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大家可能了解过负荆请罪的故事,将相和是廉颇和蔺相如二人,因为一些误会而心生间隙。蔺相如并没有因为廉颇的鲁莽而生气,他一再避让。廉颇在后来也明白了自己所做的事情有多么的幼稚,便背着荆去找蔺相如请罪。蔺相如便原谅了廉颇,二人的故事也成为一桩美谈。但是负荆请罪中廉颇和蔺相如,两人结局怎样?老师从未提起。
将相和我们先来具体的讲一下蔺相如与廉颇的故事。蔺相如因为做出了卓越的功绩,所以升迁的速度非常快。他升的官非常的快,这让老将廉颇感觉不满。廉颇认为自己是一员老将,为所在国家做出许多贡献,而他蔺相如一个文官只是说了几句话,便坐到了和自己一样的地位,所以他非常的不满,他决定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在廉颇的想法之后便四处躲着廉颇,只要有廉颇出现的地方,蔺相如便会避而远之。
对于蔺相如的这些行为,他身边的朋友们以及他们的门客们觉得他这样做的不对,觉得他太过软弱,该和廉颇好好的交谈,或者说直面廉颇的一些冷言冷语。后来蔺相如的门客甚至找到蔺相如说,我们当时不远万里来投奔您,就是因为您在政治才能方面有着卓越的才能,而在为人处事方面,也有自己的一套非常优秀的为人处事方法。但如今仅仅因为您和廉颇官位相同,招来人家的恶骂,你却这样软弱的躲避,我们不愿再跟随你,要离开您,不再做您的门客。 这时蔺相如才说出了人们疑惑不解的地方,蔺相如说,他并不是怕廉颇,他甚至连当初逼他的秦王他都不怕,他也不怕自己的命悬一线。他之所以躲着廉颇,是不想让别的国家看到他与廉颇不合,他是文官里的翘楚,廉颇又是武官里的翘楚。如果这个国家文官武官都不合的话,那这个国家又怎么能够昌盛的发展?如果别的国家在了解这个事情后,可能就会认为我国内部就开始引起动乱,那么他们便有了可乘之机。所以他是为了国家的利益才对廉颇退避三舍的,并不是他怕廉颇。 而廉颇在知道了蔺相如对人们说的话之后,内心非常的羞愧。他认为自己是一个丝毫没有肚量的人,是一个小人,所以他背着荆前去请罪。蔺相如也非常爽快的原谅了廉颇,二人重归于好。我们了解的《将相和》的故事就是这样的故事。但很多人仅仅了解的廉颇和蔺相如好和好,并没有了解他们和好之后的故事。廉颇和蔺相如两人的结局
后来,廉颇凭借自己的军功成为赵国的宰相。但在赵孝成王去世之后,新的王上位便立刻解除了廉颇的官职,还让乐城来替代他。廉颇非常的生气,他还发兵攻打乐城之后,廉颇无奈只能逃到魏国。魏国人虽然知道廉颇此人非常有才能,但怕引起他国的争端,并没有仍用他。
当时秦国崛起,许多国家都受到秦国的威胁。赵国也被秦国多次围困,所以赵王也希望廉颇能回到赵国,帮助他们解决当时的困境。后来赵国还派了一个使者去见廉颇,廉颇也想向他们表示下自己虽然年纪虽老,但依然可以上阵打仗。他在使者面前光一顿饭就吃了一斗米,十斤肉,他还披甲上马,让人们看他并没有因为年老而影响他的战斗力。但使者被别人贿赂,说廉颇此人因为衰老,丝毫没有战斗力。所以赵王便放弃重用廉颇,廉颇就这样抑郁而终。 蔺相如的结局也让人唏嘘,在长平之战发生之后,廉颇闭门闭城,秦国的士兵深受打击。而秦国人为了逼赵军出战,便说他们害怕的并不是廉颇,而是赵括。赵王中了计,真的让赵括代替廉颇,廉颇非常的愤怒。蔺相如也说赵王此举非常不明智,但赵王并没有听他的劝告,仍然把廉颇换下,蔺相如也非常的无奈。后来他感染了重病,去世了结语
廉颇和蔺相如之间的那种豁达的情谊,以及将相和的这种美好的情怀是我们所向往的。但他们在后来的结局让我们明白了,在大时代下,无论你有怎样的才能,如果那个大时代是一个不好的大时代,那么你的才能也不会得到充分的展示,甚至有可能被埋没。
参考资料:《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