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一手创下了大明江山后,为了确保政权稳固,他设置了鸿门宴。后来,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做到权臣与权臣之间的相互制衡,他废弃了从秦始皇时期就开始使用的宰相制度,建立了内阁制度。
这个内阁制度在明朝的276年间,一直沿用,确实收到不一样的效果,每次国家在危难之际,内阁大臣们总是能站到一起,出来为国家出谋划策。比如,皇帝多年不上朝,力挽狂澜的张居正就是一个非常现实的的例子。
由于内阁制度的建立,明朝的皇帝也确实吃到了甜头,在明宪宗朱见深年间,数次发生地震,荆襄地区百姓叛乱,外族鞑靼侵扰,就是在这样天灾人祸不断的二十多年间,内阁大臣将战乱一一平复,而且国家的军事实力和国民经济基础也是蒸蒸日上。
内阁的建立对明朝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也算是朱元璋为子孙后代留下的一个法宝,但却有些皇帝并不那么因循守旧,变着法的搞出点新花样,这个皇帝就是崇祯。
到了崇祯时期,他将祖宗本来已经用了好多年的内阁制度废弃,并建立首辅制度。他在17年的时间内换了50多位首辅大臣,干的时间最长的才两年,那些首辅大臣还没有明白过国家的现状,就已经被废弃了,屡次换人,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遇到大问题之后,已经没有人在出谋划策,以皇帝惟命是从。
崇祯皇帝所有事都亲力亲为,生怕别人干不好,可毕竟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他不仅不明白这些,还将魏忠贤杀害,解放了东林党为首的读书人,然后在那些所谓读书人的诱导下废弃了两厂一卫,从此再无束缚。
崇祯皇帝的刚愎自用,不仅仅害了自己,也害了整个国家,明朝很快就灭亡了。
感谢您百忙之中的阅读!欢迎评论、点赞、收藏、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