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霍邑之战,宋老生战败被杀,大唐立国的第一战,李渊入主长安称帝
迪丽瓦拉
2025-06-23 09:05:05
0

走向长安

正式起兵前,李建成、李世民先打了漂亮的一仗。大业十三年(617)六月初五,李渊传书下属各郡县,宣布起义。西河郡是唯一一个不听从李渊号令的,李渊派李建成、李世民去武力说服西河。除去往返的路程,李渊只给了他们三天的军粮,所以他们抵达西河后,必须在三天内结束战斗。

兄弟二人身先士卒,士兵气势高涨。六月初十攻克西河郡,活捉郡丞高德儒。出师顺利,首战告捷。李渊说:“以此行兵,虽横行天下可也。”

李渊对人员进行了分工。

六月十四日,李渊自立为大将军,建大将军府,以裴寂为长史,刘文静为司马,唐俭、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作者)为记室,武士(武则天之父)为铠曹,刘政会、崔善为、张道源为户曹,殷开山为府掾,长孙顺德、刘弘基、窦琮、王长楷、姜宝谊和阳屯六人为左右两翼六军统军。以李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统率左三军;以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统率右三军,以柴绍为右领军府长史,辅佐李世民。

七月初五,李渊传檄四方,在晋阳誓师,举三万“勤王之师”南下,李渊遥尊代王杨侑为帝。檄文历数隋炀帝过错,阐明了废昏立明、复兴隋氏的立场。

驻守长安的代王杨侑得到李渊起兵的奏报,急命虎牙郎将宋老生和左武侯大将军屈突通分兵抵抗。宋老生率军据守霍邑城(今山西省霍州市),屈突通镇守河东郡(今山西省永济市),形成犄角之势,互为支援。

李渊南下要先经过霍邑,走到距离邑城五十多里的贾胡堡(今山西省汾县西北),李渊驻扎下来,准备攻打霍邑城。没想到,天公不作美,下起了连绵的秋雨。弓箭被雨水冲刷,开胶开裂,士兵无法作战,只好一直守在营 中。雨下了一个月,带的粮食眼看就要告罄,李渊命人回太原运粮,把羸弱生病的士兵也送回太原休整。

这时又传来突厥和刘武周乘虚攻打晋阳的消息,情况十分危急,太原是根据地,也是退路,好多人的家属都在太原,突厥攻打太原,军心难免动摇。这时出现了两种意见。

裴寂主张回太原。

理由是:前有宋老生、屈突通连兵据险,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打下来的;李密的瓦岗军虽然暂时言和,但是李密奸谋难测;突厥贪而无信,唯利是图,刘武周依附突厥,太原是一方都会,且义兵家属都在太原,不如回军,先救根本所在,再图后举。

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主张继续进军。

理由是:

第一,刘武周位极志满,突厥少信贪利,外虽相附,内实相猜。突厥离太原远,而离马邑近,刘武周虽然贪图攻打太原能获得的利益,也担心他的后方马邑被突厥攻打,所以他虽然依附突厥,却未必与其同谋攻打太原。

第二,朝廷闻唐国公举兵,忧惧猜测,京都留守畏惧义军,所以派出骁将精兵拱卫京师。现在退兵,诸军不知缘故,心生疑惧,必将生变。到时,内外皆为劲敌。突厥、刘武周在前,宋老生、屈突通追兵在后,我们前进无处可去,后退无处可还,才是真的危险。

第三,现在禾菽被野,庄稼遍地,不用担心缺少粮草的问题,进军就会有人来投奔,也不用担心兵源的问题。

第四,李密顾恋洛阳附近的粮仓,未遑远略,不会离开洛阳。

第五,宋老生为人轻躁,打败他非常容易。

第六,定业取威,在此一战。

兄弟二人说:“雨罢进军,若不杀老生而取霍邑,儿等敢以死谢!”

李渊采纳了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建议,决定继续进军。这时太原运的粮也到了,缺粮的问题得到解决,突厥攻打晋阳的谣言也不攻自破。

而且,雨也停了。

李渊命全军将士晾晒装备被服、整理军械。准备停当后,全军开拔,沿山道小路,绕行七十余里,直扑霍邑城下。出发时下着大雾,山间都是雾蒙蒙一片。

不久,大雾散去,山间秋景澄明。李渊问李建成、李世民:“今日之行,主要看你们二人。如此景色,是天公作美。如果宋老生坚守,紧闭城门,该怎么办?”

