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大同集宁战役,傅作义部队速度实在太快,我军王牌战术居然失灵
迪丽瓦拉
2025-07-07 12:06:09
0

1946年八、九月间爆发的集宁战役,又称大同集宁战役,是解放军华北部队遭受的一场较为沉重的失利。这场战役我军的对手是傅作义,由于对他的作战特点不了解,我军连连失利,最终城也没打下,部队还损失不少。

更为严重的是,我军屡试不爽的3套王牌战法:围点打援、运动歼敌、分割歼敌,似乎都被傅作义破解。

一、最大失招:华北部队指挥不统一

首先说说战役背景。

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华北战场我军总目标是打通平汉铁路北段,即北平到石家庄段铁路,以打通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几个重要的解放区之间联系。

当时中央还提出过更为详细的夺取“三路四城”计划,由于涉及地名太多,此处不用一列举。

原本这个庞大的作战计划,需要晋绥(贺龙)、晋察冀(聂荣臻)、晋冀鲁豫(刘邓)三个解放区的部队共同出马。但刘邓大军重点在南下作战,华北作战就只能由贺、聂部队担负了。

为什么要说这个作战之外的细节呢?因为关系到指挥调度问题。

贺聂刘三位,资历、地位、名望都不相上下,三大区的部队数量也没有明显差别,如果中央调三大战略区的部队同时出兵,那么谁来统一指挥是个重要的问题。

让这三位中任何一位,去指挥另外两位,可以想见,都会抹不开情面。

参考前后的战例,要么中央派出一位重量级老帅,如朱总、彭总,亲自出马坐镇指挥,这方面如之前的百团大战、东渡黄河作战;要么成立总前委,由兵力占优势的一家担任主要领导,如之后的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但刘邓大军没有参加,只剩贺聂两部,人数大大减少,中央就没再多考虑这方面的因素。大概认为协调难度不大,而且贺聂二位都有高度的政治觉悟,不会在统一指挥方面出现什么问题。中央没有统一委派指挥员,而由两家共同指挥。

这就埋下了失利的种子。

1946年7月下旬,两家部队召开了联席会议,商定先打大同。

贺老总没有出席,只派了副司令员张宗逊参加,这虽然充分尊重了晋察冀部队以及聂荣臻,但下面的部队却没有这样的觉悟,一些旅团部队还有抢功意识,竟然不顾联席会议商定的8月12日开打的决议,陆陆续续于7月31日就展开了行动。

足足提前了十二天!

等到联合指挥部匆匆率主力投入战斗时,大同国民党守军早已打草惊蛇,加固了城防。

作为平汉战役的头一战,大同战役开战就没有打好,过早陷入僵持。直到大同集宁战役结束,我军也没能攻下这座城。

而其根本原因,就是指挥不统一,部队行动散乱。

从这个意义上讲,《亮剑》里的平安县城之战,没有统一指挥的晋绥区部队不约而同地围攻一座县城,通信协同、阻援协同、攻城协同全都没有,居然打得那么整齐,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二、没料到傅作义这么快

