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和郭嘉,谁才是三国第一谋士?三个方面对比后,答案很意外
迪丽瓦拉
2024-06-29 02:32:09
0

原标题:诸葛亮和郭嘉,谁才是三国第一谋士?三个方面对比后,答案很意外

也许是深受《三国演义》的影响,许多人都认为,决定双方胜负的关键,是某位谋士“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却忽略了真正决定胜负的从来都是“天时、地利和人和”这三个方面。而所谓的妙计,无非是锦上添花罢了。比如,三国时期最著名了两位谋士,诸葛亮和郭嘉。

由此还有了句名言“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因为郭嘉死于公元207年,而诸葛亮则随后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所以这句反应的仅是时间点上的巧合。但即便如此,人们却依然喜欢比较诸葛亮和郭嘉,谁才是三国第一谋士,以弥补两人,没有进行过较量的遗憾。如今既然已知,决定胜负的是天时、地利和人和,那么不妨用这三方面,比较下这两人。

一、天时

郭嘉是由荀彧推荐给曹操的,当时的曹操,实力不但远比不过袁绍,连袁术和刘表都不如,且名义上还是袁绍的小弟。因为当时三国,是袁绍和袁术的“双袁争锋”格局。曹操最多属于袁绍的重要同盟,负责防御袁术夹击袁绍。

而公孙瓒则跟袁术结为同盟,跟袁绍在幽州大打出手,也正是在这种格局下,袁术曾引兵支援袁绍,却被曹操给阻截并打败。

但这个“双袁争锋”的格局,却随着曹操“奉天子令诸侯”被撕开一个大口子,直至官渡之战,曹操成为天下第一势力。正如诸葛亮在《隆中对》所说: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即,曹操之所以能干掉强大的袁绍,不仅仅只是依靠了天时,还有人的谋略贡献,这个谋略的第一功,便是郭嘉提出的“十胜十败”论,而关键功劳则是许攸反水,献计奇袭乌巢。

那么诸葛亮呢?他是在刘备寄居荆州时,被三顾请出。当时刘备寄人篱下,比郭嘉投奔曹操时,曹操的状况惨多了。而且天时不在。那么何为天时?从战场上说就是天气情况,但更多的其实就是指“政治上的优势”。曹操手握汉献帝,就是三国早期的“天时”。

从郭嘉投奔曹操的时间点来看,那时的曹操应已经手握汉献帝了,因为这两件事,都发生在公元196年。但从曹操迎汉献帝这事的决策过程来看,是荀彧起到关键作用,却没有郭嘉的任何记录。

只从后来他的《十胜十败》论中的第二胜“义胜”:奉顺以率天下,这句来分析,郭嘉开始发挥巨大作用时,曹操已经握有天时了。

即,从诸葛亮和郭嘉,在天时方面的对比来言,郭嘉投奔曹操时,曹操就已经占有了天时,而诸葛亮辅佐刘备时,刘备是啥也没有。所以诸葛亮取得的成就,显然要比郭嘉难很多,却恰好证明了诸葛亮比郭嘉要“逆天”。

二、地利

对于地利,无论曹操还是刘备,都是软肋。曹操虽最初有兖州,却是四战之地,搞得曹操不得不东征西讨,还差点被吕布偷袭兖州打得崩盘。后来虽打败了袁绍,可辽东、西凉等地,依旧是大威胁。

郭嘉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力主征讨辽东,这就是曹操征乌丸。而郭嘉也病死在这次征讨之中。这其实就是选择了什么样的主公,就选择了什么样的困难(优势),郭嘉突出的军事才能,因曹操地利方面的短板,才得以彰显。

再看诸葛亮,刘备有啥地利可言?四处逃窜,到处寄居,这就使得诸葛亮必须要全才!故而又出现了另一个论调,用诸葛亮跟荀彧比较。因为两人都擅长大局观!也就是说,诸葛亮一个人,就要跟曹操的郭嘉和荀彧对比。这其实已经说明了,诸葛亮有多“彪悍”。

同是缺乏地利,造成了郭嘉和诸葛亮的两种特性,郭嘉超强的军事才能,让人如遇天人,诸葛亮彪悍的综合才能,令人叹为观止。

三、人和

都言刘备占人和,可对比曹操,刘备的人和不值一提。须知曹操手中,集合了汉室力量和魏国力量,汉室力量的代表人物是荀彧。刘备如何能跟曹操比人和?所以刘备的人和,其实就是联盟孙权!诸葛亮则是坚定的“联吴”中坚力量。

反观郭嘉,他在辅佐曹操时,却把人和的作用表现的淋漓尽致。比如《十胜十败》论中,谈曹操的“度胜”、“德胜”、“仁胜”、“明胜”、“文胜”和“武胜”,都是“人和”的细化详解!