兄弟二人说:“宋老生出自寒微,勇而无智,靠镇压小股盗贼,有了点名气。我们派轻骑挑逗,他一定会出战。即使宋老生固守不出,也可以诬蔑他与我们勾结,霍邑城群小相猜,上表朝廷,皇帝必会将他斩首,把首级送往京都。”

李渊说:“我们在贾胡堡屯兵良久,宋老生却不出兵攻打,我已知他是个无能之辈。”

此前,柴绍到霍邑侦查,也认为宋老生只有匹夫之勇。

李渊派出轻骑兵数百,先到霍邑城东距城五六里的地方。安营之前,李渊又命李建成、李世民率数十骑兵,分为十数队,在霍邑城下指指点点。殷开山又急追马步等后军速速赶上。

宋老生看到李渊的将士在霍邑城下,好像在说在这里安营,从这里攻打,如同逛菜市场一般,气恼不已。果然率军三万,从南门、东门分两路出城应战。

李渊派李建成率左军聚集在东门,李世民率右军断宋老生南门之路。另派一小股部队,装不敌,诱宋老生远离城门。宋老生果然中计,追赶出一里多地。殷开山率领步兵,在正面列阵,对阵宋老生中军,李渊的后军相续而至。李渊见宋老生已经和城门拉开距离,命李建成、李世民攻打城门,切断宋老生退路。

义兵齐呼向前,烟尘漫天蔽日,战鼓尚未擂响,两军已经交战,杀声震天动地。

李渊命人大喊:“已斩宋老生。”

混战中,隋军不知道主将身在何处,信以为真,丢盔弃甲,逃向出城时走的城门。

但是,建成、世民两兄弟在城门前截住了他们。

宋老生无法通过城门进城,城上的隋军垂了一条绳子下来,宋老生攀着绳子往上爬,爬到离地一丈多的地方。军头卢君谔所部士兵,跳跃挥刀砍死了宋老生,军士斩下宋老生的人头,送到李渊所在之处。

义军士气大振,无法停下进攻的步伐,直杀得数里之内,血流蔽地,僵尸相枕。

日暮降临,李渊见战士们的气势锐不可当,决定接着攻打霍邑城。李渊军中没有攻城设备,全凭义军士兵拼死作战,一鼓作气攻下了霍邑城。

战后,李渊看到战场上士兵们的尸体,悲伤不已。

他对左右说:“乱兵之下,善恶不分,火烧昆山,哪会管是石头,还是宝玉?这些死去的人力,大有赤心向我者,也都枉死此处。他日成就大业,我当修文德,不复用兵戈。”

随后,李渊下令,按功行赏。

拿下霍邑后,义军一路势如破竹,连克临汾郡(今山西省临汾市)、克绛郡(今山西省新绛县),抵达龙门县(今山西省河津市),招降了关中义军孙华,打到了河东城下。

大唐建国

河东不好打。

“宁服三斗葱,不逢屈突通。”河东郡的守将是屈突通,出身鲜卑宇文部,是北周邛州刺史屈突长卿之子,有勇有谋。河东郡城高坚固,不易攻打。而且,李渊没有攻城设备。

李渊兵临城下,屈突通婴城固守。

李渊认为野战不是屈突通所长,守城他的优势非常明显。决定绕过河东,渡过黄河,直取长安。

这时军中又有两派意见。

裴寂主张继续攻打河东,他认为如果绕过河东,再打不下长安,就会腹背受敌。应该先解决掉河东郡,让长安失去屏障,到时长安也就容易攻打了。

李世民则认为兵贵神速。他说了三层意思:

第一,长安易取。

现在义军携累胜之威、归附之众,兵锋正盛,正应鼓行向西,攻下长安;长安城中人,必会望风震骇,他们无勇无谋,攻取长安如同秋风扫落叶一样容易。

第二,河东城难攻。

屈突通整修战备,以逸待劳,坚守城池,河东城坚固,在此坐费日月。到时河东郡如果久攻不下,大军疲敝,士气衰落,众心离散,将会失去战机,大势去矣。

第三,进入关中有利于壮大自身实力。

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没有归属,大军西进,正好沿路招抚这些起义军。屈突通早晚会被我们俘虏,根本不足为虑。

