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有刘备跃马过檀溪的故事,这道数丈宽的檀溪,就像刘备事业转折的分水岭,在跃马檀溪前,刘备是四处奔逃、寄人篱下,跃过檀溪后,则是时来运转、割据称雄。
而促成这一转变的则是一名隐居于檀溪西侧襄阳的隐士司马徽,司马徽因观人而闻名于世,是个鉴别人才的伯乐,在当时的荆州十分有声誉,因此他被尊称为“水镜先生”。
正是在水镜庄,司马徽向刘备推荐了世间奇才,并道出“伏龙、凤雏得其一,可安天下”的断言,而这其实还有下一句,正是后面这句一语成谶,预示了刘备最终败亡的结局。
后面的这句便是“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那么这里提到的子初孝直是何人?为何刘备在兼得卧龙凤雏、广聚天下英才后,蜀汉还是成为三国中最早灭亡的国家呢?
现在,让我们通过水镜先生司马徽的这两句断言,跟随历史的脚步,来梳理一下蜀汉政权的兴衰起落。
公元207年,四处颠沛流离大半生的刘备终于在司马徽的点拨与推荐下,认清自己在政治上的劣势是没有善于谋略的人才辅佐。
于是采纳司马徽的推荐,三顾茅庐寻访卧龙先生诸葛亮出山来辅佐自己,见到刘备的诸葛亮,仅仅以三百来字的《隆中对》,便深深折服了刘备。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开始对天下大势做精辟分析,并提出包括联吴抗曹等蜀汉政权发展运行的战略,最后以”霸业可成,兴复汉室“做结尾,相当于一张蜀汉发展的蓝图。
诸葛亮的隆中之言,表现了他对东汉末期宏观局势的整体把握与远见卓识,让流离无助的刘备听了之后如醍醐灌顶一般。从此诸葛亮也成了刘备的主要谋士。
正是诸葛亮所献的第一策,让刘备自此按照“卧龙先生”的谋划,选择了先夺荆州次取四川、再争天下的发展方向。
刘备的第一战便是夺取荆州的赤壁之战。而赤壁之战之所以能获胜,第一功当属凤雏庞统。因为赤壁之战能用火攻之策,是因为庞统通过计谋,说服了狡诈的曹操使用连环计。
庞统的才智其实早已经享誉荆襄,盛传江东,司马徽称他是南州士之冠冕,鲁肃称赞他上通天文,下晓地理;就连诸葛亮也说“士元非百里之才,胸中所学,胜亮十倍”。
赤壁之战后,庞统投靠刘备,此时的刘备兼得卧龙凤雏,事业可谓一路高奏凯歌,荆州开疆,降刘璋于成都,汉中扩土。
占领荆州后,按照《隆中对》的策略接下来就要取四川,面对刘备素以宽仁长厚标榜自己的形象,如何篡夺刘璋之地,打通蜀道,挺进西川,诸葛亮却无计可施。
此时正是庞统提出了进取四川的决策,公元214年,庞统向刘备献上中下三条计谋,为刘备取西川奠定了理论基础。从赤壁之战到进军西川,凤雏所展现的才智实有安天下之才。
遗憾的是凤雏庞统在与刘备进军西川的中途,不幸被流矢所中而亡,而当时他所骑的马正是刘备坐骑的卢,被敌军误认为是刘备而万箭穿心,帮助刘备躲过了一劫。
庞统牺牲时仅三十六岁英年,他的最高职务也仅仅是一个副军师,可以说是未得善终、壮志未酬,后来他所葬之处便命名为落凤坡,表达了世人对他一生时运不济的惋惜。
子初孝直指的就是刘巴、法正二人。他们在归附刘备之前均曾是刘璋幕僚,不同的是法正孝直在刘璋那里得不到重要,而刘巴却极受刘璋欢迎。
刘巴身于官宦世家,年轻时就因博学多才而负有名气,就连诸葛亮都说:“运筹策于帷幄当中,吾不如子初远矣”。
刘巴在刘璋邀请刘备同守西川时,就极力反对,因为他认为刘备是人杰,不可为人之下,他入蜀必是国家之害,不可迎纳,足见他的才智卓绝,可惜刘璋不采纳他的意见。
刘巴最牛的贡献是在归附刘备后不久,在刘备攻取益州后,国库空空,刘备为此忧心匆匆。但刘巴却说:这事容易。通过铸造“直百钱”等措施,数月之间,府库冲盈。
可惜的是刘备称帝的第二年,即公元222年,刘巴病逝,时年只有三十九岁,可谓天妒英才,壮岁早逝。不然定能创造出更多功绩。
法正孝直是引刘备入川的关键人物,因此刘备定蜀后,法正极得重用,甚至超过诸葛亮成为蜀汉头号宠臣。
公元217年,法正又为刘备献“汉中三策”,策划了一场经典战役——定军山之战,战役中,法正与黄忠等人大破曹军,杀死曹军主将夏侯渊。
陈寿在《三国志》对法正的评价极高,他认为法正“著见成败,有奇画策算”,就连曹操也曾叹息:“吾收奸雄略尽,独不得法正邪?”
只可惜,天不假英雄以年,法正死得太早。刘备当上汉中王的第二年,公元220年,法正病逝,只有45岁。高能的人生,不足十年。
司马徽所说的“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既体现了他的先见之明,深知刘备的帝业之梦难以成真,也反映了人才对于争霸事业的重要性。
赤壁大战以后,刘备不仅有了自己的地盘,手下的人才也是多不胜数,可以说,蜀国前期人才十分旺盛。刘备进位汉中王后,蜀国在声势上超过了魏吴,一时风光无两。
然而蜀国在公元221年建立后,人才的凋敝却引来了国家的迅速衰败。庞统过早身亡,法正与刘巴则英年早逝,一时只剩下诸葛亮一位国之肱股。
夷陵战败后,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接手的蜀汉政权,可以说已经到了一个内忧外患、危急存亡的时刻。
三国中蜀国是最早灭亡的国家,可以说蜀国兴起兴盛以及衰败,人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刘备也因广纳英才而成就霸业,人才的断层也带来了亡国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