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战争:隋王朝进击吐谷浑之战,历经两代帝王,吐谷浑终被降服
迪丽瓦拉
2024-06-27 20:08:59
0

原标题:历史战争:隋王朝进击吐谷浑之战,历经两代帝王,吐谷浑终被降服

引言

中原王朝自建立以来,一直都会受到周边少数民族的侵扰。总体来说,他们骚扰中原边境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为了掠夺生存资源,二是为了扩大疆域面积。而在隋朝建国初期,对隋王朝威胁最大的少数部族主要有两个,分别是西北方的吐谷浑部落和北方的突厥民族。这两个民族一直是隋王朝的心腹大患,有事没事经常南下骚扰隋朝边境,搞得隋朝是不胜其烦。于是,隋朝在稳定内政的基础上,率先对吐谷浑部发动了进攻。

战争背景

吐谷浑原为鲜卑慕容部的分支,最早生存的地区为我国东北一带,后来随着时间的发展,他们部族内部矛盾争端不断。于是,一部人吐谷浑人就随着当时的鲜卑部族大迁徙,一直向西走,来到了我国青海、甘肃一带,并在此定居。随后,又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吐谷浑族逐步征服了其周围的羌族等一些部落,正式建立了吐谷浑汗国。

到公元5世纪时,吐谷浑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壮大之后,其势力范围已经延伸到了我国新疆东南部地区,甘肃、青海、新疆的大部分地区都已经成为其控制范围。

据《周书·吐谷浑传》记载:

其地东西三千里,南北千余里。官有王公、仆射、尚书及郎中、将军之号。

这时候的吐谷浑已经对隋王朝的威胁越来越大,终于,隋朝开皇元年,为了平定西北地区,忍无可忍的隋文帝杨坚对吐谷浑发起了进攻。可是这游牧民族也不是好惹的,从隋文帝开始,到隋炀帝时期,历经两代帝王,十八年之久,先后经过四次作战,才将吐谷浑部降服,最终统一了我国西北地区。

战争经过

第一次作战

隋开皇元年八月,吐谷浑部正式对隋王朝发起了攻击,率军攻打隋朝的疆域凉州地区,隋文帝接到消息后,立马派出了自己的行军元帅乐安公元谐前去迎击吐谷浑,元谐带领数万骑兵向西出发,双方在青海丰利山一带相遇,并在此展开了激战。战争一开始,隋军这方就势如破竹,面对来犯之敌,他们个个奋勇当先,一往无前,最终将吐谷浑击败于丰利山。而后,又乘胜追击,将吐谷浑太子可博汗率领的军队击败于青海湖附近。吐谷浑主夸吕可汗见势不妙,立马率领自己的军队沿着青海湖向东逃走。

在这场战争中,隋军斩杀的吐谷浑人数数以万计,其中俘虏的人数更是不计其数,据统计,吐谷浑败亡后,连同其王侯在内的30多人率领的部族全部投降于隋军。以致于隋文帝为了安顿这些投降的士卒,专门封了一个吐谷浑的高宁王为河南王,专门负责统领这些吐谷浑部落的降卒。

这是隋王朝与吐谷浑的第一次正面交锋,这次战争的胜利可以说是极大地提高了隋王朝的信心,以致于在后面与吐谷浑的三次战争中,隋军都保持着摧枯拉朽之势。很快,隋朝与吐谷浑的第二次战争到来了。

第二次作战

这一次作战发生在隋开皇三年四月。在两年前挑战中原王朝经历了失败后,吐谷浑部还是不甘心。于是,回家修养了一段时间又卷土重来了。这次,还是吐谷浑部先挑起的战争,战争一开始,吐谷浑部的大军先是攻击了隋朝的洮(tao)州地区,在吐谷浑军进攻洮州的过程中,洮州刺史皮子信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毫不畏惧,率领自己的军队奋勇抵抗,但最终因寡不敌众,战败身亡。汶州总管梁远在得知洮州被袭击了之后,立马率军援助洮州,最终将吐谷浑部赶走。

到了开皇四年,与前两次被动防御相比,隋军这次是主动出击。为了一雪之前的洮州之耻,隋军这边可谓是下了血本。在军队人数上,命令上大将军贺娄子干率领凉州、甘州、瓜州、鄯州、廓州五州之兵,从不同的方对吐谷浑发动了攻击,双方激战二十余天,最终以隋军的胜利而告终。