李渊结合二人意见,留下一部分将领继续围困河东,他自率大军向西进军。李渊义军西进非常顺利,郡县相继归降,豪杰“归之如流”。仅李世民一路,抵达泾阳时已经壮大到九万多人马。

有一个人,提前帮李渊清理了长安外围。

这个人就是李渊的女儿——平阳公主(李渊第三女,窦氏所生)。平阳公主在丈夫柴绍动身去太原后,也离开了长安。她到长安附近的县(今陕西省户县)庄园,散尽家财,招兵买马,身着戎装,亲下校场,操练士兵。平阳公主治军有方,军纪严明,令行禁止。指挥作战,进退有节,攻无不克。她收附何潘仁,收编李仲文、向善志、丘师利等多支义军,联合堂叔李神通。

平阳公主率军攻下了鄠县、周至、武功、始平等地。

李渊到长安附近时,平阳公主手中已经有兵马七万,成为威震关中的女将军。

大业十三年(617)九月,李渊率主力渡过黄河。

柴绍率几百骑兵接应平阳公主,平阳公主和李世民部顺利会师。公主单独立营,设置幕府,直系部队立番号为“娘子军”。

李渊的另一个女儿高密公主,嫁给了隋兵部尚书段文振之子段纶。李渊起兵,段纶也在关中东部举兵响应,在蓝田招纳到一万多人马,原地听候调遣。这就是大本营的好处,这就是所谓根基所在。

这就是隋炀帝抛弃的关中,其他起义军遗忘的长安,李密想来来不了的大兴。

李渊率大军进抵长安。

从太原出发时,李渊只带了三万人马,现在,仅攻城的兵力就已经超过二十万。

为解决没有攻城设备的问题,李渊派士兵进山砍伐竹木,制作攻城器械。李渊起兵后,留守长安的大臣,刨了李渊家的祖坟。带头刨坟的是京兆内史卫文升(卫玄),他在这个关键时刻病倒了,不省人事。左翊卫将军、西京副留守阴世师,京兆郡丞骨仪辅佐杨侑,据城固守。

李渊约束义军,各依垒壁,不得入村落侵暴。派使者到长安城下,阐明尊奉隋朝、匡扶社稷之意。

杨侑,元德太子杨昭第三子,年仅十三岁。他只是年龄小,又不傻,怎么会信这种鬼话?

长安城里,今年的秋风格外的凉。

大业十三年(617)十月二十七日,李渊开始攻打长安。

义军人人奋勇,新近归附的孙华率先攻城,差点登上城墙,长安城上,箭如雨下,孙华不幸中箭身亡。经过连续十多天的战斗,军头雷永吉等人终于攻上城墙,打开突破口,大军陆续沿着这个缺口攻上城墙,攻入长安城。入城后,李渊严格约束部下行为,严禁烧杀抢掠,严禁侵犯隋朝宗庙、杀害隋朝宗室,迅速安抚了民心。

在处理隋朝官员的问题上,李渊只处死了下令刨李氏祖坟的官员。百官没有受到株连,从忧惧转为感恩戴德。城内秩序迅速恢复。

十一月十五日,李渊拥立代王杨侑即皇帝位,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改元义宁。杨侑是为隋恭帝。

隋恭帝封李渊为假黄钺、使持节、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尚书令、大丞相,晋封唐王。以武德殿为丞相府。

河东郡的屈突通,看到李渊进军长安,果然率军出击,被李渊留下的刘文静等将领挡在了路上,双方激战僵持月余。刘文静大败屈突通主力桑显和部,长安失去最后一支外援。

屈突通和部下将领的家属都在长安城中,军心离散。李渊有意收降屈突通为已所用。不料,屈突通已经做好了誓死效忠隋朝的准备。他常摸着自己的脖子说:“要当为国家受一刀。”

李渊派屈突通家奴去劝降,屈突通一刀杀了家奴。

屈突通准备率部投奔洛阳,留桑显和在潼关驻守。没想到,屈突通一走,桑显和就投降了刘文静。

刘文静派窦琮、桑显和追击屈突通,窦琮让屈突通之子屈突寿劝降。屈突通勃然大怒,骂道:“此贼何来!昔与汝为父子,今与汝为仇雠!”随即,命手下射杀逆子屈突寿。

桑显和赶紧策马上前,对着隋军将士喊话:“现在京城已经陷落,你们都是关中人,离开了家乡要到哪里去呀?”

