,偷偷把遗诏的“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为于四子”。

还有别的说法,雍正自己进宫把遗诏偷出来,把“十”改为“第”。

这些说法在雍正朝就有人传说,大概都是污蔑雍正的。康熙驾崩的当晚,张廷玉等臣子召请众皇子入畅春园,宣读了康熙的遗诏。

这份遗诏写的非常清楚:

“太祖皇帝之子礼亲王王之子孙,现今俱各安全,朕身后尔等若能惕心保全,朕亦欣然安逝。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舆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布告中外,咸使闻知。“(节选)

可以看出,根本没有什么十四子或是“于四子“”第四子“之类的字眼,而且明明白白地写着雍亲王,这可是无法涂改的。

当然也有人认为, 康熙其实并没有提前准备什么传位诏书,而是隆科多根据康熙的意思,在其弥留之际写出来的。但康熙驾崩前,曾多次密召雍正入畅春园卧内,而且竞争者皇八子胤禩、皇十四子胤禵都因为种种缘故被排除在外,隆科多撰写之诏书,应该不会违背康熙的意思。

4.雍正居然还是个江湖人物?

香港曾经有一部电影,叫血滴子。

说血滴子是京城皇城侍卫的必杀器,而且是雍正发明的。

雍正皇帝咋这么无所不能,还会研究武器。这个说法最早出自哪呢?其实还是那位燕北老人瞎编的。

他说雍正当皇子时不受康熙皇帝的喜爱,于是避开京城,一直在江湖游历,结交武林高手,企图为篡位作打算。

13位江湖豪客与雍正结拜相交,其中老大还是个和尚。这十三人个个武艺高强,在雍正主持下,共同研制出“血滴子”这种黑科技武器。

这种荒谬的说法,大概因为雍正崇尚佛法,多年礼佛有关。关于交流江湖好汉一说,可能源自雍正当年宠信方士,招纳了一批道士在宫中炼制仙丹。

其实雍正和什么侠士、武艺根本沾不上边。哪怕是最基本的骑射之术,他在清朝诸皇帝中也算不上合格。康熙在位时经常到木兰围场狩猎,亲自射过熊狼兔獐之类的野物。雍正自承不及乃父英武,他是个酷爱文艺、有点宅的文质彬彬的皇帝,对骑射之类的技艺只是略略装装样子,他亲口说过:“朕之技射又不及皇考矣。”也从来没有独立进行过大规模的狩猎。

有关雍正的野史谣言,大多数是在清末民初时冒出来的。彼时清室逊位,以往清宫之秘辛随着宫内人员的流散,也慢慢传播开来。经过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的篡改和加工,皇帝的佚闻野史显得更加合乎民间口味,因而传播的就更广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秦国变法理论的《商君书》,到底... 全文共3068字 | 阅读需7分钟 商鞅,作为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进行了著名的“...
原创 儿...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于1912年元月,中华民国宣告成立。直至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
原创 把... 众所周知。如今国家给我们提供了很不错的发展环境,让我们的生活在变好,所享受到的事物也在转变。比如说现...
原创 蒋... 人的一生,贵在 “清醒” 。就像蒋友柏所言,每个人都仿佛站在悬崖边,往上看有凉爽清风,往前看是无边美...
原创 宋... 宋朝灾民买不起米,范仲淹下令继续涨价,百姓称赞:太明智了!这件事情看似荒谬,但背后却隐藏着一段引人入...
原创 商... 中国是有世界上仅有的几个文明古国之一,在几千年灿烂的文明中,王朝各种更迭换代。 西方考古界普遍认为,...
东海龙王为何是四海龙王之首? 在神话传说里,四海龙王各司其职,可为啥偏偏东海龙王能稳坐四海龙王之首的宝座呢?今天咱就来一探究竟。 ...
原创 魏... 魏延是三国蜀汉名将,是蜀汉后期的武将一哥,提起三国,魏延也是一位不得不提的名将,史书记载,魏延勇猛过...
原创 这... 三国是一个乱世,许多的英雄豪杰趁势崛起,同时也诞生了许多的名将,他们为自己的主公征战四方。今天我们来...
原创 传... 罗成折寿五十年,韩信损命四十载出自于民间传说和曲艺。在传说中,罗成和韩信年轻之时都曾算过卦,都是高寿...
原创 公... 公元712年,李隆基正面对一个棘手的问题:如何 清算 曾经权倾天下,却也是他杀母仇人的武则天? 朝堂...
原创 重... 前言 说到中国历史上出名的皇帝,这其中必然有明英宗朱祁镇的一席之地,但是 朱祁镇能够名列其中不是因为...
原创 赵... 关于宋太祖赵匡胤之死,1000多年来一直版本颇多没有定论,野史认为是他的亲弟弟赵光义为谋夺皇位,用寝...
《天下长河》中罗晋饰演的康熙:... 看那些清朝宫斗剧或古装片,皇上老穿那种亮闪闪的明黄色衣裳,以至于咱们脑子里就固定了个想法:清朝皇上就...
原创 沙...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无数英雄豪杰的崛起与陨落,他们的命运轨迹常常令人感叹不已。作为秦朝的重要政治家,李...
原创 山... 在太原,共有两处台骀庙。 一座位于晋祠圣母殿南侧,另一座位于晋祠东南方向约1公里的王郭村。 王郭村台...
原创 晚... 今天我们故事的主角是位了不得的小人物。为什么说他是位小人物呢?因为他只是晚清时期起义军捻军中的一个小...
原创 令... 电视剧甄嬛传中在开头便有一幕,一位名叫夏冬春的秀女因其出身较高,便有些骄傲自满。先是选秀时故意为难安...
原创 开... 开国上将在毛主席面前打架,事后陈赓传达:明天起你就是张干事了 1936年2月,陕北青阳岔。刚到陕北不...
原创 临... ? 阅读前,麻烦你点击“关注”,这样会方便您讨论分享,也能让我的文章在第一时间推送给您!互动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