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十大开国元帅中,有三位被毛主席称一声“老总”,足见主席细节
迪丽瓦拉
2025-07-31 05:03:15
0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在全国人民的支持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

推翻了压在人民身上的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三座大山

,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千秋功业。

1955年9月27日,在北京中南海,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仪式隆重举行,仪式简朴庄重,全军高级指战员无一缺席,毛主席亲自主持了元帅授衔典礼。

原本,在初步提交的授衔名单上,毛主席为大元帅,下设十大元帅,但最后毛主席果断拒绝了这一提议,之后,他还提出目前在地方工作的,也都不参与评衔比较好,所以,这次主要授衔的有十大元帅和十大将。

1927年9月29日到10月3日,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在江西省永新县三湾村进行,而在此之前,已经诞生6年的中国共产党还从未拥有过一支独立的武装力量。

此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起义部队不断受挫,除了在硬实力上存在差距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便是起义部队组织不健全,没有系统的思想作指导,加之艰苦的环境,不少人员的战斗意志不够坚定,更难完成艰巨的革命任务。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毛主席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整套崭新的治军方案,如

“支部建在连上”“官兵平等”“党指挥枪”

等,在政治和思想上确立了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中国共产党在建立自己的人民军事武装力量上有了初步的模型。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人民军队中没有了长官和士兵的高低贵贱之分,大家只存在有革命分工上的不同,为更好地让“官兵平等”的思想深入每一位战士心中,首先在称呼上发生了变化,与旧军队时期有着很大的不同。

国民党军队中,用“团座”“师座”或“长官”“司令”称呼团以上的将领,而蒋介石本人,则被人称为“委座”,在人民军队中,对高级将领的称呼大多为“首长”“司令员”等,多了一丝亲昵。

当然,对个别一些高级将领,大家也以“老总”相称,这个看似带有“旧军队”味道的称呼,实际上一点都“不旧”。因为这一方面是沿用了之前的习惯,另一方面,是出于发自内心的敬重。

在十大元帅中,有三位被毛主席亲切地称呼为“老总”,他们分别是谁呢?

帅中之帅,人民的光荣——朱德

“红军之父”“中国军人的伟大导师”“永远的总司令”,从一个又一个头衔中,足以窥探到朱德在人民军队中的地位不可撼动。

1909年,不到23岁的朱德进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并于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正式开启了自己的革命生涯。之后,通过参加反清斗争、反袁斗争、护法战争等,确立了自己在军中的地位,尤其在滇军中的威望甚高,在这时,他已经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名将和指挥官了,这也为他日后投身于更为激烈的革命战斗提供了宝贵的实战经验。

1921年,逐渐看透军阀本质的朱德,逐渐萌生了离开滇军的想法。而在这个时期相继爆发的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让朱德开始接触到马克主义思想。

1922年,朱德远赴德国,在这里与周恩来相识,更深刻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加入了共产党。

1926年,朱德奉命回国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南昌起义爆发后,他率领先遣部队转战赣粤湘边境,期间,在三河坝同敌军展开了殊死搏斗,最终,仅朱德率领的余部成为了革命的种子,尽管损失惨重,但朱德坚持对部队进行了军事、思想、政治上的大整顿,在军心不稳、人心思变,军队濒临崩溃的紧要关头,朱德用自己钢铁般的意志和能谋善断的军事能力,为革命保留下了火种,还指明了方向。

1928年,朱德又率领部队拉起了湘南起义的旗帜,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起义部队中,朱德率领的部队人数也得到了史无前例地扩充,之后,他又率部和当时在井冈山的毛泽东顺利会师,“朱毛”的名声开始逐渐被人熟知,在朱德和毛泽东的率领下,部队接连取得多场战争的胜利,甚至还总结出了适合根据地开展游击战的十六字诀: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1930年8月,朱德众望所归,任红军总司令,而“总司令”也成为朱德的一个最有代表性的“标签”。

长征途中,在被裹挟南下的过程中,为保存红军主力,朱德坚决同分裂做斗争,

最终才有了红军主力在西北的胜利大会师。

“大家都知道,我们这个‘朱毛’,在一起好多年,全国全世界都闻名。要我这个‘朱’去反‘毛’,我可做不到呀!”

