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斯大林为何说没有美国的帮助,苏联就不会赢得战争
迪丽瓦拉
2024-06-29 10:08:09
0

原标题:二战期间,斯大林为何说没有美国的帮助,苏联就不会赢得战争

哈利霍普金斯,是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亲密好友兼首席外交顾问,由于他在二战期间兼任美国商务部长,是美国对外贸易及提出租借法案的主要操刀手。1941年,他作为罗斯福派往苏联和英国的秘密特使,承担了非常重要的外交协调任务,尤其是在对同盟国物资援助上,哈利霍普金斯发挥了重要的桥梁助手作用。正因为有美国的战略援助,斯大林当面对哈利霍普金斯说:如果没有美国的帮助,我们是打不赢这场战争的。

实际上,美国在二战爆发前很长一段时间,在战备物资出口方面一直秉承着有钱就卖的原则,不仅对英苏两个欧洲大国,对中国对日本都有不同程度的倾斜,这是为什么呢?

日军侵华期间,美国左右逢源互不得罪,大发战争财

美国在日军侵华期间到底出口了多少物资给日本呢?在1938年5月洛杉矶五千人大会上,美国国会议员司克脱对大众演讲说:请大家记住,日本在中国杀死一百万人的时候,有五十四万四千是美国帮凶去杀死的,凡不愿做帮凶的人请站起来!全场一致起立,表示了对日本实施物资禁运的决心。

这是陶行知先生在日记里记载的亲历经历,说明在1938年之前,美国出口到日本的物资占到了日本进口物资的54.4%。而根据资料记载的,同一时期日军从美国进口的物资还包括石油和军需物资。而这时候中国从美国进口的物资仅仅是2500万美元的信用贷款,相比1938年,美国却给了日本12500万美元的贷款,比中国多出一个亿。

1941年,随着日军在中国战场的不断扩张及南下太平洋,美国发觉不对头,除警告日本迅速撤离中国战场,停止南下太平洋以外,美国开始对日本实行了物资禁运和贸易制裁。也是从这个时候起,美国开始把战略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同盟国,《租借法案》也应运而生。

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加入同盟国阵线,租借法案发挥巨大作用

本来,在美国加入二战之前,罗斯福就一面与东方的中日有贸易往来,一面与英苏频繁接触,希特勒德国闪击波兰以后,美国逐渐终止了与轴心国的物资出口,改而加大了对同盟国的军事援助。虽然多数奉行美国独立政策的议员不同意美国加入二战,但罗斯福顶着压力硬挺了过来,从这点上看,罗斯福对同盟国是有较大贡献的。

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英国不列颠之战,苏德战争爆发以后苏军的军事装备等,都有美国租借提供。而随着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跟中英苏绑在了一起,同盟国阵线更加强大,美国对盟国的物资租借越来越多,范围也越来越广。

虽然美国也直接加入了战争,但《租借法案》直到二战结束的1945年才被终止。二战战场大量消耗的军事装备不仅催生了美国的军需工业发展,还促进了美国的人员就业和生产总值。在这方面,美国可以说是达到了双赢的目的,一方面美国从作战中得到占领地区的资源补充,另一方面,美国提供给同盟国的物资以极低的租借利率,有的甚至是免费提供的,这也成了美国战后成为世界老大的重要因素之一。

那么,二战租借法案,谁是最受益者呢?苏联自然成了不二人选

除了标题中斯大林对哈利霍普金斯的感谢表态外,苏联元帅朱可夫在1963年的一次与战地记者西蒙诺夫的对话中,同样表达了苏军对美国的感谢。朱可夫说:今天(1963年)有些人说盟军并没有真正帮助我们……但是,听着,我们不能否认,美国人把物资运到苏联,而没有这些物资,我们就无法装备我们的军队,并将这场战争持续下去。

那么,二战美国到底给英苏同盟国提供了哪些战略物资呢?

不可否认的是,按照租借法案获得物资最多的两个国家就是英国和苏联。不同的是,英国在战后还了款,而苏联却当了老赖。所以,二战结束,其它国家千疮百孔还能尽快重建,唯有英国欠了美国一屁股债,原因是1945年夏天,美国突然终止了租借法案,英国要吃要喝,军队要油要粮,只得向美国借贷43个亿,后又向加拿大借款12个亿,虽然从租借变成了借贷,意义完全两码事,想赖都赖不了。而苏联就不同了,按租借法案约定,在战争中打烂的租借物资就不用还了,整个大战期间,美国以近乎无偿的方式向苏联提供了价值112.98亿美元的军工制品、零备件以及其他工业原材料,相当于今天的1800亿美元。根据美国国务院1945年的不完全统计,战时美国援苏军备物资至少包含有飞机1.4万架、坦克和自行火炮8200辆、各型载重和特种车辆46.7万辆、商船100艘,以及总价在31.5亿美元以上的工业和石化制品。这些物资,苏联都以损坏打烂为由拒绝还款,再加上战后冷战思维开始,美苏成了对手,这笔款更加不了了之。

