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析(三):仙人跳引发的血案
迪丽瓦拉
2025-07-05 17:03:28
0

杂谈:《大明王朝1566》杂谈:你所不了解的“媳妇”文化

第一部分:严党和清流的正邪之争

第二部分:开局之战

本文作者:绿流

端午汛过后,六月到了,杭州的灾情依然严重,改稻为桑仍然还没有推行下去。朝廷缺钱,等着稻田快快改成桑田到了秋天才能收丝。

症结就在稻田的价格上。

直接面对灾民和丝绸商的官员是杭州知府高翰文和淳安知县海瑞、建德知县王用汲。他们坚持用公平的价格买田,但丝绸大户只愿意贱价买。海瑞并不反对改稻为桑,皇上下的决定,他的君父思想会让他支持。海瑞反对的是官商勾结贱价买田。

两方僵持不下,库存粮食不足,胡宗宪要亲自向邻省去借粮,半路上特意敲打了高翰文,告诉他“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的奏议在现实面前恐怕是一纸空文。

高翰文虽然是严世蕃的门生,但也是江南世族出身的理学清流,清高、理想主义,崇尚竹林七贤的嵇康,这性格你细品,作为一个普通人当然是有魅力的,但作为父母官,他还too young too simple。

海瑞和王用汲是裕王那边推举的人,这两个同样在精神上不属于自己的组织。海瑞只认理不领情,王用汲通晓人情世故,但能持守自己的原则。

这就有趣了。胡宗宪和高翰文这个严党不是真严党,海瑞和王用汲裕王派不是裕王派。接下来还要出场一个不是宦官走狗的宦官走狗。就是给织造局做丝绸生意的丝绸商沈一石。

第九到十四集,精彩布局,多线叙事,强大,不止于宏大,还有许多值得推敲的私情。

第一条线:杭州官场

李玄之后,沈一石又利用芸娘布局仙人跳,指使杨金水手下的小太监们,在高翰文与芸娘切磋古曲之时,诬陷二人通奸,胁迫高翰文写下字据。想威胁高翰文在一字未改的“改稻为桑”的议案上签字。

关键时刻,海瑞及时制止高翰文,点醒他个人的错误可以改,个人的冤屈可以昭雪,但不能因此对不起百姓。高翰文在郑泌昌的催逼下晕倒。随后,郑泌昌命令海瑞和王用汲回本县杀倭寇,这又是挖坑,这些“倭寇”里面大多是不服改稻为桑的良民。等海瑞杀了人,他们就好给海瑞做实罪名,清理绊脚石。

在海瑞被围困之时,撑到最后一刻,等来高翰文带着胡宗宪的兵马来相救。两人再次见面,深知对方终于渡劫成功,惺惺相惜,这一回换海瑞差点晕倒。高翰文迅速成熟起来,大事上刚得住。

最后何茂才服软,按海瑞的要求签字将通倭事件结案。随后,获救的齐大柱等人在海瑞的劝说下投入戚继光军中抗倭。

第二条线:苏州双贞会晤

胡宗宪到江苏找赵贞吉借粮,赵贞吉直言上面不让借。名医李时珍出手相助,又怎敌这位大明不粘锅。

果然是二十年的阳明心学知己,明给你说就不借。而胡宗宪也深知朋友圆滑,找出对策:以调军粮的名义调粮。

第三条线:沈一石的行为艺术

贱价买田的阴谋被挫败之后,沈一石知道事情到这地步,自己活不了了。既然他们不能贱价买粮,只能抄沈一石等富商的家,再拿抄家的钱买田、补亏空、凑军饷。一沈多吃。

于是沈打着织造局的名义押着粮船去淳安建德买田,拖所有人下水。在最后一局中,一个都不放过。

以上三条线最终都汇聚到胡宗宪身上,他在郑泌昌身边安插有眼线,对一切情报了然。但他格局更高一层,看到斗争后面的军国大事,即内忧必致外患,倭寇会趁机骚乱。

对策是,胡宗宪亲自部署抗倭军事;派谭纶赶赴淳安阻止郑泌昌、何茂才陷害海瑞。同时,杨金水因为沈一石拉皇帝下马,找到高翰文,要他去淳安挽尊。

织造局是宫里的,沈一石在粮船上挂制造局的灯笼,就是昭告世人,是皇上要贱价买灾民的田。

第一个“受害者”就是严党,沈一石挂织造局灯笼,杨金水立即上报,嘉靖怀疑是严世蕃给宫里泼脏水。严嵩八十,老了,严世蕃是严党实际的主心骨。嘉靖敲打严嵩父子,已经明显不满,暗中派出锦衣卫前往浙江调查。(锦衣卫设立于朱元璋时期,由皇帝直接指挥,和东西两厂合称厂卫。)

面对海瑞,沈一石把买田变赈灾,风口一转,就成了给宫里贴金,那么杨金水和吕芳上报沈挂织造局牌子卖粮的事,就成了宦官欺骗皇上。一个商人,把大明上下都耍了。

第二个受害者是嘉靖。虽然沈一石见到海瑞后,改贱买为赈灾,就是把自己买的粮食,以宫里的名义白送给灾民,但宫里的臭名已经传出去了,更重要的是君臣离心,局面要动荡。

第三个受害者是诸多官员们。沈一石手上有帐本,经商多年来的经济往来,诸多官员的大名赫赫在册,甚至还有嘉靖本人的内库。(没有胡宗宪和海瑞)

