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空投两封信,让杜聿明无可奈何,内心长叹:东北必丢
迪丽瓦拉
2024-04-22 23:12:35
0

原标题:蒋介石空投两封信,让杜聿明无可奈何,内心长叹:东北必丢

1948年10月19日,郑洞国和国民党第七军先后放下武器,长春解放。同一天,蒋介石让杜聿明、卫立煌赶紧到北京开会商谈。

几人刚一见面,蒋介石说的话就让杜聿明大吃一惊。

后来,杜聿明在自己撰写的《辽沈战役概述》里认为,蒋介石给范汉杰郑洞国空投的那两封信,就是国民党丢失东北全境的罪魁祸首!

杜聿明,字光亭,1904年生于陕西米脂。在中学读书期间,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与大批爱国青年一样,为挽救国家存亡而奔走呼号。

后在他的亲戚,著名的民主革命先驱杜斌丞的影响下,离开陕北,南下广州,成为黄埔第一期学生。

1927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杜聿明表明了忠于蒋介石的政治立场。黄埔毕业后,他前往武汉黄埔分校担任学兵团的连长。

从此,杜聿明凭着对蒋介石的忠诚,在国民党内一路平步青云。

直至全民族抗战初期,杜聿明已经担任国民党第五军军长。第五军是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成立的唯一机械化部队,很多人都想坐上第五军军长的宝座。

但蒋介石却将这一重任交给了得意弟子杜聿明,杜聿明知道这一机会来之不易,便更加对蒋校长忠心耿耿。

平心而论,杜聿明在抗日战争中是立下过汗马功劳的。只是在解放战争爆发后,杜聿明没有认清形势和历史潮流,一而再再而三地选择效忠于他的蒋校长。

1945年10月,重庆谈判召开期间,蒋介石委任杜聿明担任东北保安司令长官。因为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疯狂抢占战略要地,准备发动内战。

东北是中国的重工业基地,自然成为蒋介石觊觎的目标。

蒋介石把这一任务交给杜聿明,其用意已经十分明显,他希望自己的得意弟子不要辜负期望,能够早日驱赶在东北的共产党人和军队。

从1945年11月至1948年,短短三年时间,杜聿明便三进三出东北。

1945年11月,杜聿明抵达秦皇岛,指挥国民党第十三、五十二两个军,矛头直指榆林、锦州地区的共产党军队。

后来在美国的协助下,海陆空三路进军东北,先后占领绥中、锦西、葫芦岛、锦州等地。

正当杜聿明一帆风顺时,却患上肾结核,必须离开东北去北京治疗。

治疗期间,蒋介石派戴笠去北京医院看望他,并承诺杜聿明病好之后,东北保安司令长官的位置还是他的。

1946年4月,杜聿明大病初愈,奉蒋介石委派第二次来到东北。这时,东北战场上的国民党军队虽然占领抚顺、鞍山等一些大城市,但受到我军强有力的阻击,损失惨重。

杜聿明认为,关键问题不是占领一城一池,而是要尽可能地多消灭共产党军队主力。

1946年5月,在杜聿明、白崇禧的共同指挥下,国民党军队不惜付出重大伤亡,占领四平、长春、永吉等重要城市。

军事上的接连取胜,使得杜聿明十分得意,他自行聘请了200多名将军为高级参谋,甚至还私自封官。

到了1947年,东北战场形势急转直下,东北民主联军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国民党军队在我军顽强阻击和有力反击之下损失惨重。

曾经嚣张一时的杜聿明忧郁成疾,得到蒋介石的同意后,再一次离开东北,前往上海治病。

杜聿明离开东北后,蒋介石派陈诚去东北指挥军队与民主联军作战。陈诚集中十四个军,准备一举击溃东北民主联军的主力,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杜聿明第三次进入东北,则是在1948年10月。当时辽沈战役已经开始,国民党军败亡已成定局。

1948年10月15日清晨,正在徐州准备前往河南商丘的杜聿明接到蒋介石的电话,让他立即赶到沈阳。

1948年10月19日长春解放,同一天,蒋介石让杜聿明和卫立煌立即赶到北平开会。

到达北平之后,蒋介石开门见山地向杜聿明说:“我把东北完全交给你,你自己去扩充军队,找粮食。”

杜聿明有些怯懦地回答:“校长这样我不敢去,因为我从来没有搞过经济。”

杜聿明一说这话,蒋介石火冒三丈,责问:“为什么共产党能打游击,还能就地筹集粮食,我们黄埔生难道就做不到这一切吗?”

