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生前生后都不是自已所决定的,但一个人死后能被自已的阵敌追敬,能被后世所敬仰,能被一个民族敬仰传颂,能被一个个史学家挥笔立传,这个人一定是屹立于民族复兴之尖的杰出人物。张居正就是一个这样的杰出人物,乃至他的后人张同敞。
教授作家朱东润先生,他一定很崇拜张居正。在抗日战争最激烈的时期,他不顾个人安危,在忽闪忽闪的煤油灯下奋笔疾书,于1941年8月6日,仅用了不到7个月时间,洋洋洒洒落笔完成三十万字的《张太岳大传》,足见他对张居正的敬仰。
朱东润(1896年-1988年)当代著名传记文学家、文艺批评家、文学史家、教育家和书法家。他在他的《张太岳大传》序中这样写道:“
整个的中国,不是一家一姓的事,任何人追溯到自已的先祖的时候,总会发现许多可歌可泣的事实,有的显焕一些,也许有的黯淡一些,但是我们想到自己的祖先,曾经为自由而奋斗,为发展而努力,乃至为生存而流血,我们对于过去周然看到无穷的光辉,对将来也必将抱着更大的期待前进啊!中华民族的儿女。”字字玑珠。
笔者知张居正其名,也知晓他做官至明首辅,但确实不知其事、其做人、其事迹,在日暮之年补读《张居正大传》真是心潮彭拜。我们反对强权,反对专横,但张居正为大明朝的复兴可谓呕心沥血,让明朝末年在种种弊病之下还能延续近五十年。
张居正在政治上,实行“考成法”。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有效解决了官僚争权夺势、玩忽职守的腐败之风。在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修长城加强北方的防备,并在边疆实行互市政策,使当时的明边疆在政治经济上保持稳定。在经济上,他下令在全国进行土地的重新丈量,清查漏税的田产,增加了近三百万顷,实施“一条鞭法”,朝廷赋税大大增加。
张居正当国十年首辅,从历史大局看,其新政无疑是继商鞅、秦始皇以及隋唐之际革新之后直至近代前夜影响最为深远、最为成功的改革。张居正改革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他起衰振隳、力挽狂澜,奇迹般地在北疆化干戈为玉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延长了明王朝的国祚。一举扭转财政危机,“一条鞭法”的赋役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赋役制度演变中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张居正朱东润写《张太岳大传》弘扬,笔者不想也不敢瞎多评说,但看完着实久久难以平静。笔者看此书正值俄乌战争,生在太平盛世不解战争苦,纵观战争历史似曾被文学化麻木。但今天的俄乌战争,通过网络让你目睹俄乌战争一幕幕。战争国破…民不聊生……惨不忍睹。很感慨赞叹一个个不计个人得失,不顾生死荣辱,不顾一切为民族复兴国家强大而无私奉献的英雄们,他们是中华民族最可爱的人,永当敬仰颂扬。珍爱和平,珍惜繁荣,爱国爱党敬业。从做好自已开始,努力为祖国繁荣富强兢兢业业默默奉献。
一门忠烈。张同敞是张居正的曾孙,被称为民族英雄,朱东润先生是这样评价他的:“
同敞死了,热烈的血液,灌溉了民族复兴的萌芽。
”他们的英雄气慨永远屹立在华夏儿女心中……
用郭沫若《赞张同敞》激情收笔:“
的是奇男子,江陵忠烈张。随师同患难,与国共存亡。臂断何曾断,睛伤并未伤。万人齐仰止,千古整冠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