之后,无论在我党我军的任何时期,朱德始终担任着人民军队的“总司令”,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革命事业,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毛主席称赞他是“

人民的光荣

”。

尽管朱德地位很高,资历很深,但他宽容、大度、谦逊、坚韧,从不以自己的身份搞特权,深得部下尊敬和爱戴。也正因如此,他被大家亲切地称呼为“朱老总”,而这个标签似乎也成了与他相伴最久的称呼。

无论是在正式还是非正式场合,人们都习惯性地称他“朱老总”,尤其是跟他有着深厚革命情谊的毛主席,也一直以“老总”称他。

朱德活在所有军民的心中,他70年的革命生涯,曾经历无数的生死考验。他的一生是光辉的、波澜壮阔的一生,他的精神永远活在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心中。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彭德怀

彭德怀参加革命的时间也很早,他在1928年大革命失败的低潮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于同年7月,开始着手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在湘鄂赣边境作战,之后,率领第5军主力上了井冈山,和毛主席、朱德领导的第4军顺利会师。

1929年,第4军主力开始向赣南、闽西进军,彭德怀则留守井冈山,钳制敌军。

1930年到1934年,红军“反围剿”战争期间,彭德怀已经是前线一名主要的指挥员了,他率领的第3军团也多次打下漂亮的胜仗。除了在作战方面拥有过人的军事才能外,彭德怀的政治觉悟也很高,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他逐渐认识到“左”倾冒险主义的危害,对当时错误的军事指挥直言不讳,提出批评。

因此,在遵义会议上,他坚决支持毛主席的主张,率军执行新的作战方案,坚决拥护红军北上建立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主张,反对分裂红军。国内革命进行到最艰苦的时期,彭德怀的信仰始终不曾有过动摇,为革命工作鞠躬尽瘁。

全面抗战时期,彭德怀的军事指挥才能更是得到了发挥的空间,任八路军副总指挥,与朱老总指挥八路军开往华北前线作战,取得了多场关键战斗的胜利,与此同时,彭德怀还将目光放在敌后,积极发动群众参加革命,建立抗日根据地。

1940年,彭德怀发动了震动世界的百团大战,这也是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战役,严重破坏了日军的交通线,打击了日本侵略军的嚣张气焰。在中日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民心浮躁的时期,这场战役全面提振了全国抗日的信心。

解放战争期间,彭德怀指挥2万人和20多万国民党军作战,按照毛主席的指示,采用“蘑菇战术”,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因此,创下了一个半月内三战三捷的战役。

蘑菇战术的基本特点是,在地形与群众均有利的条件下,针对敌军急于寻求同我方决战的心理,以小部队与敌周旋,疲惫、消耗、饿困对方,而以主力隐蔽等候,不骄不躁,待敌十分疲劳与孤立无援之时,集中主力加以各个歼灭,与“运动战”极为相似。

1948年,彭德怀再次以少胜多,出奇制胜,收复了延安,1949年,他又恩威并施,战争和和谈并行,解放了西北五省。

彭德怀最伟大的功勋是在建国后,坚决拥护毛主席抗美援朝的战略决策,领命出征朝鲜,带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和朝鲜军民一起,把当时世界上作战能力最厉害、武器装备最先进的美军赶回到“三八线”,迫使其接受和平谈判,并成功签订了停战协定。

抗美援朝是一个具有高瞻远瞩的伟大战略,抗美援朝的胜利,为新中国赢得了未来30年的和平发展空间,让后人受益,今天,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的一批英雄人物至今堪称楷模,即使在现在,他们的战斗精神仍然让人热血沸腾。

彭德怀在军队中的威望也很高,仅次于朱德元帅,特别是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彭德怀的军事才能更令全世界为之惊叹,成为世界知名的军事统帅,受到世界尊敬。