不过得益于我军超强的落实力,以及灵活的战术战法,大同城还是被围住了。

围城的同时,从中央军委到聂贺二帅,都考虑到了傅作义来解救大同的可能。傅作义就在西边不远处的绥远,距离大同最近。

傅作义也确实顾全大局,不顾大同是阎锡山势力范围,出动其主力35军全部,兵分三路来援大同。

前线负责具体指挥的张宗逊(晋绥军区野战军副司令员)、罗瑞卿(晋察冀野战军政委)已有考虑,具体的战术,就是我军惯用的三套王牌战术。

1.围点打援。我军分出一多半部队,在集宁、卓资山一线设置阻援阵地,而以一少半部队继续围攻大同,力求同时攻下大同和消灭傅作义援兵。

2.运动战歼敌。迫使傅部在卓资山至集宁一线运动,离开其老巢,寻机击破其一部,进而瘫其大部,甚至于野战中全部消灭。

3.分割歼灭。多点设障,多方牵制,使傅作义三路人马互不相顾,各个击破之。

总的原则没错,用兵方向也没错,然而谁也没想到,我军与傅作义部队接触后,居然连连失误。

第一个失误就是卓资山阵地迅速失守。原因是什么呢?之前在联席会议上,我军将领大多认为傅作义援军不会来太多人,而且也不会来太快,毕竟大同不是他的地盘,不会给蒋介石、阎锡山出死力气。因此,我军只派了晋绥军区独立第一旅防守卓资山,而且进入阵地时间也不长。

过于轻敌!

傅军主力很快杀到,傅军大将董其武投入三个师的兵力打一个旅,结果可想而知,卓资山没守住。

第二个失误是兵力分配背离了运动战要求。聂贺张罗都吃不准傅作义采取什么路线,到底是按我军既设的近路卓资山—集宁—大同一线进攻,还是绕开集宁走远路直接救大同,心里没有底。为了保证大同之围绝对顺利,指挥所错误地将四个旅的兵力放到大同附近,而没有集中优势兵力反过去迎击,这就犯了困守要点的错误,失去了运动中歼敌的灵活性。

后来的事实也令华北部队首长痛心疾首,这四个旅直到战役结束也没用上,因为傅作义就是老老实实地走的卓资山、集宁、大同路线。我们的兵力浪费了!

第三个失误是完全用错了围点打援战术。这是最为关键的错误。傅军中路军占领卓资山后继续攻击集宁,在我军守军顽强坚守下,增援的主力部队赶到集宁城下,将敌董其武部三万多人围住,经过一番苦战,董其武部被打散。

就在这时,傅部后续主力赶到,威胁我军侧后。

怎么办呢?例来围点打援,重心只能有一个,要么吃掉包围中的敌人,要么全力干掉来援之敌,除非有绝对优势兵力,才能同时打两个敌人。

但张、罗二位偏偏就犯了最不该犯的错误,留少部分兵力(只有一个旅)围董其武,主力部队转过头去迎击刚杀过来的35军。

这个倒也算正常反应,毕竟35军是傅作义最有战斗力的部队,应付不慎有可能被他突破防线。但错就错在,被围的董其武所部已经濒临崩溃,只需要再使劲攻一下,就能将董其武全歼。

调走主力后,剩下的一个旅对董其武三个师,小猫按大老鼠,根本按不住。董其武获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趁我军不具备总攻的条件,收拢部队,凶悍地向解放军发起反攻,并逐步向35军部队靠拢。

傅作义反应也非常快,一发现集宁城下打成僵持之局,立即发挥其骑兵多的优势,火速调其骑四师等快速部队进至集宁。此时傅军兵力已达6个师之众,而我军只有4、5万人,兵力居于劣势。特别是我军刚刚经过集宁城苦战,连夜徒步西调,战斗力打了折扣。

激战之后,发现情况恶化,再战必然吃亏,军区首长便下令各部撤出了战斗。

傅作义乘胜向大同前进,我大同围城部队因为兵力单薄,之前也没能攻下城,此时敌军大部涌来,也只好撤出了战斗。

大同集宁战役,以华北我军部队失利而告结束。

三、战后之思

大同集宁战役为何为何得如此狼狈?

从外部条件看,敌人城池坚固、傅作义部队战斗力较强,以及我军对地形不熟,都影响了战役走向。

但主要原因还在于我军指挥决策出现了不应该的失误。

围点打援、运动战歼敌、分割歼灭,虽然都是非常好的战术设计,但再好的战术,也要靠实际作战行动来实现。

特别是董其武问题,是此战的关键。如果张、罗稳得住,拼着后背挨一刀,先吃掉董其武,干净利索地转过头来打35军,情况将变得很不一样,既避免了两面受敌,也能在士气上极大打击敌人。

