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张学良七个弟弟的人生结局如何呢?
迪丽瓦拉
2025-07-07 12:06:01
0

引言

东北王张作霖一生娶了六个妻子,他有八个儿子,其中,最为我们所熟知的就是长子张学良了。

而其他的七个儿子,在张作霖去世后,张学良被囚禁后,在风云激荡的岁月中,也是飘散在各处。

老张家的八个儿子,除了张学良之外,剩下的七个分别是:张学铭、张学曾、张学思、张学森、张学浚、张学英、张学铨。

这篇文章,我就和你聊聊张学良七个弟弟的人生结局。

二儿子张学铭

张学铭,毕业于东北讲武堂,后去日本留学,从日本的步兵专门学校毕业;1929年从日本回国,在天津生活居住。

他的军衔挺高的,被授予陆军中将军衔。

七七事变之后,张学铭就离开了东北,先后辗转于欧洲、美国,最后居住于香港。

一直到1941年,日本人杀到香港后,张学铭没办法,只好跑回了内地。

1943年,张学铭被迫在汪伪政权担任委员会的委员,至于如何被迫的,咱也不清楚。

不过,抗战胜利后,他也没因此被追责,还被任命为东北长官司令部参议室的参议。

生活中的张学铭过得很精致,对自己的要求挺考究,喜欢穿着将军服,那领章上是金板双花,尤其喜欢穿着这一身将军服去参加鸡尾酒会。

1949年解放前夕,他留在天津,拒绝前往孤岛。

建国后,他先后担任过天津市建设局的副局长、市政工程局副局长等职务,1968年被送去了监狱,五年后的1973年才走出监狱。

1983年4月9号,75岁的张学铭于北京去世。

张学铭对美食颇有研究,对我国的各大菜系也很有自己的品味,因此,在他的家里,餐厅的布置就尤为考究。

三儿子张学曾

当年,张作霖被炸死的时候,张学曾也在同一辆火车上。不过,他运气很好,本来是和父亲在同一节车厢的他,因为临时有事去到了别的车厢,因而躲过了一劫。

年少时候的张学曾颇有个性,也是张大帅府邸里面敢于和老张硬刚的人。

在他成年后,在北戴河结识了一个外国女子,两人很快就陷入了热恋。

不过,这事被其母知道后,十分生气,毕竟老张家的家规很严格,认为和老外结婚有辱门风。

母亲拿着鞭子狠狠抽了张学曾一顿,随后又把他绑起来交给张学铭处理。

张学铭一看被绑着送过来的弟弟,也是傻眼了,这事咋处理啊,二哥也聪明,把这个皮球踢给了大哥张学良。

张学良也是被弄得哭笑不得,只能好言相劝,才算是平息了这个小风波。

1936年12月12日之后,张学曾就去了国外,先后在日本和英国留学,毕业后就一直定居在美国。

张学曾倒是颇有才华,到了美国后,他一直在联合国的秘书处工作,他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也都留在了美国。

老四张学思

张家老四是一员虎将,1933年4月加入了我党,战争期间屡建战功,1955年授衔的时候,他被授予了少将军衔。

1958年,张学思从苏联毕业回国,被安排在海军担任参谋长。

张学思的性格很直,眼里容不得沙子,是一个有血性的军人。因此,他也得罪了当时同在海军工作的李作鹏,这也为他后来的悲剧人生埋下了伏笔。

六十年代中期,随着李作鹏在海军担任一把手,灾难也来临了,即使身边不少老同事、老战友都被打倒了,但是张学思依旧不买李作鹏他们那一伙的账。

于是,那一伙人就让其他人去找张学思的茬子,只要能找出一丁点毛病出来,就能大搞文章。

哪知道张学思在海军的威信颇高,而且和人的关系也很融洽,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方面,他都严于律己。

