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等得一肚子火,见徐惠姗姗来迟正要发飙,岂料徐惠一招,李世民竟笑了。
徐惠来的时候,李世民已是一张门神脸,很难看,就像刚点的炮仗眼看要炸。
可徐惠何等聪明,瞬间就发现了皇帝的不悦,但她只是嫣然一笑,立马挥笔写了一首诗递给李世民。
李世民打开一看:
朝来临镜台,妆罢暂徘徊。
千金始一笑,一召讵能来。
她如撒娇一般说着,“我早早就起来化妆了,但化完就迟疑了。你身边的女人太多了,我等了那么久,你才想起我。千金难买一笑,你一声招呼就要我去,我才不去!”
这首诗后来收录在《全唐诗》中,题为《进太宗》,李世民看后,瞬间转怒为喜,龙颜大悦。
有人说,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李世民对徐惠的宠爱。
的确,在当时,那么跟李世民说话还不会惹怒龙颜的,后宫除了徐惠再没有别人。
那么,徐惠凭什么在长孙皇后去世后,成为后宫十余年荣宠不断的后妃?
其一,有才。
徐惠8岁时因为一首《拟小山篇》诗名远扬,到了11岁时,她的事迹传到李世民耳中,被选入宫中,封为才人。
入宫后,更是天天书不离手,才学因此更上一层楼,李世民因此一天胜似一天的喜欢。
徐惠进宫没多久,就被李世民从五品的才人升为三品的婕妤,升到婕妤没几天又升为正二品的充容。
而徐惠升为充容的同时,她的父亲也被李世民从果州刺史(果州一把手)提拔为礼部员外郎。
二、冰雪聪明,有头脑
徐惠除了诗才了得,在朝廷之事上也很有见地,多次写诗文向李世民谏言。
史书有记载,比较重要的谏言有两次。
一次,是李世民多番战争,造成许多人间疾苦。徐惠便谏言说,东边有战事,西边也有战事,将士们实在太累了,您就少打几场仗,让百姓们体会一个天子的恩惠吧!
这一番谏言,让李世民竟有种长孙皇后显灵的感觉,从此对徐惠更加宠爱了。
还有一次,是玉华宫落成,李世民带着徐惠一块去验收,徐惠就趁机写下了那篇有名的《谏太宗息兵罢役疏》。
她以“有道之君,以逸逸人,无道之君,以乐乐身!”劝谏李世民要停止大兴土木,要还百姓一个安宁的生活。
李世民看后,感叹“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她的这份奏疏后来被收录进《资治通鉴》中,至今仍备受赞誉。
对徐惠而言,勇猛刚健的李世民是值得她敬仰的天子,对李世民而言,小鸟依人的徐惠是他的解语花,两人之间称得上惺惺相惜。
自她受宠起,李世民便没有冷落过她,丝毫不受宠的武媚娘曾问起,怎样才能被陛下宠爱时,徐惠回答,以才侍君者久,以色侍君者短!
然而,纵然武媚娘亦有才,可李世民就是喜欢徐惠。
这又是为什么呢?
是武媚娘没有徐惠长得漂亮?
当然不是,恰好相反,若论姿色,武媚娘在徐惠之上。
那是为什么?答案是品性。
李世民有匹马叫狮子骢,无人能驯服,武媚娘却说她能驯服。
方法就是先用铁鞭抽打,如果不服就用铁棍敲它头,还不服就拿匕首割断喉管。
李世民听后,赞叹她的胆识,却也看到了她的刚烈和狠辣。
但徐惠恰恰相反。
一次,李世民带着徐惠散步,诗兴大发心情正好时,一红颜已逝的宫女端来茶水,李世民看到后,瞬间变脸,指着那宫女大喊,“退下!”
可徐惠却说了句且慢,满脸同情的问她什么时候进宫的?
宫女回答,“12岁进宫的,20多年了!”
徐惠听完,立马跪求李世民将20岁以上宫女放回家,让她们嫁人。
李世民沉吟片刻后同意了。
就这样,后宫3000宫娥从此重见天日,奉旨回家嫁人生孩子,一时间传为美谈。
这件事,让李世民觉得徐惠善良聪慧,从此愈发宠爱。
可李世民毕竟大徐惠27岁,总要走在她前面。
649年,51岁的李世民去世,所有没有为李世民诞下过子嗣的女子,都被送入了感业寺,可徐惠不愿意。
仅仅24岁的她竟自请殉葬。
然而,当时并无殉葬制度,可徐惠心甘情愿给李世民殉葬,其中深情让人不禁感慨。
她死前没有等到妃位空缺,然而在她死后,李世民的儿子李治追封她为“徐贤妃”,葬入昭陵。
长孙皇后曾许诺要陪着李世民白头偕老,若李世民死了,她便不会独活,然而她没做到的事情,徐惠却做到了。
后来,她也就成为了李世民后妃中,唯一一个生前不是妃,死后却能和长孙皇后一起被列传的女子。
徐惠之所以备受宠爱,是因为她懂得李世民内心深处的渴望。
苏霍姆林斯基亦曾说过,真正的爱情不仅要求相爱,而且要求相互洞察对方的内心世界。
徐惠与李世民便是如此。
这场相差27岁的忘年恋,李世民欣赏徐惠的才华,亦宠了她13年,而徐惠以她的温柔,乃至生命回报了这个胸怀天下的帝王。
徐惠死后,那个在李世民那里求不来宠的武媚娘,后来成了唐高宗李治的最爱。
相较于徐惠的为爱而生,武则天却是以爱换前途,我们无法评判谁对谁错,因为她们都只是选择了自己想走的路。#二十四史名家精讲#
你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
关注我
@九仙月
,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