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消暑神器”——西瓜,是如何传入中原的?
迪丽瓦拉
2024-06-28 05:33:26
0

原标题:古人的“消暑神器”——西瓜,是如何传入中原的?

如果说有什么水果是夏天避暑的“神器”,那一定就是西瓜。西瓜已经成为了现代大众很是喜爱的水果,不过西瓜早在古代封建社会时期就已经出现,并且在当时也是人们极为热衷的水果。

“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这首诗词是著名诗人范成大对西瓜的赞颂。

而当时诗人就是在一个专门种植西瓜的地方品尝了美味的西瓜之后,专门写下了此诗。

由此可见古人也和现代人一样非常喜爱吃西瓜,不过西瓜并非一开始就是在中国种植,而是外国传入的。那么西瓜这种避暑止渴的水果又有着怎样的历史与由来呢?

西瓜的传入

“西瓜”一词最早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记述的。在这本史书中,欧阳修记录了他所了解到的关于辽国人食用西瓜的见闻。

由于西瓜何时引入中原并没有严格而详实的史料记载,因此人们大多认为当时西瓜应该就是由辽国传入中原的。

不过这种说法并不是准确的,因为仅凭欧阳修的这几句诗并不能证明当时辽国人食用西瓜就代表辽国人将西瓜传入了中原。

加上当时诗词中所指的食用西瓜的人是一个正在逃亡中原的人,即便他真的有时间吃西瓜,也未必见得他能带着西瓜种子前往中原种植。因此这种说法其实丝毫没有根据,并不能被信任。

另外当时除了欧阳修所写的关于西瓜的诗词以外,并没有其他诗人亦或是普通百姓有过关于食用西瓜的记载或是见闻。

虽然古代社会也有专门记载人民衣食住行的书籍,不过就在记载百姓食物的这类书籍中也全然不见关于“西瓜”这种水果的记载。

根据很多历史史料与文献的记载,均未发现有关人民种植西瓜与食用西瓜的记录,因此可以大胆推断当时的中原地区还未出现西瓜这种水果。

后来“西瓜”一词再次出现就到了南宋时期高宗在位的时候。据史料记载,当时有一名叫做洪皓的官员由于出使金国而被扣押,等到他被释放回国的时候,他就写下了一本书。而这本书中就记录了他在金的种种见闻。

在他的记录之中,就再次提及了“西瓜”一词,并且据记载当时他被扣押在金期间是食用过金国的西瓜,因此才有所记述。

巧合的是也正是在这位叫做洪皓的官员回到中原之后,西瓜被种植的消息也开始出现了。

也就是在此时的南宋,范成大才做了一首关于西瓜的诗词,也就是上文提及到的“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一句。

西瓜的种植

在西瓜被种植的有关记录出现之后,关于种植西瓜的种种信息也开始被记载。比如《西湖老人繁胜录》中提及了“西瓜仁”一词。不过奇怪的是在记录南宋风土人情的《梦梁录》等书中,均没有发现关于西瓜的记载。

因此单从洪皓的事迹来看,似乎有关西瓜到底什么时候开始传入中原的信息也并不精确。

也有很多人认为西瓜的传入应当是从汉代开始的,而这是从西瓜的种植区域与种植时间上考量的。

在了解西瓜的种植区域之前,首先要了解西瓜是一种喜温暖、干燥的水果。最适宜西瓜生长的温度是24℃到30℃之间,并且西瓜生长还需要很大的昼夜温差。

而在当时的古代社会,满足这些条件可供西瓜生长的土地便是黄河与长江中下游附近。

史料上也记载在十二世纪左右的时候,西瓜开始在黄河与长江南北大量种植。

其实当时很多农作物都是被种植在黄河与长江附近,不过西瓜被种植也是有史料记载的,因此更加真实可信一些。

当然认为西瓜在汉代就出现的人给出的证据就是汉武帝时期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由于当时中非通道被打通,中国与外国贸易往来更加便利,物品交换也更加频繁,因此为西瓜传入中原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由此,许多人便认为西瓜是跟随着商队前往各国进行贸易而被传入中原,不过也有许多人认为西瓜本来就是生长于非洲,因此西瓜理应是非洲传入。不过以上说法,大多都是猜测,并不具备真实的史料考究。

另外在上文中还提及的“西瓜仁”一词,也是中国古代人们对“西瓜”一词的不同称呼。根据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也曾提及“西瓜籽”一词。由此也可以看出古代人民首先对于“西瓜”这种水果的称呼并不一致。

另外也可以发现,倘若西瓜真的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那么“西瓜”传入中原的时间将被大大的提前,至于西瓜的种植自然也更应该出现的更早。不过目前这些说法均无大量真实的史料却佐证,因此很大部分都是在猜测,并无真实证据。