找来找去,也只找到一些可笑的由头,一些人说张学思家里养了一只贵族猫,还给猫吃大鱼大肉,给他花费高额的费用看病之类的。

当然,这种问题自然是搞不下张学思的,于是,李作鹏一伙人只能加一些莫须有的罪名,采取强制手段了。本文来自百家号“贱议你读史”原创,其他平台和作者均为搬运抄袭

张学思被送去了卫戍区某团的一个营里关押了起来,1970年,张学思病危,虽然在一些正义之士的干预下,他得到了治疗。

但还是因为病情加重,于1970年6月29日病逝,享年54岁。

老五张学森

老五张学森是张家命最好的一个,他打小就和大哥的关系最好,大哥去美国后,也和这个老五来往最多。

张学森毕业于美国的康德鲁茨空军军官学院,于1945年毕业后回国。

1948年,张学森和母亲一起飞去了海峡对面,他之所以要跑去那边,就是想去打听大哥的消息。

他打小就和大哥的关系最好,因此,一到台北之后,张学森就四处打听寻找张学良的消息,可惜一直难觅大哥的踪迹。

一直到1962年,军统才告知张学森,允许他去台北和张学良见面。

这也是两兄弟阔别三十年之后的重逢,不过,这次短暂会面后,两兄弟依旧还是没法见面。

1966年,张学森的母亲病逝后,他带着家人去到了夏威夷定居。

1993年,张学良好不容易恢复了自由身,张学森就积极为大哥的晚年生活进行了安排,为了让大哥能在夏威夷安度晚年,张学森是跑断了腿,才算是把这事安排妥了。

1995年8月下旬,身在夏威夷的张学森接到了国内的邀约,是让他回国参加纪念抗战胜利五十周年座谈会的邀约。

张学森接到邀请函后,和大哥握手告别,哪知这却是两兄弟的最后一次见面。

座谈会结束后,当天晚上举行了一场庆祝酒宴。

酒宴上,心情舒畅的张学森喝了不少酒,还趁着兴致唱了一段《空城计》,哪知乐极生悲,当晚十点,他突发冠心病,病逝于北京,享年76岁。

老六张学浚

关于张学浚的生平,相关记载不多,他从北京辅仁大学肄业后,就一直在军统担任翻译工作,在军统天津站的一个下属单位工作。

解放前夕,他去到了台湾。

由于其大哥的缘故,再加上他到了台北后,也一直在打听大哥的消息,由此,一直不受重用,还在很长一段时间,被军统所监视。

随后不久,张学浚被调离了台北。

1964年,张学浚才被允许和大哥见面,这一年的夏天,张学浚的母亲过大寿,他才被允许回到台北。

也是在这场寿宴上,两兄弟才得以见面。

阔别多年,寿宴上,两兄弟聊了不少知心话,大哥劝告自己这个弟弟,让他离开军统,去过与世无争的晚年生活。

在军统服役多年,张学浚也心累了,寿宴过后,他就离职了,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于1973年病逝于台湾。

老七和老八

关于张家老七和老八的记载更是很少,在此,我就把两兄弟合在一起写吧。

张家老七名叫张学英,他也是张家兄弟里面,过得最不好的一个。

解放前夕,他去到了海峡对岸,随后不久举家迁到了香港。因为人生地不熟,一直过得不怎么样,后来因为贫病交加,于香港病逝。

张家老八名叫张学铨,不管是解放前还是解放后,他都一直居住在天津,没有挪过窝。

1960年,他被安排在天津的第55中学教书,六十年代,由于得到了保护,他没有受到过多的波及,一直过着普通又安定的生活。

张学铨于1992年病逝于天津。

本文来自百家号“贱议你读史”原创,其他平台和作者均为搬运抄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在东汉这个战乱不断,群雄并起的时代,也出现了很多勇猛过人的武将:像邢道荣、典韦、吕布等人,可他作为三...
家族荣光:户部光绪元宝当制钱二... 在河南省兰考县的一个幽静庭院中,鲍先生悉心珍藏着一枚珍贵的户部光绪元宝当制钱二十文。这枚铜币是他祖父...
原创 刘...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昔日三顾之 礼 得卧龙出山相助,而卧龙不负所望几经...
原创 河... “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
原创 若... 关于陈塘关被屠城,小时候的我们会认为是,哪吒打死了东海龙王三太子,因此东海龙王一怒之下就淹了陈塘关。...
原创 明... 从古至今,县这个地儿划分一直都是个挺重要的单位。不管是知县还是县令,都是管这个县的最大的官。 知县与...
原创 怛... 怛罗斯之战的战败,真的是唐朝退出中亚、丢失西域的原因吗? 唐军 网络历史圈有这么一种唱衰唐朝的声音,...
四川启动川藏公路革命文物资源专...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为传承弘扬“两路”精神,加强川藏公路革命文物资源保护利用,按照国家文物局相关工...
原创 第... 公元前122年冬,汉武帝刘彻在陕西凤翔县南的雍城举行祭祀,实则是前所未有的狩猎活动,年号由此改为“元...
原创 朱... 朱元璋是我国古代杀戮功臣最多的开国皇帝。他称帝之后,制造胡惟庸案、蓝玉等大案,将很多开国功臣杀掉了,...
晨读·百年工运故事|烽火:五卅... 晨读·百年工运故事 第七期 烽火:五卅运动与省港大罢工的抗争岁月 1925年5月15日,上海日商内外...
诸葛亮是否架空刘禅导致其无能化... 一、白帝城托孤:权力交接的千古谜题 公元223年,刘备病逝白帝城,临终前将17岁的刘禅托付给诸葛亮...
原创 整... 整个明朝,倭寇的肆虐如同一片乌云,始终笼罩在东南沿海的天空。 从嘉靖年间的“东南倭患”到万历年间的“...
原创 军... 1949年7月中旬,解放军第四十七军一三九师四一四团奉上级命令自宜昌渡过长江西进,进入长阳丹水一线。...
原创 留... 引言 鬼谷子,此人在我国历史上只闻其人未见其自身,但他仍然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南朝文学家刘...
原创 周... 1928年3月,正在井冈山上的毛主席忧心忡忡。 部队刚刚上井冈山不久,斗争形势还是非常严峻,这块刚刚...
原创 各... 古人曾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各行各业发展到现在,已经远远超过了“360”这个行业数目。 只...
旧石器时代重要见证 揭秘吉林和... 吉林和龙市大洞旧石器时代遗址坐落在长白山东麓,图们江与红旗河交汇的玄武岩熔岩台地之上,分布范围超过4...
原创 诸... 诸葛亮是古代人物中智慧的象征,无论是正史中的表现还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表现,都是那么的震撼人心,让...
原创 王... 一、理想主义者的致命天真 王安石变法,堪称中国史上最“网红”的改革。它像一颗投入深潭的巨石,激起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