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北宋第一名将狄青:20年精忠报国,50岁却客死他乡,到底啥缘故?
迪丽瓦拉
2025-07-01 06:32:38
0

现如今我们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网络世界已经全面覆盖人们的生活,而我们在享受网络带给我们便捷的同时。

还拥有着言论自由,在网上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看法,人人都可以在网上言无不尽,将自己独特的见解说给众人。

平时腼腆害羞,不敢交流的人,在这里,也可以侃侃而谈,网络极大地促进了人们之间友好的交流。

但它也有个弊端,由于使用的人太广泛,所以就会有一些“网络喷子”,来破坏健康绿色的网络环境。

自古以来,流言的纷扰可以摧毁一个人的心智,更何况在这个不设防的网络世界上,铺天盖地的谣言随着快速传播而到来。

而在古代,虽然没有现在这么快捷的通讯工具,但还是让北宋一代名将,20年精忠报国,却死在了悠悠众口下。

世人皆称狄青为“面涅将军”,是因为他在每次作战时,都会戴上青面獠牙的面具,甚是骇人。

而关于他戴面具上战场一事,据说一方面是因为面具实在太恐怖,而且狄青披头散发的,再加上战场上的戾气。

然后狄青整个人就像是从地狱里爬上来的恶鬼一样令人胆颤,从而起到震慑敌人的作用。

这也是一种军事的战略,以心理战的方法,从根本上击溃敌人的内心和气势,以此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狄青一开始是从小兵做起,后来凭借自己在战场上的骁勇善战,一路升官,最后更是成为千古名将。

在这期间,他几乎百战百胜,屡次用计谋,智取敌国地方,有着极高的军事素养和谋略,为巩固北宋朝堂立下赫赫战功。

也许是上天从不辜负任何一个优秀的人,在狄青屡立战功的同时,还让他遇见了一位贵人——范仲淹。

俗话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有的时候,有才能而不被挖掘出来,也只能是埋没。

所以遇到一个能够提拔自己,看到自己才华的贵人,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所幸狄青遇到了范仲淹。

范仲淹十分赏识如此有才干的狄青,于是送给狄青一本《左氏春秋》,让他熟读兵法,而不是做一个只会行军打仗的莽夫。

可以说,范仲淹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让狄青更上了一层楼,他能够有后来的成功,离不开范仲淹的帮助。

而关于狄青戴面具的另一种说法则是因为,狄青的面貌俊美,颇有种“貌比潘安,颜如宋玉”的架势。

这样一位俊朗的白面小生,选择了武将这条路也真是匪夷所思,而他那张脸也成为了上战场的负担。

试问,如果你的对手是一个白白净净的公子哥,你会不会气焰嚣张,心里不屑一顾,这场仗是不是信心十足。

狄青英俊潇洒,每次凯旋归来的时候,京城中所有未婚的、已婚的女子都会来街上一睹他的帅气芳容。

而且据说皇帝为公主选夫君,都是以狄青儿子的相貌作为参考依据,可想而知狄青是有多么好看,令无数人都神魂颠倒。

所以狄青戴上了恐怖面具,一是为了遮挡容颜,二是为了打压敌人气焰。

而随着狄青立下无数战功,他在官场上的道路也越来越宽阔,同时还受到了当时的皇帝宋仁宗的赏识。

为此宋仁宗也是给了他很高的官位,但是众所周知,“高处不胜寒”,很快,狄青的崛起遭到了朝堂上众人的不满。

当时的北宋还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政治环境,所以尽管狄青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替他们守护了一个美好和平的家园。

也依旧不如在朝堂上那些动动嘴皮子,动动笔杆子的人要来的重要,有宋仁宗的赏识,不仅起不到任何作用,还加速了狄青生命的流逝。

朝堂上的文官十分看不惯这个从武的“后起之秀”,于是在朝堂之上开始各种排挤狄青。

而这狄青也是从小兵一路打上来,才有着的这个“乌纱帽”,所以他并不懂朝堂上的这些尔虞我诈。

他显赫的战功无疑已经成为其他官员们嫉妒的根据,而且开始明目张胆的攻击狄青。

不仅仅在民间散布流言诋毁狄青,还在宋仁宗耳边说狄青有背主的想法,给宋仁宗一种狄青“功高震主”的假象。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再加上民众一传十,十传百的传播速度,狄青很快就成为人们攻击的对象。