毕竟沧海桑田,日月变迁。“西瓜”的起源或许已经很难去探究了,但是西瓜在当代社会已经广受大众的喜爱。西瓜的种植技术发展到今天也已经相当的完善与成熟,西瓜在中国的各个地区都有种植区域,并且西瓜的品种也日益丰富。

西瓜也是一种很有营养的水果,且西瓜的功效也很多。

西瓜是一种不含脂肪与胆固醇的食物,但是西瓜的果肉中富含维生素C与葡萄糖等营养物质。

很多人或许不知道西瓜有着降血压的作用,尤其是女性常吃西瓜有助于血压稳定。西瓜最常见的功效就是消暑止渴,也正因此西瓜在夏天格外受到人们的喜爱与欢迎。

不过西瓜也是一种高糖分的食物,因此糖尿病患者不能多食,西瓜性寒容易伤脾胃,也不宜多吃。

另外西瓜变质腐坏的速度非常快,因此食用西瓜还应注意西瓜的保鲜时间。

探究了西瓜的起源与种植历史,不难发现中国古代社会的食物也是很丰富的,不过促进这些外来品种传入中国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交通。

而现代社会交通已经非常便利,商业模式也变得更加多样化。现在无论是想吃什么样的水果,人们都能足不出户的买到,这也是人们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提高一个很明显的表现了。

参考资料

《新五代史》

《我国西瓜的起源问题》《寻根》赵健

《西瓜何时传入中国》知网

《梦梁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宋代馆阁藏书漫谈 官府藏书是我国古代四大藏书体系中最早出现的藏书体系,主要有中央政府的国家藏书为主。它不仅保存了灿烂的...
原创 在... 《鲁班书》对于很多人来说,非常陌生,猛一看还以为这只是一本讲木匠的工具书而已。实际上,《鲁班书》可是...
原创 英... 两次鸦片战争时,清军的武器装备和人员都很丢人。 “这些鞑靼骑兵没有弓箭,每个人肩上都背着一杆火枪,他...
原创 原... 严正声明:本文素材来自《古代史》一书,反对转载,拒绝伪史,保证没有任何政治联想! 孤军奋战的英雄即使...
原创 普... 作为苏联最主要的遗产继承者——俄罗斯的总统,普京也不可避免地,被问及对于苏联的诸多看法和印象,这其中...
原创 世... 嘿,朋友们!今天咱要聊一个超神秘、超有趣的历史话题 —— 世界历史上消失的十天,而且神奇的是,好像唯...
原创 魏... 魏忠贤临终前还给崇祯进言,能延长明朝寿命,可惜崇祯不听 在明朝的最后阶段,魏忠贤统领的团体与当时的东...
原创 明... 20 世纪中叶,山西宁武县一处明代古墓的发掘震动史学界。当考古人员清理墓主头骨时,一道 13 厘米长...
中华民国三年壹圆 中华民国三年,即公元1914年,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为关键的时期。这一年,袁世凯成为了中华民国的临时...
原创 中...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每一次朝代更迭都伴随着血腥的屠杀,在这一次次屠杀中,最惨的不是手无寸铁的百姓,而是...
原创 古... 当观察中国古代的历史,我们会发现在四百多位皇帝中,只有少数十位活到了七十岁以上,甚至只有五位达到了八...
原创 多... 晚清时期,尽管兵微将寡,但朝廷里的达官显贵们依然迫不及待地拿海军作为外交使节,发挥“移动国土”的作用...
原创 溥... 各位朋友上午好!子渊之前曾给大家介绍过不少与末帝溥仪有关的轶事趣闻,引发了读者的强烈兴趣,今天咱们就...
原创 三... 历史常说,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文臣不爱财,武将不惜死,天下可图定也。 历史上众多名将中,...
原创 镜... 大家好,欢迎来到不二历史社社,今天给大家分享的这一组图集是拍摄于二战敦刻尔克战役之后的老照片,通过这...
原创 盘... 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神化了很多人,真实历史上的他们并没有演义中那么厉害,但是你们知道三国演义中有哪些人...
原创 盘... 你知道三国演义中,最坑爹的谋士都有谁吗?三国时期虽说是谋士如云,但并不是每个谋士都能为主公排忧解难,...
原创 皇...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特殊的时代,叫做士族时代。这个时代是贵族最后的延续,处于支配力量的阶级正是士族...
原创 皇... 皇太极的后宫在清朝历史中算是非常奇葩的一个,因为从他最爱的海兰珠来看,古代历史上26岁高龄加入皇宫的...
原创 旅...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大多数人对内蒙古草原的第一印象。 从这句歌谣我们也可以看出,羊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