将士们闻言,纷纷放下兵器投降。事已至此,屈突通也只好投降。

他下马朝隋场帝所在的东南方向跪拜,号哭着说:“臣力屈至此,非敢负国,天地神祇实知之!”

李渊为屈突通的忠义所感动,封他为兵部尚书,赐爵蒋国公,兼李世民元帅府长史。屈突通后来在唐朝建国战争中功勋卓著,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大业十四年(618)正月初一,隋恭帝下诏,李渊剑履上殿,赞拜不名。三月十一日,隋炀帝在江都被杀。

五月二十日,李渊接受隋恭帝禅让,在太极殿登基称帝,定国号为唐,改元武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鉴往知来 | 云梦简牍里的文明... 4日下午至5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湖北省孝感市、咸宁市考察。在孝感市,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云梦县博...
原创 都... 简中平台上,一直充斥着两个相互矛盾的观点。 一方面,很多人大肆批判美国,说它问题层出不穷。毒品泛滥,...
原创 商... 我是简单点啊点!点击右上角“关注”!为您分享更多的历史小知识! 薛方国君主 仲虺【huǐ】,姓任,是...
玉琮王,穿越五千年的凝视 “策展人很罕见地给玉琮王打了个侧光……” 前不久,经常拍摄良渚文物的摄影师李慧力发了一条朋友圈,说起...
原创 三... 在波澜壮阔的三国历史长河中,武将单挑的场面实际上并不似演义中所描绘的那般频繁出现,但即便如此,仍有几...
原创 曹... 所谓有多怕,是指司马懿对曹家三代有多忌惮,心中的警惕程度有多高 一句话概括:司马懿瞧不上曹操多于怕曹...
原创 朱... 他是后人敬仰的开国皇帝。他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皇帝,他也是从古至今起点最低的皇帝。当他十几岁时,父母去世...
原创 十...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与敌人展开...
原创 张... 一个人的生前生后都不是自已所决定的,但一个人死后能被自已的阵敌追敬,能被后世所敬仰,能被一个民族敬仰...
《真三国无双:起源》李典太史慈... 近日《真三国无双:起源》官方在推特上分享了李典和太史慈的角色图,并介绍了他们,一起来看看吧! 李典是...
原创 破... 一提起楚霸王项羽,人们立即想到的是“霸王别姬” 。虽然这是项羽顶天立地、宁死不屈的最后壮举,但毕竟过...
原创 慈...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政权统治296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清朝的几代皇帝是大...
原创 李... 刘伯温肯定比李善长厉害,刘伯温擅长神机妙算,这一点李善长肯定不会,而李善长擅长的理政,交给刘伯温,照...
原创 为... 在古代地中海世界,罗马军团以令人生畏的战斗力著称。那罗马军团的战斗力从哪里来呢? 古代地中海世界中,...
原创 新... 谨以此文献给国际护士节,向新四军中的南丁格尔——李蓝丁致敬! 1950年9月,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
原创 中... 引言 城堡是军事战争的产物,中世纪的欧洲充满了冲突、抢劫、对抗以及杀戮,人们为了躲避战争的威胁,于是...
原创 日... 1959年,中国勘探队员在松辽盆地发现了大庆油田。石油是黑色的金子,是现代工业的“血液”,对国家的生...
原创 古... 大家好,我是读者。关注我,带你走进一个不一样的文化历史世界。 这一讲我们进入新的一年,周赧王六年(前...
原创 淮... 公元 578 年,已然 75 岁高龄的老将吴明彻,全然不顾部下的苦苦劝阻,毅然决然地率领 4 万精兵...
原创 如... 看到这样一个问题:如果项羽在乌江边自杀,而是过江回到吴中,他最后能战胜刘邦吗? 虽然历史没有如果,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