这次战争中,吐谷浑方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隋军再次击杀吐谷浑部男女人数上万余人,俘获数万余人,物资无数,给予了吐谷浑以重创。

第三次作战

这次对吐谷浑的作战发生在杨广继位四年之后,即隋大业四年七月,与他的父亲杨坚不同的是,从杨广继位伊始,就对吐谷浑采取了强硬的政策,对吐谷浑采取主动进攻的方略。

而在第三次战争中,与其它几次不同的是,它是发生在少数民族之间的战斗,是吐谷浑与铁勒之间的斗争,战争一开始,隋军并未与吐谷浑部主力正面接触,主要是铁勒部将吐谷浑的主力击败后,隋军才出来收拾残局的。

事情是这样的,公元608年,隋炀帝命令大臣裴矩前去游说铁勒,让铁勒部参与对抗吐谷浑之间的战斗。最终,在裴矩给铁勒部许以了大量的报酬之后,以及加上他高超的游说能力,铁勒最终同意了这个请求。同年,铁勒大军大举进攻吐谷浑,面对强大的铁勒骑兵,吐谷浑部毫无招架之力,在与铁勒的战斗中,吐谷浑部以惨败告终,吐谷浑可汗伏允东走,逃往西平境内,这时候走投无路的吐谷浑可汗想起了隋王朝,于是派人向隋朝求救。此时的隋朝料定吐谷浑会向自己求救,表面上不动声色,其实内心狂喜。于是,在与吐谷浑部谈定了一系列条件之后,隋朝要求吐谷浑投降,因为此时的吐谷浑除了投降别无他法,就这样,吐谷浑可汗答应了隋朝的要求,投降隋朝。

隋朝这边命令德王杨雄和宇文述前往受降,但这个过程却发生了意外。当隋军到达西平境内的时候,吐谷浑部却突然变卦,不投降了,而且率众西逃,这可惹怒了隋军。于是,在宇文述的带领下,隋军追击吐谷浑残部,乘机攻占了曼头、赤水二城,斩杀士卒3000余人,俘获主要将领200余人,伏允可汗再度南逃。经此一役,隋朝控制了吐谷浑的大部分地区。

《资治通鉴》中记载:

其故地皆空,东西四千里、南北两千里,皆为隋有。

此时的隋王朝对西北的形势可谓是一片大好,于是,在这种力量的支撑下,一年后,隋朝对吐谷浑的第四次大规模作战来临了。

第四次作战

与前三次不同的是,这次战争由隋炀帝杨广亲自带队,前往西北,攻灭吐谷浑,史称“亲征吐谷浑”。

隋大业五年(609年),在制定了对吐谷浑用兵的方略之后,杨广亲自带领他的士兵出征吐谷浑。于同年四月初离开临津关,渡过黄河,到达西平,陈兵列阵,讲习武艺,准备攻击吐谷浑……但当军队到达浩亹川之后,因为桥没有搭好,于是杨广斩杀了黄亘在内的九名监督劳役的人。几天后,桥修好了,才率领众人前进。

史书记载:

夏,四月,出临津关,渡黄河,至西平,陈兵讲武,将击吐谷浑。五月,乙亥,上大猎于拔延山,长围亘二十里。庚辰,入长宁谷,度星岭;丙戍,兵至浩亹(wei)川。以桥未成,斩都水使者黄亘及督役者九人。数日,桥成乃行。——《资治通鉴·隋记》

再说这边吐谷浑可汗知道隋朝大军要来攻打他们的时候,急忙率领自己的手下在覆袁川一带展开了防御,迎接隋军的到来。面对这种情况,杨广再次显示出了他高超的军事天赋,他命令内史史元寿向南驻守在金山,兵部尚书段文振驻守在北山,太仆卿杨义臣向西驻守在琵琶峡,将军张寿向西驻守在泥岭,对吐谷浑可汗形成四面合围之势。吐谷浑可汗伏允见大势已去,于是带领随从十几名趁着隋军空隙,突围而去,只留下一名随从假扮他,以此来保卫车我真山。

