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袁世凯要废除太监制,李莲英得知眼珠一转心生一计:小德张你去给慈禧梳头!
迪丽瓦拉
2025-07-06 01:32:32
0

1902年,慈禧从西安回銮,为挽回失去的人心,巩固统治地位,她开始考虑国体实行立宪制。

袁世凯是立宪制忠实的拥护者,他立马向慈禧建议:“要立宪,就要做出改变,废除太监,改用女服务员。”慈禧不置可否。

李莲英听后,大为恼怒,他横了一眼袁世凯后,回到寝宫闷闷不乐。

他千辛万苦才得来的大太监总管的权势,岂能被袁世凯的一句建议给废除掉?怎么办?李莲英眉头紧锁,一筹莫展。

忽然他看到屋外有两个小太监在摔跤,他脑筋一转有了主意,随即叫道:“小德张,明天你去给太后梳头。”

1900年5月,慈禧从心腹大臣荣绿那得到一个消息,说十一国的公使,已经联合起来准备勒令皇太后归政,扶持光绪帝复位。

慈禧得知这消息后,大为震怒,她没心思辨别消息的真假,一门心思都放在担心自己地位不保上,尤其是害怕光绪帝掌权。

好不容易熬到第二天早上,她迫不及待的召集了所有大臣,立即宣布要和多国联军开战,同时决定召集主张“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进宫,商讨攻打多国联军的计划。

宣战消息传出后,臭名昭著的联军迅速做出反应,最终导致了大清最耻辱的“庚子之变”。

面对列强围攻紫禁城,积贫积弱的大清毫无还手之力,被逼无奈之际,慈禧做出了一个决定:离开紫禁城,暂避祸端。

1900年8月,慈禧带着光绪帝、后宫嫔妃、王公大臣及其家眷离开了北京城,开始了长达一年零四个月的逃亡生活。

俗话说患难见真情,慈禧太后逃亡西安,袁世凯当时在山东任巡抚,为了给西逃的慈禧筹款解决生活用度问题。

他绞尽脑汁,筹措了40余万两白银转运西安。暂时解决了慈禧西逃的生活用度问题,解了慈禧燃眉之急,慈禧对袁世凯在关键时刻的做法十分赏识。

1901年底,慈禧和光绪帝从西安返回北京,袁世凯此时已调任直隶,他负责“两宫”北返的护送工作,袁世凯投慈禧所好,护送场面非常奢华,给足了慈禧面子。

慈禧非常高兴,于是在回到皇宫后就赏赐袁世凯一件黄马褂,并加封为太子少保衔。自此将袁世凯纳为心腹重臣。

慈禧回宫后,深感大清的封建统治已经失去民心,为挽救风雨飘摇的大清,巩固自己的统治,慈禧决定推行立宪。

但她又担心立宪制会削弱自己的权力,就来了个缓兵之计,先进行“准备立宪”,稳住民心。

于是在1906年,慈禧太后以光绪帝的名义发了一道《宣示预备立宪谕》的诏书。诏书中指出,

“我国政令积久相仍,日处阽险,忧患迫切,非广求智识,更订法制,上无以承祖宗缔造之心,下无以慰臣庶治平之望”,宣布要“仿行宪政,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意思就是要逐步实行立宪制。

慈禧的这一声明得到袁世凯的拥护,袁世凯本就不想看到清廷四分五裂,他认为立宪无疑是保护国土完整的好方法,于是就大力支持慈禧准备立宪。

立宪就要拿出点行动来,于是袁世凯就鼓动慈禧先废除太监制,将太监改用女服务员。李莲英跟在慈禧和袁世凯的后面,将这话听了个清楚。

李莲英立时怒火中烧,但他知道自己是什么身份,只能狠狠瞪了袁世凯一眼,将怒火暂时压制下去。

回到寓所,李莲英闷闷不乐,他必须要想出对策,打消慈禧心中废除太监的这种想法。

李莲英郁闷烦躁之际,忽然听到外面两个小太监摔跤的声音,其中的一个小太监还说:“摔得好!”

这一句话点醒了李莲英,他立马有了主意,他叫来小德张嘱咐道:“明天你去给太后梳头吧。”小德张一脸狐疑,但他不敢问为什么,只能忍者好奇退下了。

次日一早,小德张就拿好梳头工具垂首立在慈禧面前,慈禧一看是小德张,而不是李莲英就面色一沉:“李莲英呢?”