沈一石最后将账本交给海瑞,他看准了海瑞的刚直。如果给胡宗宪,胡会补天,给海瑞,则会捅破天。沈一石要的就是让更多人看透百官和陛下的嘴脸。这是胡宗宪海瑞这些被儒家君父思想规训的官员不敢想也不会有的。

剧中借谭纶之口解释了沈一石必然招致的下场:

“织造局靠他发财,可他的财不是织造局的。要是这一次能贱买百姓的田地,织造局会依靠他多产丝绸卖给西洋换回银子。现在百姓的田地贱买不了了,朝廷就只好抄他的家财来补亏空。因为只有抄了他的家才有足够的丝绸卖于西洋商人!那么多作坊也就顺理成章归了织造局,这样的结果皇上也会同意。”

这样无耻的行径,令海瑞也感到忧虑:“士农工商都是朝廷的子民,朝廷挥霍无度,官场贪墨横行,到这个时候用这些手段,立国如此不正,大明朝再不整治,亡国无日!”

筹粮募兵,都立即需要现钱,上下都想到了抄家这一点,但最终拍板要杀沈一石的,是嘉靖。他借着讲“父亲的难处”敲打裕王、严世蕃、吕芳,最后提到“朝廷要用钱不能看人家的脸色”,言外之意就是要杀沈一石了,抄了家,立即就有钱和粮,最重要的是,沈一石的织机和工场就顺理成章归了制造局,以后的丝绸买卖全部由嘉靖掌控,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所以,嘉靖讲完话一离开,严嵩就对吕芳表态,抄沈一石的家。

严党用人不当,造成了沈一石挂织造局灯笼买田,害吕芳被嘉靖怀疑。从此之后,严党和宦官,也有了间隙。

投稿、合作、加入读者群

请加微信:li13261784833, 或 dr47145

我们在百家号、头条号、企鹅号、搜狐、知乎、简书亦有入驻,敬请关注。

我们的作者来自山川河海,因对电影共同的热爱而聚在一起,在业余时间坚持原创写作,坚持每天更新。希望你喜欢我们的文字,喜欢我们分享的一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原... 武则天晚年生活糜烂,却发明出一种制度,从唐朝沿用至今 文/渝适 提到我国有名的女性角色,武则天肯定不...
原创 她... 一提起公主,人们可能最先想到的就是他们显赫的地位,作为皇帝的妹妹有着非常高贵的身份,但是人们应该很难...
原创 辽... 前言 “醒醒吧,大清早就亡了!” 上面这句话已经成为如今中文网络上的一个梗,常被网友们拿来 讽刺那些...
原创 原... 公元1549年春,闽浙提督朱纨被指擅杀96名涉嫌走私的福建百姓,愤而自杀。此后四百多年里,他一直作为...
原创 俗... 我国历史悠久,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发展出了博大精深的文化,语言,艺术等等。从上古时期就有《礼》这种著作...
原创 原... 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率领天策府众将,伏击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一举将二人击杀!随后,又将...
原创 原...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是除诸葛亮、关羽、曹操之外,作者着墨最多的人物之一,是作为理想的“明君”形象来...
原创 关... 提起刘备、关羽和张飞,人们总是会联想到他们早年间桃园结义的场景,只记得那时‘一无所有却有着同一个梦想...
原创 关... 三国时期:在这个人才辈出,战乱不堪的年代,为了成就一番事业,很多诸侯涌现而出,经过长年战争,曹操、刘...
原创 世... 纵观世界各洲同时期历史,南北美洲的社会发展比亚欧两洲缓慢太多,亚欧两洲早已发展到封建主义社会的时候,...
原创 刘... 汉朝建立后,刘邦按照功臣的功劳大小对他们进行了封赏。这一历史事件充满了传奇色彩,尤其是功臣的排名,引...
原创 原... 李隆基为何会杀死自己的“盟友”太平公主?原来是因为这些原因! 大家好,这次小编带给大家的是唐朝的历史...
新华社权威快报|政和八闽鸟被发... 我国科研团队近期在位于福建的“政和动物群”发现了距今1.5亿年的鸟类化石“政和八闽鸟”。这是目前世界...
原创 嬴... 前言 嬴政和刘邦,两位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帝王,他们的交缠命运成就了战国时期的辉煌。然而,一个有趣的历史...
原创 古... 古代史4大单挑奇才,2人厉害无比,2人力大无比。 我们知道其实在一般情况来看,每当是两军交战的时候,...
国宝画重点|这些文物藏着秦汉盛... 新年伊始 天津博物馆举办 “天开一统——秦汉文物主题展” 吸引大量观众前来参观 展览汇聚了来自11个...
原创 蒙... 在秦朝的历史长河中,蒙家无疑是一个极具影响力的家族。从蒙骜到蒙恬、蒙毅,蒙家三代人都在为秦国的扩展和...
原创 中... 引言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杨慎 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上出现了无数惊才艳艳...
原创如此三国:三国中你知道的其... 滴滴滴!蓉城笑笑来铲史了!!! 三国时代是中国谋略发展的又一高峰时期,三十六计被广泛运用其中,在这之...
春运 一部流动中国的社会进化史 从1954年首次统计的2300万人次,到2025年预计突破90亿人次,春运这场“人类最大规模的周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