闹到最后,文官们找各种令人发笑的理由,来证明狄青想要自立为王,那种理由连宋仁宗都不相信。

可无奈谣言纷纷,他作为一国之主,还是抵不住民意,将狄青发配出了京城,未曾想到。

狄青在被发配出去的第二年,郁郁寡欢,50岁就永远地离开了人世间,就这样,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曾经那个尽心竭力保卫祖国的战士,被人们随意的流言给压倒,往往压死骆驼的不是最后一根稻草。

是日积月累的事情,堆积起来的情绪在某一天迸发,也就成了最后一根稻草,夺去了狄青的生命。

也许对于人们来说,只是上嘴皮子和下嘴皮子碰一碰的事情,茶后余谈并没有什么。

但是你一言,我一句的攻击,就成为了杀害一个人最厉害的利器,那些流言蜚语,看起来很微弱。

可群体攻击,会摧毁一个人的心智,正如我们现代来说,网络上自由的言论让有些人肆无忌惮的攻击别人。

从而造成不好的影响,譬如那些公众人物,因黑粉的谩骂而患上抑郁症,又譬如一个从未谋面的陌生人。

还没了解他人的秉性,就随着大众开始展开攻击,没有理智可言,这种风气带动了心智薄弱的人,从而盲目地攻击别人。

“谣言止于智者”,我们在不了解事情的原委时,不要轻易地就下定结论,“未知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发生的事情都各不相同,如果肆无忌惮的散播谣言。

最后只能是“损人不利己”,不仅会摧毁他人的生命,自己的心里也不好受,所以只要过好自己的生活就足够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乾... 作为各种小说、电视剧中的红人,乾隆皇帝一天怎么度过?戏说剧认为他忙着和纪晓岚和珅编段子,宫斗剧认为他...
原创 唯... 就如同史学家对历代帝王的评价惜字如金一样,对历代皇后的评价也是相当苛刻,绕是如此,也有一位皇后在条条...
原创 匈... 中国古代的北方一直都是游牧民族活跃的地区,这些游牧民族的战斗力的十分强悍,从春秋时期一直到明朝,北方...
原创 如... 马皇后其名为马秀英,安徽宿州人,为人仁慈、简朴,在历史中被世人公认的一位贤后。马皇后是朱元璋的结发妻...
原创 被... “围魏救赵”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二计,原典为“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根据度娘的解释,本指围攻...
原创 正... 三国时代是名将智者尽显英雄本色的舞台。无论你是名将还是谋臣,只要能够发挥出自己的价值,就可以在那个波...
原创 因... 北宋是我国在经历混乱的五代十国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王朝,虽然疆域面积在全盛时期只有460万平方公里,稳...
原创 隋... 隋唐第二猛将,单挑李元霸一百回合。 李元霸,西府赵王,以一对重三百二十斤的擂鼓瓮金锤威震四方; 李元...
原创 清... 孙耀庭出身于天津市静海区一个贫农的家庭。一家6口,父母和4个弟兄,孙耀庭是老二。他出生时,全家只有7...
原创 大... 对于中国人来说,匈奴无疑是我们最熟悉的少数民族之一了,无论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诗句...
原创 慈... 世人对于慈禧太后的认知,基本都是清朝灭亡的罪魁祸首,因为在清朝统治进入晚清阶段的时候,慈禧太后便开始...
原创 刚... 1785年的11月,湖南湘乡的江夫人生下了一个女儿,丈夫江沛霖本不是一个重男轻女之人,更何况他们在此...
原创 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思想也逐渐开放,有一些新奇的事物和新奇的理念也逐渐的接受,对于曾经封...
原创 这... 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个国家,可以说创造了那时期最灿烂的文化,却被人称为蛮夷之国,实在为它憋屈。 这个国...
原创 因... 俗话说得好:“妇女能顶半边天”,即使在女性地位极为低下的古代,这句话也同样适用。比如,皇后作为一国之...
原创 杨... 发生在1856年的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此后太平天国彻底走向衰落,为何会爆发这次公开的...
原创 刘... 刘封率军加入襄樊战役,改变不了关羽失败的结果,但刘封在关羽兵败后进行及时援助,有很大可能救下关羽。 ...
原创 戚... 根据唐尧臣发来的报告:桃渚方面的倭寇已进至精进寺(在今临海东百二十里)! 这里补叙一下唐尧臣其人。 ...
原创 历... 看过《延禧攻略》的人无不憎恨里面的喜塔腊尔晴。她为人歹毒,费尽心机拆散了傅恒与他所爱之人,自己鸠占鹊...
原创 贪... 我们看古装剧,总会有“免死金牌”的桥段,犯了重罪即将被诛杀的臣子或者百姓,就可以用皇帝赏赐的免死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