小德张刚要张口,就听见外面一阵嘈杂,隐隐传来李莲英打骂太监的声音。

慈禧忍着怒,顺着声音走去,就看见李莲英正在责打一个太监,大鞭子抡得呜呜作响,被打的太监嗷嗷惨嚎。

一个小太监见慈禧来了慌忙跪倒为被打的太监求情:“老佛爷,救命啊!这奴才听说要裁撤太监,感觉没了活路,就打算偷点首饰,预备以后过活。”

慈禧太后沉默了,说实话,她也舍不得裁掉这些太监,毕竟用习惯了,但她又不能公开和立宪唱反调。

李莲英见慈禧动摇了,就又补了一刀,他扑通一声跪在慈禧面前,说道:

“我打得就是这些没脑子的东西,也不想想,太后那是菩萨心肠,能任着袁世凯他伤了咱们这些忠心耿耿的奴才们吗?”

慈禧沉默片刻,说道:“小李子,先给我梳头去吧!”李莲英见慈禧没给明确答复,心里犯了嘀咕,知道自己这出“苦肉计”还没要到结果,于是跪地不肯起来。

他继续说道:“不是奴才不听话,奴才这是实在分不开身,有几个小太监还等着净身,可一听要裁撤太监,我又不忍心了,一旦给人家净了身,连太后老佛爷的面都没见就赶人家回家,这不是造虐吗?”

李莲英这句话果然起到了效果,慈禧说道:“袁世凯要取消跪拜礼,你们不也跪着呢吗?”

李莲英一听这话,立马醒悟过来,他连忙爬起来跟着慈禧走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百余件展品亮相山西云冈石窟 讲... 大同5月24日电 (记者 胡健)《万年:明代的城防与边防》展23日在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博物馆开展,展览...
原创 民...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为您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 在...
原创 诸... 三国时期的蜀汉,诸葛亮曾部署过一系列秘密工作,这些安排是否涉及特务的设立呢?在谈到这个问题时,不得不...
原创 1... “我一直瞒着你,其实我曾经是大清皇妃……” 1953年9月,在北京辟柴胡同一间仅有10平方米的小屋内...
原创 八...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1938年的北平城,卢沟桥的硝烟还没散尽。八路军总部却收到一封急电:冀东大地烽...
故宫绝密档案:破解明朝鬼头斧十... 万历鬼头斧:一柄冷兵器牵出的四百年未解之谜 万历二十三年深秋,保定府铁匠铺内火星四溅。老铁匠王德...
博物馆日回顾|“南粤鉴真公益行... “一鉴通关大挑战”摊位前,小朋友们正热火朝天地讨论着两张铜胎掐丝珐琅挂屏图片的不同之处:“我知道了!...
原创 毛... 他比毛主席小九岁,然而毛主席却尊称他为“黄老”。彭德怀和他熟识后,曾直言:“你比我还像彭德怀。” 这...
原创 黄... 1997年,一个名字震动了全世界——黄长烨。这位人物并非普通之人,他是朝鲜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叛逃者之...
原创 岳... 提到岳飞,大家都能想到他的“岳母刺字”和“精忠报国”等事迹。作为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岳飞无疑是民族英...
原创 刘... 提到《三国演义》,我们脑海中浮现的角色往往是刘备、诸葛亮、关羽、还有司马懿等经典人物。然而,除了他们...
汉服运动激进化:文化复兴还是民... 近年来,汉服运动在中国社会的影响力逐渐扩大,从最初的小众文化爱好逐渐演变为一种具有广泛社会参与的现象...
原创 南... 在南宋时期,有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案件,揭示了幽默与不慎之间的微妙关系。有时候,一句不经意的玩笑话,可...
“建筑是时代的一面镜子”:一位... 新华社北京5月26日电 题:“建筑是时代的一面镜子”:一位日本建筑师在北京胡同里感受古都焕新 新华社...
中国龙再添新形象、千年王冠重现... 今天(5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发布7项“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大成果”。 其中3项成果聚...
走进故宫 赏“彩画千年” 5月27日,“彩画千年——中国官式彩画传承与创新展”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永寿宫展厅正式对公众开放。该展览...
营造视野:中国古代坛庙~殷墟与... “中国古代坛庙”的出现起源于祭祀,祭祀是对人们向自然、神灵、鬼魂、祖先、繁殖等表示一种意向的活动仪式...
原创 志... 金珍彪,曾经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一等功臣,凭借着卓越的表现被冠以英雄之名,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偶像。然而...
原创 他... 1949年4月,四野的主力部队开始向南挺进,解放中南地区。12兵团作为先锋,率先南下,途经湖北并最终...
原创 建... 军长与政委成了农村基层干部,副排长却被授予少将军衔 土地改革完成后,在湖南祁阳的一个小乡村里,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