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81年韩先楚回家,秘书一句话令他震怒:你晓得红安打仗时死多少人
迪丽瓦拉
2025-07-04 21:33:00
0

81年韩先楚将军第三次返乡之后,立刻让秘书打电话给家乡调拨5万件旧的军大衣!因为秘书的一句反问,悲伤又愤怒的和秘书说:“你知道红安打仗的时候死了多少人吗?我愧对乡亲们啊!”

究竟韩先楚将军返乡的看到了什么、发生了什么?才要下调拨棉衣的命令呢?秘书又说了什么,让韩先楚将军如此激动?最后事情究竟是怎么解决的呢?

01白字将军

韩先楚出生在普通农民家庭,当时家里的情况很是贫困,为了生计不得不去当放牛娃,甚至为了生活还去当过篾匠(篾mie,四声,竹子劈成的薄片,也泛指苇子或高粱秆上劈下的皮。),当过短工。也正是因为这段经历,他体会到了人民群众的辛苦。

1927年偶然知道黄麻起义爆发的时候,决定加入家乡的农民协会,想要为群众们做些什么。这个时候的韩先楚才十五岁,虽然没上过学,但是韩先楚隐约的好像看到了自己未来的路。没过几年,还参加了地方的游击队,因为表现优异,被允许入党。

韩先楚知道自己知识水平有限,从入党之后开始拼命的学习,第二年就独立任职营长甚至团长。从此开始了抗战在一线的从军路。1934年因为所在的队伍在河南罗山县朱堂店突破敌人阻拦,韩先楚展现了出色的指挥天赋。

不仅实现了队伍战略转移的初步目标,还在独树镇这一场战斗中,一战成名。顺利的掩护了战友们渡河,摆脱了敌人的追击,让队友们能够配合组织的军队悲伤,继续进行艰难的长征。

在部队的时候,韩先楚有勇有谋,曾经以扁担当木仓,用一句“冲啊,抓活的!”让敌人误以为能够活命,放弃抵抗,主动投降。这件事情也让领导们看到了韩先楚的临危不惧,灵活机智,还因此遇见了自己的伯乐。

也就是当时任职队伍中领导的吴焕先发现了韩先楚,并且决定让韩先楚独自带领一个队伍,任职排长。韩先楚非常感谢吴焕先的知遇之恩,之后不管去哪里,都带着吴焕先的照片放在办公桌上,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辜负领导信任。而韩先楚也没有让人失望,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不过始终受了没有上过学的亏,虽然后来指挥了许多的战斗都有不错的战绩,可却得了一个“白字将军”的戏称。韩先楚不但没有被打击到,还以此为激励,努力学习军事知识,恶补文化课。

最后虽然不能算博览群书,但是在文化上,已经不落于其他人了。到了后来也没有再喊韩先楚是“白字将军”了。韩先楚用自己的好学,努力,坚定改变了周围人对他的固有看法。

02胆大包天

《战狼》中吴京说过,没有被关过禁闭的不算好军人。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吴京有多大的胆子。而韩先楚在任职期间,胆子也不小,还敢公然违抗军令。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曾经有位战友说过:“军队有两霸,一是许世友,另一个就是韩先楚”,也有人问过许世友,他最钦佩的人是谁?许世友没有丝毫犹豫的说:“韩先楚。”因为许世友觉得韩先楚既有勇又有谋。

1936年时候,组织决定要扩大新的根据地,负责北路单独行动的就是韩先楚指挥的红七十八师。在行军的路上,遇到了敌人马鸿逵不对的一个骑兵营。

当时战友的建议是暂时按兵不动,以免影响整个作战。情况汇报给彭老总的时候,彭老总的意思也是:“置定边于不顾,继续绕道前进”,但是当时的情况让韩先楚非常犹豫。

因为如果这场战打,则违军令,不打,韩先楚又觉得实在是太可惜了。最终韩先楚根据当时的情况,决定,打!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打了再说。结果自然是大获全胜,不过韩先楚也因违抗军令收了一些处罚。

1947年,在东北与老蒋军队作战期间,韩先楚率领的第4纵队屡立战功。其中一次完美的实行了远程奔袭,在奔袭期间与敌人作战50多次,拔掉敌人据点40多个,还歼灭敌人6万余人。

因为韩先楚在战斗上的出色表现,就连坐镇东北的几人老蒋的指挥官,都给韩先楚起了个外号,叫做“旋风司令”,意思是来去如风,这旋风司令也确是让老蒋的部队损失惨重。

就算在建国之后,韩先楚也依旧活跃在战斗一线,抗美援朝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就算在十年动荡时期,也相对安稳度过。86年在北京病逝,骨灰安放在红安烈士陵园。

03三返家乡

韩先楚出生的湖北的黄安县,因为地理位置原因,涌现出非常多的抗日英雄。无数的烈士们把自己的鲜血洒在了这片土地上,在艰苦战争的年代,人民群众们把最后一碗水,一尺布,最后一双鞋,最小的伢子(孩子的意思)都奉献给了解放事业。

战争中死去的黄安人民不计其数,据解放后统计人数33万的黄安,有14万人在战争中牺牲和遇难,真是因为有这么多烈士的鲜血,黄安最后改名成为了现在的红安。

所以无论韩先楚多么风光,站在多高的位置上,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的家乡和家乡的乡亲们。国家刚刚解放的时候,韩先楚就回家乡看过乡亲们一次。还和乡亲们,儿时的同伴们玩笑。也看到了解放之后人民生活的改变,哪怕这改变很小但是他知道所有的事情都需要时间。