不仅如此,英美两国在战时还向苏联运去了4.46万台金属切削机床,它们使得俄国军工制造业的技术水平有效提升,甚至还把战时美方提供的成品作为蓝本,迅速克隆出了很多山寨产品,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例如,苏联第一代雷达就是从英美提供的设备上复制的,里-2型运输机也是C-47的翻版,图-4重型轰炸机则是对B-29的深度拷贝。

德国投降以后,斯大林还下令将德国的军事工业连拆带卸,将火炮、核技术以及导弹等连人带技术全部移植到苏联,为战后苏联军工迅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上面的资料介绍看,美国在物资援助上对于二战同盟国阵线是出了大力的,而受益最多的当数苏联,这也是斯大林为什么说没有美国的帮助,苏联就不会赢得战争的原因。

更多资讯请关注岛主说事,喜欢本文的读者请点赞、收藏和分享。对美国《租借法案》在二战的作用有不同见解,也请到评论区分享一下吧。

精彩推荐: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之前,老布什与萨达姆之间存在哪些恩怨?

苏德战争,罗马尼亚为何甘当希特勒的马前卒,独战敖德萨

二战爆发后,希特勒德军为何先强后弱,暴露出哪些短板和不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秦... 在公元前二百二十一年,秦始皇嬴政经过了多年的谋略和武力讨伐终于统一了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
原创 《... 康熙的父皇顺治帝一生先后有四个皇后,第一个皇后也就是元后博尔济吉特氏1651年入宫,同年被册封为皇后...
原创 隋... 关于隋唐英雄的版本有很多,《说唐》中传唱千古的十八条好汉,演绎着各种神勇的战绩;《隋唐演义》造就了四...
原创 毛... 毛主席留下的墨迹种类很多,有文稿,有文件,有信札,我最喜欢的就是毛主席的书信墨迹,因为从中能看出革命...
《北京三万里》:“破冰者们”的... 《北京三万里》近日出版,本书从不同时期来京14位外国文化名人的角度讲述北京的沧桑巨变,以鲜为人知的传...
原创 晚... 据史料记载,1908年,光绪帝驾崩,慈禧选择三岁的溥仪做为新帝,即日尊为太皇太后,次日17点(未正三...
原创 我... 文|木乔 编辑|南破 前言 在中国的历史当中,发生过很多重大的迁徙。 每一次的迁徙不仅见证了先人与天...
原创 隋... 在华夏历史上,隋炀帝三征高丽,最终使得隋朝灭亡的事件一直保守诟病,被后人责骂为好大喜功、不爱惜民力的...
原创 庐... 红三军团是彭德怀一手领导创建的。从中走出了一位元帅,他就是彭德怀,没有大将,走出了好几位开国上将,比...
2024锦观研学|古道驼铃声悠... “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8月11日至18日,成都日报锦观传媒“锦观小记者”研学夏令营大漠...
中国古代礼器最强组合(文化中国... □本报记者温小娟实习生马雪菲李宗念 “中国古代西周时期建立了一套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人们的衣食住行都...
原创 蒋... 上世纪九十年代,寓居美国的宋美龄接受了一家美国媒体的采访。作为曾经在中国名噪一时的女性,宋美龄的人生...
原创 1... 纵谈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历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欢迎关注“青史观”,每天为您带来新鲜、有...
原创 美... 帝王后宫也是一个战场,争的是皇帝的宠幸,虽无硝烟,但有脂粉,最终的胜者,是有心计的美人。 武惠妃是恒...
原创 杨... 萧峰自打登场开始就已是绝顶高手的水平,固然他身兼多门绝技,但他多数时候用的都是那丐帮绝学降龙十八掌。...
原创 辅... 清入关之前,新君之立,由八旗亲王、郡王、贝勒等商议决定。这次帝位继承,不经过八旗王公大臣会议议立,而...
原创 凿... “凿壁偷光”的故事我们都听说过,小时候的匡衡由于家里穷,点不起燃油,最后不得不在墙上挖一个洞,靠着隔...
原创 清... 训政十年,东南戡定,西北渐平,两宫之力居多焉。——《清史演义》评价慈禧 慈禧去世三年后,清朝隆裕太后...
原创 以... 最近有读者给我私信,打听张廷玉在清代的汉臣里是不是权力最大的,还让我整理整理整个清朝,实权能排进前三...
原创 诸... 公元263年,蜀国被司马家族灭,后主刘禅开城投降,作为司马昭的俘虏被关押在魏国都城洛阳。 为了笼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