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创李自成攻进北京,从他处置崇祯及子女的手法,可以窥见其败亡原因
迪丽瓦拉
2025-07-04 08:03:08
0

崇祯生不逢时,朱由校没有儿子,临死前把皇位传给他,崇祯没当过太子,没有受到太子应该得到的教育,也没有正常储君该有的一套班子,当了皇帝,满朝文武外戚宦官没有一个自己人。半路上位,无大功为人称颂,非太子继位无大义。

所以崇祯登基就杀了魏忠贤,魏忠贤结党营私,贪权纳贿,虐杀异己,是大明一棵毒瘤,杀了他既可以立威,又可以收人心。

可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中国封建社会的朝堂上经常会出现党争问题,朝廷中的官员相互勾结在一起,去对付其他小团体。皇帝一般不能直接干预,否则便会打破原先的平衡,更不利于统治。明朝党争严重,东林党和阉党斗得你死我活,魏忠贤一死,就没有人能钳制住东林党人。东林党人完全把持住了朝政。

东林党的文人品德很高洁,不屑于与世俗为伍,他们好名,大道理一套套,实际办事却不行,说白了,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崇祯没办法培植出能与东林党相抗衡的力量,只能以施仁政仁德招揽民意,瞻前顾后为名声所累。

李自成的大军挺进山西,两个月就可能攻进北京。太子办公室主任李明睿私下建议崇祯,迁都南京。老祖宗朱元璋当年就定都南京,朱棣迁都北京了,也把南京作为陪都,城防稳固,行政体系都在,几乎可以“拎包”入住。死守北京无异于等死,当年徵钦二宗就是最好的证明。

崇祯想迁都,又怕人说他逃跑,在朝会上假惺惺试探:形势逼人,我想亲自上前线,战死沙场,你们不要劝阻我。他爱面子,东林党人更要面子,没一个人劝阻,没办法,李明睿直接提出南下。却不料骂声一片,骂他怕死妖言惑众,甚至要求判李明睿死刑。也有大臣提出折中意见,让太子带一批人先去南京,崇祯固守北京,可是崇祯怕太子去了南京称帝,自己会被彻底抛弃,历史上这样的事情不是没有发生过。

李自成打到复兴门一带,还要求和谈:割让西北给他,西北高度自治,中央拨一百万两银子给他,他替政府打击东北满人。形势逼人,却没有人表态:割地赔款将来是要被骂卖国的,可是一下朝大臣们都跑了,崇祯敲景阳钟,没一个大臣上朝。

崇祯知道大势已去,不想妻女落到李自成手里受辱,让人带自己的三个儿子:太子朱慈烺、永王朱慈炤、定王朱慈炯逃命,都是十几岁的孩子,临别他给儿子们换上普通人的衣服,并告诉他们:“汝今日为太子,明日为平人。在乱离之中,匿形迹,藏名姓,见年老者呼之以翁,年少者呼之以伯叔。万一得全,来报父母仇,勿忘我今日戒也”。

他对周皇后说:“你是国母,理应殉死。”于是周皇后当即就自缢而死,身上的衣缝全用丝线缝死,而其他的嫔妃要么自缢而亡,要么被崇祯帝亲手杀害。

崇祯还将15岁的长平公主召来,哭着说:“汝何故生我家!”手起剑落,长平公主本能抬手去挡,结果左臂被砍断,血流仆地,后被人救活。

他准备趁夜突围,先跑向东华门,李自成的部队正从这里攻城,转向齐化门,可成国公朱纯臣紧锁大门,任崇祯如何叫喊就是不敢开门。

崇祯又转向安定门,守门人早就带着钥匙逃跑了,大门深锁,怎么也砍不开,此时天已大亮了,崇祯帝只好转身返回皇宫。崇祯逃到煤山后,在一颗歪脖子树上自缢身亡,用血书在袍服上写下“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这也是崇祯皇帝第六次下罪己诏。意思是只要李自成放过其他人,自己的尸体任由处置,可见崇祯帝还有血性的人,临死还记挂着百姓。随即,王承恩也在旁边的海棠树上自尽了。

李自成入宫后,急切询问崇祯下落,又在宫中大索,但怎么都找不到人,下令:献出崇祯的,赏万金,封伯爵;藏匿崇祯者夷族!四处搜索、重赏严诛之下,没有人找到崇祯,但找到了太子和定王。

李自成遂亲自接见太子。

见面时,太子坚决不跪,李自成没有为难他,只是急问:你爹呢?