五月二十六日,杨广下达了总攻的命令,双方激战两日,到了二十八日,吐谷浑军终于坚持不住了,吐谷浑仙头王率部众十万余人前来投降。六月,杨广令左光禄大夫梁默率军追击可汗伏允,但因梁默轻敌冒进,被伏允埋伏,战败后被伏允所杀。后来,又命令卫卿刘权追击伏允,刘权吸取了之前梁默兵败的教训,在追击伏允的过程中,稳扎稳打,最终将吐谷浑军追击至青海,双方在青海地区展开决战,隋军大胜,俘获吐谷浑军近千余人,并占领了其都城。至此,隋王朝完全统一了西北地区,疆域面积与势力范围再度扩张,奠定了国家的版图。

统一西北后,杨广为了进一步巩固西北疆域,又分别在西北地区设立了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防止吐谷浑的反扑。

此刻,隋朝的强盛,在这时达到了顶峰。

据《资治通鉴》中记载:

是时,天下凡有郡190个,县1255个,890万户有奇。东西9300里、南北14815里。隋氏之盛,极于此矣。

结语

隋王朝在十八年间对吐谷浑进行的四次战争,其在统一疆域的基础上,又进一步促进了文化上的交流,加强了汉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往来,促进了民族的团结,保证了我国疆域的完整与统一。虽然隋王朝存在的时间很短,但其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却是承上启下的,在对吐谷浑的进击中,歼灭了吐谷浑的有生力量,为后来唐朝彻底歼灭吐谷浑奠定了基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揭... 前言 在唐朝的辉煌篇章中,有一段历史被深深铭记——一位皇帝的统治,不仅改变了帝国的命运,更在历史长河...
原创 及... 侵华日军将领及川源七中将,与中村正雄是陆大第32期同学,在昆仑关战役期间,曾任第五师团步兵第9旅团长...
原创 1... 宋希濂与胡宗南在汉中进行了一次重要的、长达六小时的密谈。这次会面对于两位国共内战中的重要人物来说,具...
原创 6... 引言 1951年春,一个冰雪消融的季节,时任总政治部主任肖华刚刚做好志愿军回国代表团接待等工作,准备...
原创 蒋... 1949年4月25日,浙江奉化溪口。 第三次“下野”的蒋介石臂挂拐杖,呆呆站立在母亲墓前,沉默不语。...
原创 晚... 1885年9月5日,原本是很平常的一天,但是因为一个人的去世,让很多人都陷入悲伤之中。作为晚晴第一硬...
原创 红... 徐海东指挥的红25军在当时是真的富得流油,正儿八经的德械军团!区区不到3000人的部队,不到20岁的...
原创 他... 他是北洋水师的英雄,为何半个世纪来,一直被认定是民族败类? 1962年,国内上映了一部名叫《甲午风云...
原创 九...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李白在侠客行中用这两句话赞扬侠客的仗义,这句话是这首诗的点睛之笔,经典之所以...
原创 刘... 刘璋为什么不听谋士的劝告非要迎刘备入川呢? 人人都知道刘璋不行,周瑜打赢赤壁之战后,就开始惦记着要直...
原创 许... 毛主席让卫士修补拖鞋 1969年6月的一天,刚睡了几个小时的毛主席从床上醒来。 他先是看来一眼外面已...
原创 唐... 唐诗中最巧妙的一首“洞房”诗,寓意深刻,耐人寻味,一时成千古佳话 闺意诗,一般是写少女、少妇在闺阁中...
原创 何... 他是民国上将之一,他是黄埔军校的教官之一,他是蒋介石最得力的助手之一,但也曾多次与蒋介石不和,这位传...
原创 1... 寺庙是古代劳动人民信仰的象征,一直到了近代,人们对于寺庙仍然保持着崇高的敬仰,就连当时的许多知识分子...
原创 徐... 从古至今,人们对于死后的世界有过无数的猜测,正是因为未知,所以人们只能将生前最珍贵的东西一同埋葬,希...
原创 在... 高品彪,一个看似普通的中国人名字,却是侵华日军将领的名字,此人曾担任高雄要塞司令官、第十五师团步兵第...
原创 朱... 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走的很安心,留下年仅21岁、忧心忡忡的皇太孙朱允炆继承皇位,虽然即位称帝,但朱...
原创 此... 此人若非英年早逝,55年该是何军衔?继任者后来被授予元帅 湖南,这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曾经出现了无数的...
原创 为... 时代之变:汉化与胡化之间进行完全融合地典范,当时的地缘政治环境已经不能复制了,特别是境内外的政治风向...
原创 冯... 一,西北国民军代总司令张之江 张之江是“五虎将”里面的老大,也是西北国民军中地位仅次于冯玉祥的,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