说着说着,蒋介石气得拂袖上楼。过了一会儿,蒋介石下楼看到杜聿明老实地在楼下等他,怒气全消,语气缓和下来说道:“你有什么意见再和我说说?我不是让你去东北当光杆司令,在此之前我已经给锦州的范汉杰空投一封信,让他能守则守,不能守就退到锦西。我也给郑洞国空投了一封信,让他赶快突围至沈阳。”

蒋介石的这两句话,却让杜聿明感到无可奈何,内心长叹:东北必丢

因为按照杜聿明的事先设想,无论范汉杰和郑洞国多么困难,都必须要守住锦州和长春。

一旦这两个城市被共产党军队占领,剩下的锦西、沈阳就成了两座孤城,根本无法抵挡得住东北野战军强有力的进攻。

蒋介石让范汉杰和郑洞国能守则守,不守就赶紧退到锦西和沈阳,这就等同于主动放弃此前好不容易积攒下的一点战略优势,把到手的成果拱手让给共产党军队。

正因如此,晚年的杜聿明在撰写《辽沈战役概述时》就说:锦州、长春的弃守,关系整个东北的作战计划。蒋介石此前不同我和卫立煌等各将领商议,现在木已成舟,根本无法挽回。

最后的结果不言而喻,范汉杰和郑洞国在接到蒋介石“能守则守”的命令后,根本不与东北野战军拼死决战,这也使得杜聿明到达东北之后已经成为孤家寡人。

1948年11月1日晚,沈阳失守,杜聿明和卫立煌一起逃到北京。最后,杜聿明把国民党残余部队从营口、葫芦岛两地的港口撤走。

1948年11月8日,东北全境解放,历时近两个月的辽沈战役,以国民党军被歼灭47万人而告终。

辽沈战役结束后,人民解放军开始对徐州发起强大攻势,拉开了淮海战役的序幕。杜聿明临危受命,被委任为徐州“剿总”副总司令长官。

1949年1月,杜聿明被我军活捉。被俘后的他曾两次想自杀,以此报答蒋校长的知遇之恩。

但被关押在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期间,共产党不仅没有把他置于死地,还千方百计医治好杜聿明患上的多种结核病,让他有了一个健康的身体。

回顾往昔,杜聿明改变自己的顽固态度,终于老老实实接受改造,回到人民的行列。

参考文献:

[1]吴志明.蒋介石派杜聿明三进东北[J].钟山风雨,2002(01):26-29.

[2]许浩.辽沈战役前东北国民党军撤留问题研究——以蒋介石、卫立煌的战略分歧为中心[J].军事历史研究,2021,35(06):89-98.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赵... 赵云和吕布是更厉害这种事,不同人有不同的见解。 为什么赵云更厉害? 赵云是三国时代的名将,他在历史上...
原创 美... 在9月30日晚上,美国参议院未能通过临时拨款法案,紧接着白宫宣布,联邦政府将在当天晚上11点59分正...
原创 小... 在电视剧《还珠格格》中,小燕子和知画是永琪的两位妃子,这两位角色的身份和地位常常让观众产生疑问。尤其...
原创 清... 照片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它记录了时光的痕迹,承载着岁月的记忆。晚清时期,随着西方科技的传入,照相机也进...
原创 国... 韩国主办的国手山脉杯如今已迎来第11届赛事。 本届比赛共有16名棋手参赛,其中韩国派出8人:中国大...
原创 五... 自联合国成立以来,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一直由五个大国组成: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和法国。唯一的变化是...
苏联亡党亡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近日看到一篇微头条,提出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家资本主义演变为官僚资本主义,最终官僚集团出卖了民族...
原创 1... 在中国辽阔的历史画卷中,塞外疆域始终书写着独特的篇章。古人曾用塞外风光无限好,关东沃野水迢迢的诗句,...
原创 为... 最近,我上了一堂名为《近代史纲要》的课,这堂课解答了我多年来的疑问:为什么我们国家最终选择走上了社会...
原创 刚... 9月下旬,沙特派出由陆、海、空三军近20名高级将领组成的代表团访华,出席中沙军事合作委员会第六次会议...
原创 从... 在我们通常的印象中,晚清常常被认为是一个愚昧、弱小、落后的时代,似乎任何一个外部国家都能轻易地击败清...
原创 斯... 斯大林曾说过:“把国家建设成为坚固的国防工业力量和集体农业力量联合体,这就是我们的任务和目标。”这句...
原创 八... 萨尔浒之战与白甲巴牙喇 1619年,萨尔浒之战是一场决定大明与后金命运的关键战役。在战斗最为胶着时,...
原创 日... 1940年7月26日,冀东的八路军在包森副司令员和参谋长曾克林的指挥下,准备在白草洼进行一次伏击战,...
原创 中... 当前,俄乌战争依然没有结束的迹象。根据目前的形势,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对峙几乎势均力敌。2025年9...
原创 果... 自从果敢“四大家族”被彻底清除后,控制果敢老街的果敢民族民主同盟军渐渐淡出了中国网友的关注。可就在前...
原创 开... 在1955年,十位杰出的将领被授予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大将军衔,这个军衔仅次于元帅。从1955年至今,...
原创 胡... 作者:朱炳东 1940年5月下旬,侵华日军派遣军总司令部给驻蚌埠的日军21师团发来一封电报,内容是...
历史上“因果报应”!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原创 襄... 关羽是蜀汉最重要的名将之一,他的任务是镇守荆州。刘备攻下汉中后,关羽主动出击,发动了襄樊之战,企图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