这方面其实有很多例子。

比如孟良崮战役,华野部队重兵包围整74师,而周边敌人几个主力兵团,已经从更大范围上将华野部队包围。但陈粟首长坚持大刀剜心,拼着把外围阻援部队打光,也要优先解决包围中的74师,这个重心决不受任何敌情变化干扰。

战局变幻莫测,往往胜机就在一念之间。

名将之所以成为名将,就看能否把握住机会。

战后傅作义非常得意,9月20日,他在绥远的《奋斗日报》上发表一封《致毛泽东的公开电》,对解放军表示极大蔑视:

“当你们溃退的前一天,延安广播已经宣布本战区国军被你们完全包围,完全击溃,完全歼灭,但次日的事实,立刻给了一个无情的证明,证明被包围击溃的不是国军,而是你们自夸所谓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贺龙所部、聂荣臻所部,以及张宗逊、陈正湘、姚喆等全部主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 某朝的年代长一点,其中必定好人多;某朝的年代短一点,其中差不多没有好人。为什么呢...
原创 末... 他3岁被封为辅国公,15岁袭贝勒爵位。 他是晚清北京娱乐界的“顶流大腕儿”,是各大戏班的票房保障。 ...
原创 三... 子贡利口巧辞,孔子常黜其辩。——《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子贡,名为端木赐,复姓端木,字子贡。儒商鼻...
原创 美... 1946年蒋介石依仗自己拥有绝对优势兵力发动了全面内战,然而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领导下,...
原创 荆... 荆轲刺秦是战国末期最为著名的事件之一,燕国太子丹企图通过刺杀秦国国君,也就是后世的秦始皇,来阻止秦国...
原创 回... 前言 “这个计划真的是太好了”。 1949年8月11日,宋希濂为了尽快敲定自己的大胆计划,急忙乘机飞...
原创 曾... 在清朝的末年,可谓是动荡不堪,由于长时间的闭关锁国是导致国力严重的衰退,加上外国的侵略,所以清朝在当...
原创 清... 肆虐的风裹着浮土,空气塞满了血腥气,永定门的城墙破烂得像个豁子。1902年1月8号,宫宝田随驾慈禧太...
原创 三... 三家分晋可以说是由春秋自战国的标志性事件,从此进入了“礼坏乐崩”的乱世。晋国大夫赵、韩、魏三家,先联...
原创 临... 出生于富裕颖川官宦之家,董卓的家族底蕴深厚,其父身为县尉,财富累积丰厚。自小在父亲的潜移默化中,董卓...
原创 一... 前几天,小编去逛西安碑林。在西安碑林那里,不只是名家的石碑,还有一个棺材,这具棺材可谓历史悠久,而且...
原创 此... 三国时期:是人才辈出的时期,出名的霸主有曹操刘备、孙权等人,他们手下武将,谋士更是数不胜数,武将出名...
原创 《... 王孝杰是《神探狄仁杰》第二部中出场的重要人物,也是“崇州案”的核心线索之一。故事刚开始的时候,王孝杰...
原创 同...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出身关陇贵族集团的李渊在晋阳起兵,并成功占据关中,收编整合了隋朝关陇贵族的势力,开...
原创 八... 八十年代的新疆,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那个看似遥远的年代,吐鲁番地区流传着一种古老而独特的疗...
原创 一... 文 / 子玉 秦末汉初的历史舞台轰轰烈烈,简直就是一个烈火蔓延,诸侯满地的时代,但将这些人细分的话,...
原创 科...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对于很多人来说,读书学习考进好大学就是改变人生的唯一...
原创 后... 哈喽大家好,上周小编有篇文章写道晋朝司马炎用着羊拉车,羊车停在哪就宠幸哪个妃子,于是就有了“羊车望幸...
原创 揭... 1939年7月份,日本关东军面对苏联军队的猛烈打击,被其难以抵挡的军事力量所钳制,一时之间日军已经束...
原创 日... 1945年9月2日,停泊在日本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了日本投降书的签字仪式。至此,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