人们也习惯性把他称为“彭老总”,当然,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出众的军事才能和不朽的功勋,更因为他自身的优秀品质。

彭老总豪爽、坦荡,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在关键时刻,他总是毫不犹豫挺身而出,忠于党,忠于人民,不管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始终坚决执行党的命令。不因自己劳苦功高,就居功自傲,不论困境还是顺境,他始终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关心人民群众,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深得人民爱戴和尊敬。

毛主席也曾夸赞他的才能和人格,并为他赋诗。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骋,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两把菜刀闹革命,南昌起义总指挥——贺龙

除了朱德和彭德怀被毛主席亲切地称为“老总”外,还有一位是曾经两把菜刀闹革命的贺老总贺龙。

1896年3月22日,贺龙出生在湖南省一户贫穷的农村家庭,少年的贺龙,从小便展现出了嫉恶如仇、仗义的“绿林好汉”形象,敢打敢斗的名声从小便传遍乡间。

1916年,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拉起了一支农民武装力量。虽然几经沉浮,但在他的坚强领导下,这支武装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先后参加了讨袁战争、护法战争。

第一次国内革命期间,贺龙还参加了北伐战争,并在此期间迅速成长为北伐军队中著名的将领,而他率领的部队也是全军公认的“钢军”。之后,在北伐战争中,贺龙开始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并逐渐成为共产主义坚定的信仰者。

1927年,国内局势突发重大变故,国民党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而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陷入低潮的时期,贺龙却更加坚定了加入共产党的决心,他率领军队发动了南昌起义,之后,在部队南下途中,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5年,贺龙和任弼时又率部粉碎了数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剿”,成建制歼灭敌人数倍于自己的武装力量,开辟了湘鄂川黔边革命根据地。1936年,在党的军队面对分裂的危险时刻,贺龙和朱德、任弼时等人一同进行了坚决地反对,共同维护了党的团结和军队的统一,为红军三大主力的成功会师做出了十分重要的努力。

之后,贺龙奉命开辟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在冀中平原,创下了四战四捷的伟大战绩,而在他指挥的河间齐会战斗中,尽管身中毒气,但仍不下火线,坚持带领部队取得胜利,这次战役也是抗日战争中党在平原地区成功实行歼灭战的范例。

解放战争时期,贺龙率部北上,解放了晋中广大地区,并在此开展后方根据地建设,为西北解放战争提供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支援。在晋绥的各项工作,十分琐碎繁杂,但很有必要,正因为贺龙,才堵住了阎锡山和傅作义想投机取巧摘取革命胜利果实的脚步,进一步扩大了解放区,为日后我军在全国范围内的战略开展提供了高贵的经验。

除了发展后方根据地经济外,贺龙还负责起了向东北输送干部的任务,贺龙的这些工作确实没有直接出动兵力攻城掠地来得快,但这些工作为日后我军的战略部署,甚至是建国后地方政府的建设都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1946年,随着蒋介石撕毁条约,解放军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发起全面进攻,贺龙领命消灭阎锡山部队,而蒋介石在晋中地区部署的兵力约有26万,但贺龙迅速下达作战命令,捷报频传,将晋察冀、晋绥和晋冀鲁豫解放区成功打通,初步完成了毛主席的战略目标。

而蒋介石部队在进攻解放区的计划受挫后,便开始转移作战目标,对准了陕北和山东解放军,当时的延安面临严重威胁,在这一背景下,延安的一些机关人员逐渐转移到晋绥解放区,这就让贺龙身上的胆子又加重了起来,他不仅要保卫晋绥解放区,还要运送物资、人员,同时又要保护从延安转移来的人员。但这些,他仍然完成得很好。

战场形势的变化,让晋绥解放区变成了大后方,贺龙也从前线的指挥员摇身一变成了“后勤保障”,为其他部队的作战提供了重要物资保障,同时,贺龙还在大后方建立起了兵工厂,创建技术院校,这可不是小打小闹,当时的生产规模十分可观,不仅为陕北的战争,乃至全国的解放战争都提供了支援。