第二次返乡的时候韩先楚已经是兰州军区的司令员了,无论再忙,韩先楚也还是再一次回到了家乡。他始终无法忘记家乡的土地和乡亲们,无论他在哪,红安也是他的家。

这次回家韩先楚依旧是受到了乡亲们的热烈欢迎,韩先楚也兴致勃勃的走家串户和乡亲们拉家常,叙旧情。他儿时的伙伴闵勇进就算家里在困难,还准备宰一只老母鸡招待韩先楚,但是韩先楚说什么都不让。

韩先楚说:“这年头,大家都吃苦受累,都不宽裕,我心里本来就过意不去了,把这鸡吃了我更加有愧了。”这话让儿时伙伴敞开了心扉,反映了一些村中存在的问题。韩先楚在离开的时候,还嘱咐当时的负责人,一定要多听人民群众的一件,以解决困难为目的。

1981年韩先楚的身体越发的不好了,身上的单子也卸下了一些,稍有空闲的韩先楚第三次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陪同人员因为他身体情况的原因,都想劝他改回乡,但是韩先楚却说:“谁说不能去,你们谁也不去,我也要去!”

可是这次的回乡却让他非常痛心。因为他看到儿时的伙伴还有乡亲们满是补丁的衣服,破旧的屋子,心里怎么能好受呢?看到闵勇进的时候,韩先勇直接把自己的大衣递过去说:“永进,这件大衣我不穿了,送你穿。”

这闵勇进肯定不敢要,可是韩先楚非常执着,谁劝都不听,最后坚持把自己的大衣披到了儿时伙伴的身上。并且沉默了许久都没有说话,直到离开家乡之后,立刻让秘书接通了兰州军区的电话。

韩先楚压抑着自己的怒气和难过说:“立刻向红安县调拨5万件旧军大衣!”秘书有些为难,小心的问:“那这钱,从哪儿开支?”韩先楚顿时发火喊道:“没地方开支就从我工资扣!我死了扣不完就从我儿子的,孙子的,子子孙孙扣下去!”

急火发出去之后韩先楚语重心长的和自己的秘书说:“你晓得红安打仗的时候死了多少人吗?我实在是愧对我的乡亲们啊!”不仅是衣物问题,韩先楚后来还陆陆续续的给家乡的生产队解决了拖拉机、推土机,维修机械,老红军优抚费都呢个等一系列问题。

04总结

一直到去世之前,韩先楚还请了闵勇进等几个好友到家里做客,带着他们参观首都的名胜古迹,还在首都门前与自己伙伴合影留念。直到去世之前韩先楚也没有忘记家乡的群众们。

王小波曾经说过:“首先要当个正直的人,其次要当个快乐的人。”这第一句话就很少有人能做到,而韩先楚不光做到了正直,也做到了自己快乐,自己问心无愧,还让别人也快乐!先辈们为了如今的幸福生活留下的血与汗,理应永远铭记在心,珍惜当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又... 最近,清华才子马翔宇实名举报苏州商务局局长祝某贪腐的事件,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这简直就是...
原创 蒋... 前言: 国共双方重庆谈判,蒋介石无意间写下的八个字,却泄露出重庆谈判最大的内幕。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原创 战... 在抗战时期,张自忠将军以铁血的气魄演绎了鲁迅名言:“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七七事变后,他留...
原创 西... 新中国成立初期,西方媒体在采访时任外交部长的周恩来总理时,总喜欢提出一些刁钻的问题,意图让周总理在回...
六亿州尽舜尧气吞山河 六亿州尽舜尧气吞山河
原创 韦... 1958年1月6日,毛主席抵达广西南宁,准备主持在南宁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23日离开,毛主席在南宁一...
原创 与... 黄巾起义,发生于东汉晚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三次全国规模的农民革命战争,它与前二次农民起义,即秦末陈胜与...
知情人丨非洲动物大迁徙,带你直... 每年7至10月,在非洲那辽阔的草原上,成千上万的野生动物们为了能填饱肚子,从坦桑尼亚的塞伦盖提出发,...
原创 蒋...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特殊的地方和事件,它们或让人心生敬畏,或让人深感震撼。而功德林,便是其中的一处...
原创 先... 苏州虎丘山有着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据《越绝书》《吴地记》记载,吴王阖闾去世后下葬在阊门外虎丘,阖闾的...
原创 南... 说起两宋,很多人认为两宋的灭亡充满黑色幽默:典型的例子就是北宋宋徽宗当初贪便宜,勾结金国夹击辽国。结...
原创 三... 关于三国时期各位谋士的排名,大家可能看过不少说法,这是由于排名参照的标准或者侧重点不同,会产生不一样...
原创 若... 若中美关系断裂,在美华人将会是什么命运?日本用历史给出答案 中美关系,作为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的重要一...
原创 湖... 旧时郴州有俗话叫“船到郴州止,马到郴州死”。因为从中原经湘江南下的客货船只到郴州后,就无法继续往前航...
原创 不...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的主持下, 集合其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成书于...
原创 故... 故宫这座历经600年风雨的历史见证者,说起来是一个特别庄严神秘的地方,也是我国著名的景观,吸引着无数...
原创 超... “本文章已经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版权认证,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编转载抄袭,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现在,每个国...
原创 此... 中国地域广阔,这片广阔的土地上,不仅承载着现代化的元素,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文物,既是历史的见证...
原创 分... 全文共2111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说起汉朝的皇帝,很多人会想到汉朝的汉高祖刘邦,文韬武略的汉武帝。...
原创 他... 如果聊到明朝的皇帝,可能很多人不会有太好的印象,因为正如网上所说,明朝的皇帝多奇葩,且大多数都是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