这其实才是郭嘉真正牛逼的地方。因为郭嘉的每一条计谋,都是从“人”身上入手,比如经典的预言孙策必死于非命,就是因郭嘉看透了孙策的弱点。

而诸葛亮却是看“势”,层次要比郭嘉高,但对“人”的方面,要比郭嘉弱很多。用个不恰当的比喻,就是郭嘉是顶级刺客,总能根据对方的优缺点,找出一击而中的办法。诸葛亮却如高明的赌徒,总能根据各方筹码的多寡等,而找出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下注。

四、综合后无答案

从诸葛亮和郭嘉的这三方面对比后,其实很容易发现,用诸葛亮和郭嘉对比,根本就是一厢情愿。因为诸葛亮是全才,郭嘉是专才,这如何比得?所以三国之中就不存在“第一谋士”,而所谓的“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只是说明了,郭嘉对曹操的重要性罢了。

谁让曹操在赤壁之战后,哭郭嘉说,若郭嘉在,我哪能有此惨败?这其实,也是曹操用来推卸责任的,因为贾诩就反对过他发动赤壁之战。这样一来,莫不成贾诩又成了三国第一谋士?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真... 公元202年,刘备趁着曹操攻打袁尚和袁谭时,利用这一机会进行了一场行动——博望坡之战。尽管这场战斗并...
原创 溥... 溥仪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他的生活可谓传奇。从皇帝到战犯,再到普通公民,溥仪的一生经历了巨大...
原创 清... 清朝覆灭后,太监的命运:从权势到流离失所 在清朝的末期,随着朝代的衰败,曾经的皇宫成了一个动荡的战...
原创 谁... 清朝后宫的女性形象在很多人眼中可能并不光彩,常常被认为是“丑女”们的聚集地。但实际上,这个看法并不完...
原创 彭... 让我们来看两个令人费解的案例。 1952年8月3日,彭德怀前往北京玉泉山观看西郊机场的空军飞行表演。...
原创 曹...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句话揭示了在权力争斗中的残酷现实,许多昔日的谋士和武将最终都走向了悲剧。东...
原创 如... 李自成和洪秀全分别领导的明末和清末农民起义,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之一。然而,这两场起义...
原创 皇... 朱元璋曾问过一个看似简单却充满深意的问题:“天下什么最大?”这个问题像一把无形的剑,割开了宫廷的层层...
原创 周... 今天我们来聊聊周朝的第二任君主——周成王姬诵。虽然他当时年纪轻轻就登上了王位,但他的能力绝对不容小觑...
原创 原... 博尔济吉特家族有四位著名的女性,她们的命运各不相同,其中最后一位的遭遇尤其悲惨。 首先是博尔济吉特...
原创 原... 说到明朝,大家一般都知道它是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王朝之一,因为它坚持不割地、不纳贡,直到明朝灭亡时,依然...
原创 此... 1004年,辽国的萧太后和辽圣宗耶律隆绪率领数十万大军进攻北宋,直接抵达黄河边的澶州。宋真宗亲自带兵...
“共铸中华 光阴为证” (来源:衢州日报) 转自:衢州日报 新华社北京10月21日电 (记者 王承昊) 21日,“共铸中华 ...
原创 清... 在清朝近300年的历史中,许多封疆大吏曾在各自的领地上叱诧风云,有的才智出众,有的则能力有限。然而,...
原创 他... 自从李世民登基后,唐朝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期,成为了历史上的“盛世”典范。人们称赞李世民的治国之才...
两岸学者驳“终战”论:莫将历史... 南京大学2025年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19日至20日在南京举行。多位两岸学者表示,台湾光复是两岸同胞共...
原创 楼... 楼兰:沙漠中的繁华与命运的悲歌 在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个名字因其命运而深深刻印在人们的心中,那就...
原创 曹... 老天津卫谝三国:曹操为啥没要貂蝉?(天津腔版) 要说三国里的曹操,那可是个响当当的人物,打仗有一套...
原创 经... 现在不少年轻人吐槽找工作难,有人一头扎进考公考研大军“避世”,老家的房价也没了前些年的冲劲,这场景,...
原创 古... 有句话说得好:“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的封建历史中,朝代更替频繁,几乎成了一种常态。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