在贺龙元帅的革命旅程中,他始终默默付出,从不奢求回报,战时,身先士卒,建立卓越功勋,建国后,也毫不逊色于人,积极投身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军队建设。

他曾提出建立海军的构想,认为中国一定要有自己的海军,中国一定要建设出一支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海军,可以说,正因为贺龙的建议,中国海军才能快速组建并发展起来。

“反思中国近代史,西方列强无一不拥有强大海军,而中国海岸线长,必须要有足够的海上力量以抵御作战。”

贺龙为解放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和心血,赢得了许多战争的胜利,立下显赫的功绩,除了在军中有很高的威望外,贺龙也始终秉持言行一致、光明磊落的优秀品质,他做人仗义、待人亲切、爱护关心战士,深受全党全军爱戴,全军上下都亲切称他为“贺老总”,连毛主席也这样称呼他。

三位元帅是党的重要根据地的开辟者,是红军的创始人,正是因为有无数个像他们这样抛洒热血的革命战士,才有了一个崭新的、不受压迫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也终于洗刷掉近百年来的屈辱,以全新的、独立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在未来的国际舞台上发出属于中国自己的声音,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还... 法国,地处欧洲,一个地地道道的白人国家。可他们就一定都是白色人种吗?其实不然,在这个拥有6600多万...
毛主席1962年将长白山一半地... 1962年,毛泽东主席决定将长白山的一部分地区划归给朝鲜,这一决策在历史上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有...
原创 中... 恩格斯曾说过:“我们根本没想到要怀疑或轻视“历史的启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生活在现代的人们,对...
原创 开... 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经过研究部署,决定北渡长江。1935年1月25日,红一军团进占土城,并向赤水城推...
原创 蒋... 在中国近现代史的篇章中,蒋介石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政治人物。 他的政治生涯充满了起伏与争议,尤其是在晚年...
原创 朱... 刘伯温在1311年出生于浙江青田县,年少时就聪明伶俐,机智过人,勤奋好学,跟着他的父亲读书认字,据说...
原创 玄... 最毒不过帝王心,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生活在皇家之中的不易。为了能获得自己想要的权利,他们个个心怀鬼胎,...
原创 镇... 鼎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尊贵的地位,是国家的象征。相传黄帝在战胜蚩尤后,曾铸三鼎,象征...
原创 回... 2016年,相关部门在西南地区抓获了一名日本间谍。其真实身份曝光后,众人却大吃一惊。 日本间谍阿尾博...
原创 领... 中国的近代史,那真是令人感到屈辱至极。腐朽不堪的清王朝只会拼命打压国内的起义,面对列强的侵略只会点头...
原创 溥...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伯闹春秋,秦汉兴亡过手。 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
原创 这...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国不仅涌现出了许多名人千古流芳,每个城市也有着自己小故事,在辉...
原创 袁...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成为辛亥革命的实际受益者。孙中山为首的南方革命势...
原创 中...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无缘无故消失的名人,他们的去向成为了未解之谜,以下是其中比较著名的 5 位: ...
原创 如... 十八路诸侯会盟讨伐董卓,汜水关前华雄连斩数将,这么多大将都不敢出战华雄,关羽站了出来并杀了华雄,如果...
原创 非... 大家都知道我国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大国,每年都会拿出一部分钱来帮助周边的这些小国家,有一些国家在遇到困...
原创 韩... #夏日生活打卡季# 公元前年,大将军韩信平定齐国,功绩卓著。汉王刘邦为笼络韩信,立他为齐王,并让他带...
原创 诸... 三国时期,群雄四起,曹操以奸雄之名闻世,刘备用仁主之心治下,其中有智多近妖的诸葛亮更是以足智多谋而使...
食全食美 | 邯郸名宴之运河文... 转自:邯郸网络广播电视台 邯郸市大名县境内大运河历史悠久,发端于三国时期的白沟,隋开凿为永济渠,宋、...
原创 朱... 文/少时李白 编辑/少时李白 1425年,朱高炽病逝,这是大明朝的第四位 君王 ,他死后被儿子朱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