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爽,后三国时代一个褒贬不一的人物。他的名声可谓是“名满天下”,同时也是“谤满天下”。造成这两个极端名声的原因,仅仅是一场名为高平陵的政变。他的对手是耗死诸葛亮的司马懿,正如他的兄弟曹羲所说,“司马懿谲(jue)诈无比,孔明尚不能胜,况我兄弟乎?”。虽然曹爽的对手如此令人恐惧,但是一开始曹爽是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的。
当曹睿病重,临终前询问谁可担当托孤重任之时,光禄大夫刘放、孙资一致保奏曰:“唯曹子丹之子曹爽可也。”于是曹爽从武卫将军直接升级到大将军,同时被授予符节、斧钺,并掌管尚书事,都督内外各军。依仗曹氏宗亲的名头和其父曹真的无形资产,曹爽随后又被赐予“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之权,同时又被封为武安侯,封邑12000户。不但如此,曹爽的弟弟曹羲和曹训亦被封为列侯,掌管了调拨宫廷禁卫的军权,史载曹爽兄弟“出入禁闼,贵宠莫盛”。同时他的谋士何晏等人还把持了朝廷各个重要部门,并把同为托孤重臣的司马懿老太尉明升暗降为不掌兵权的司马懿老太傅。
绝对的权力在手,曹爽先是”“背弃顾命,败乱国典“,后来竟然到了”内则僭拟,外专威权”的地步。而长久蛰伏的司马懿亦让曹爽失去了防备。最终,曹爽还是让司马懿耍了!趁着曹爽去高平陵祭祀魏帝曹睿,司马懿立即发兵控制了洛阳城,”城中把得铁通相似“,使得曹爽”不可复归“。就在此时,曹爽仍然还有三个法宝。第一大法宝首推天子曹芳,”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曹家老祖孟德兄的拿手绝活!而且最重要的是当时天下之心尚未全归司马懿,此时控制天子就是首件大事!虽然司马懿取得了郭太后之诏,但在关键时刻,天子之诏无疑威力更大!
第二法宝是曹爽的第一智囊——司农桓范。此人不但足智多谋,而且刚刚冒死闯出洛阳城,对城内情况十分了解,他知道司马懿兵众不多,行为在众军眼中等同叛乱。桓范针对性的劝曹爽先请天子立幸许都,再调集中外大军讨伐司马懿。此时的司马懿听到桓范出城的消息,大惊失色而言:”智囊泄亦,如之奈何?“可见桓范的智谋对司马懿造成的威胁。
第三大法宝是桓范带出的大司马印。有了兵印,曹爽就能让心有偏离的中立者毫不犹豫的归到自己的阵营。当他调集足够的兵马,对付仅有一城的司马懿,真是如同秋风扫落叶。可是,曹爽还是降了!
姜还是老的辣!曹爽的致命缺点早已被司马懿的谋士蒋济看透,他比喻曹爽的性格缺陷为”驽马恋栈豆“。蒋济告诉司马懿要立刻派人游说曹爽,扰乱曹爽的思维判断。随即,司马懿派许允、陈泰说动曹爽。面对城中万贯家财与娇妻爱子,曹爽”嗟叹寻思“,”闻言不决,惟流涕而已“。抵不住”但为富家翁足亦“的诱惑,曹爽降服,司马懿的使者带走了曹爽的大司马印。这一下不但桓范骂曹爽“真豚犊耳”,而且众军见曹爽无将印,尽皆四散。带着生存的憧憬回城后,司马懿立即派兵八百包围了曹爽的豪宅,同时拷问曹爽手下黄门侍郎张当,使其招供曹爽”三月间欲反“。司马懿大喜,以阴谋造反为由斩首曹爽且灭其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