太子表示:在寿宁宫死了。显然,太子只知崇祯有死志,但并不知道具体位置。

太子要求李自成不要侵犯大明祖宗陵寝,以皇礼安葬崇祯及皇后,不许杀戮百姓。

李自成答应了他的要求,并且表示太子无罪,封为宋王,交由刘宗敏收视。由于李自成只做了42天皇帝,崇祯的三个儿子在战乱中下落不明。

崇祯帝的尸体在树上被吊了2天后,才被大顺军发现。李自成见到崇祯尸体后,先干了一件事:杀朱纯臣。崇祯不知道太子没逃出去,遗书里下令百官跟随东宫太子,他生前曾托朱纯臣辅佐太子。

这位朱纯臣在李自成攻城时就吓得不敢开城门放崇祯出去,李自成一来,立即投降开门迎闯王,可是李自成一看遗书,”立命诛之。"籍其家“,连全家都杀了。

太子被抓住李自成都没有杀,为什么要杀已投降的辅臣呢?

崇祯是李自成的旧主,全家死得又如此惨烈,李自成对他还是有几分敬重的,崇祯托朱纯臣辅国,他却带头投降,李自成很看不起他。

李自成下令将崇祯“礼葬”,他让人将崇祯的尸体用两扇门板抬出,将帝后尸体停在东华门侧,发钱两贯,让太监去买柳木棺材,以安置崇祯。太监在东华门外临时搭建的灵棚内,设厂示众,举行公祭,请了两个和尚念经,安排了老太监四五人陪伴在侧,王承恩的棺材也放在旁边。场景极其简陋凄凉。

旧明百官多不敢去哭拜。“诸臣哭拜者三十人,拜而不哭者六十人,其余皆睥睨过之。”只有襄城伯李国祯、兵部朗成德、主事刘养贞三人大哭。

李国祯等人请求以帝礼安葬崇祯。李自成决定:以帝礼安葬崇祯,给崇祯戴上翼善冠,衮玉渗金靴。以王礼祭崇祯,李自成亲自往祭,四拜垂泪。

至于安葬之处,则选在田贵妃墓。崇祯没有给自己修陵,只能葬到田贵妃墓,田贵妃墓的地面建筑尚未完工,又需要合葬崇祯、周皇后,因此需要再修。经过募捐,共从十人处募得350千文(合银233.6两)。

就这么点钱,完成崇祯的葬仪,到安葬时,李自成只安排了二三十人抬柩,以数骑从德胜门送出,将崇祯、周皇后草草安葬到田贵妃墓中。

可以说李自成所谓的帝王之礼安葬就是口惠实不至,这给了清军口实,他们根本不承认李自成是对崇祯公祭,称是暴尸,借口为崇祯复仇,攻破北京后,决定重新安葬崇祯。满清将崇祯帝后、妃子的坟命名为“思陵”,营建陵园建筑,改葬崇祯帝后。设崇祯神位于帝王庙,并令全国官民人等为崇祯帝服丧三日,给崇祯庙号“怀宗”,谥号“端”皇帝。

崇祯死前不服,曾大喊着“诸臣误朕,臣是亡国之臣,朕非亡国之君”,明朝传到崇祯帝的时候已是个烂摊子,外有清兵威胁,连年灾荒,国库捉襟见肘。崇祯十六岁登基,他非常勤政,节俭治国,面对千疮百孔的江山,他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崇祯皇帝很平庸,执政也有很多过错,但他对国事一直都是兢兢业业,不敢松懈,批阅奏折,处理事务几乎没有一天敢懈怠,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可以说殚精竭虑。

这样的一位皇帝,全家死于国难,死得这么惨烈,怎么对待崇祯皇帝的身后事,很大程度决定了人心向背。

满人的做法,连远在南京的史可法也感激不已,在给多尔衮的信中称“此等举动,震古烁今,凡为大明臣子,无不长跪北面,顶礼加额”。这样满人可以专心致志先讨李自成。

当时,李自成虽已攻破北京,但广大地区,仍然由明朝官吏统治,李自成要想“传檄而定”,自然就要获得这些官吏的支持。李自成对崇祯的处置思路是:“帝礼葬,王礼祭”。而且也没有对崇祯的儿子斩草除根,他的思路还是在收复民心上。

当时他们从明朝官员身上搜刮了出七千万两白银,李自成发两贯钱买棺材,一贯钱是一两银子,也就是他拿二两银子买了两口薄皮棺材莫草草安葬了崇祯和他的皇后,实在太抠门,李自成不制止前明官员拜崇祯,却长时间没有正式表明态度。李自成要以帝礼安葬崇祯,但却没有拨款做出实质安排,所谓“帝礼葬,王礼祭”成了一句空话,最后甚至只是让人草草安葬。可见李自成没有远见和格局,做事毫无章法。再看满人,上尊号,附庙,下令全国举丧,还找到长平公主好好奉养,样样都在实处。

