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王公贵族普遍比较喜欢厚葬,恨不得把所有的宝贝全部放在坟墓中,比如清朝的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其陵墓就特别奢华,里面放满了奇珍异宝。因此,贵族们的陵墓一般都会配备守陵人,防止其他人随意靠近,保护墓主的栖息之地不受破坏。不过,大部分守陵人都干不了太长久。
守墓的工作,本身并不辛苦,只是有些枯燥。若是贵族们的后裔还有权势,守陵人或许会兢兢业业工作,不敢出纰漏。若是墓主的后人,已经没有了权力和地位,为墓主守墓的人或许也会选择离去,因为不管他们如何认真负责,也得不到回报。
时至今日,大清已经亡了108年,有趣的是清东陵还有人守护,这是为啥呢?是谁在给这些守陵人支付薪酬,让他们继续做这样的工作?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清朝皇室守陵人的来历。西汉时期,刘邦建立朝廷后,派人为秦始皇守陵,于是有了守陵的制度。
清军在多尔衮的带领下,打败华夏大地各种势力定鼎江山后,就逐渐接受了中原的文化。清朝皇室也专门设置了守陵人的职位,按照七品核算待遇,担任守陵人的一般是旗人,这个职位可以世代传承下去。对那些出身相对低微的旗人来说,守陵人的工作非常光荣,既可以跟皇室沾点儿关系,又可以得到许多实质性好处。
不过对那些出身高贵的人来说,守陵人的工作却是一种惩罚。在清朝的历史上,有很多被挤出权力中心,或是失去皇帝信任的人,被发配到皇陵那边,负责守陵的工作。清朝宣布退位之后,北洋政府提供了一些优待条件,还专门让人去为皇室守陵,保留其颜面。
1928年,大盗孙殿英闯入慈禧和乾隆等人的陵墓,从里面挖出大量宝物,造成许多文物的严重损坏,在社会各界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末代皇帝溥仪对此极其痛恨,却又无力阻止。如今,国家为保护传统文化,特别保留守陵人的职务,让他们负责陵墓的清洁和保护工作,其薪资由国家负责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