李自成在北京期间,几乎所有大事都与之类似。大顺并没有建立权威的领导核心。所有的事情只有想法,没有计划,也没有严格规章制度保障,随心所欲,所以事情办着办着就走了样。

李自成入北京后,风开始还是军纪整肃,不拿百姓一针一线,北京人民还以为遇到了一支仁义之师,很快就军纪混乱;大顺军面对繁华的北京城,再也按奈不住了,开始公开抢劫群众财物了,一马当先的就是大顺军的头号大将刘宗敏,他进北京城后,日日夜夜就干两件事:捞钱和抢女人。李自成批评他,他满不在乎地说:当皇帝的事情交给你,吃喝玩乐享受的事情交给我。而李自成竟默认了这种做法,或者说他没有能力节制下属。抢夺财物,不光失了人心,队伍因此贪图享受,丧失了战斗力。

李自成想安抚百官之心,试图“传檄而定”,但又四处抄家逼饷,刘宗敏制作了五千具夹棍,“木皆生棱,用钉相连,以夹人无不骨碎。”许多官员被酷刑折磨而死,投降了的朱纯臣要杀,本来已经与吴三桂达成协议,却又抄了吴三桂的家,打伤了吴三桂的父亲,抢了陈圆圆。

李自成自己缺乏做皇帝的能力,身边缺乏深谋远虑的谋士,攻占北京后,仍然没有摆脱流寇的性质,再加上得意忘形,更沉迷于享受,最终李自成仅仅占领北京42天,便狼狈退出了北京,再也没能恢复元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华... 1981年,华国锋向中央提出辞呈,正式从领导岗位退了下来,晚年的他,有一个人每年都会前去看望,还用镜...
原创 1... 在那个充满动荡的时代,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场声势浩荡的运动,被称为大运动。这场风潮席卷全国,许多领导人...
原创 雍... 导语:君臣知遇的例子在封建皇权社会屡见不鲜,但像雍正皇帝和其十三弟爱新觉罗·胤祥这般感情深厚、相知相...
原创 她... 照片中这位女士名叫金维映,是战争年代江浙地区早期盐民运动和妇女、工人运动的组织者,也是邓公的第二任妻...
大隋朝14位悲情名将,兔死狗烹... 在经历了五胡乱华和南北朝两个漫长的动荡期后,终于迎来了大一统王朝隋朝,结束了近四百年的分裂局面,隋文...
原创 刘... 1975年刘伯承元帅重病卧床,华国锋同志前来探望,当时刘伯承元帅已经气息微弱,他让华国锋同志俯下头来...
原创 北... “人固有一死,或轻如鸿毛,或重于泰山。”奈何世事无常,人们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死。幸运的是,虽然人不能控...
原创 南... 南北分治:自恃功高侯安都,渐生骄态终被诛 且说留异、陈宝应二人已经伏诛,只有漏网余生的周迪,尚在...
原创 走... 受慈禧太后委派,醇亲王奕譞“代天阅兵”,似乎是从未受到如此尊重,又似乎是北洋水师的军威雄风感染了这位...
原创 求... 速度与激情——无双吕布的悲喜人生(16) 建安元年七月,汉帝刘协因长安凉州兵乱,不得已逃回关东,被河...
原创 4...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
原创 回... 前言 图|陈毅 谭震林回忆老战友陈毅时,曾认为在过去中国革命的历史上,陈毅对中国共产党做过三次重大...
《三国志·战棋版》七赛季吴国热... 哈喽大家好啊,七赛季吴国的阵容,基本就是围绕着火烧和吴刀,但组合还是比较多的,今天就来给大家讲一下。...
原创 关... 关羽战绩比张飞赵云更强,为何曹营众将不怕他,反而怕张飞赵云?说出来你别不信! 关羽的战绩比张飞赵云...
原创 吴... 吴三桂,明清历史的关键人物,他的身影贯穿在明清时期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中。在反清的过程中,吴三桂率军饮...
重大考古进展|河南开封首次发现...   一门三道、墩台包砖、规模宏大……记者从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北宋东京城景龙门遗址考古取得重要...
原创 1... 1965年,正值新中国面临着发展道路的困局,至关重要的总参谋长一职却因为没有合适的人选,一直悬而未决...
原创 滇... 近代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于军阀割据的局面,以至于诞生了很多的地方军队,譬如滇军,黔军,湘军,桂军...
原创 他... 他是一代战神,曾斩杀数名武将,因说了一句话,导致兵败身亡!(文:浅色夏末) 说起古代的战神人物,可能...
原创 韦...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长河中,兄弟二人因政治立场不同而走上截然相反的人生道路的例子并不鲜见。韦昌辉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