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黄埔军校正式发布第一批招生公告,许多有志青年皆汇聚广州,想要报考,在这一次的报名中,有一位来自安徽无为县的20岁青年,面对国破山河的社会,他内心十分痛楚,带着对未来的期盼,他决心报考军校,以求为国效力。
他就是戴安澜,在作文,数学这些文化课的考试中,戴安澜成功通过,可是在体检这一关,戴安澜惨被淘汰,因为他的体能没过关,报考军校失败,戴安澜决心投入军队,几个月后,他再次报考,终于通过,成为了黄埔军校第三期的学生。
军校期间,戴安澜学习十分刻苦,从军校毕业后,他在国民党军队中任职,参加了古北口抗战等,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时,戴安澜时任国民党第25师73旅旅长。
此后,他率部参加了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等,1939年,戴安澜升任第200师少将师长,这个师,便是国军五大主力第五军中的主力师,也是国军中唯一一个机械化师。
同年11月,戴安澜率部参加昆仑关战役,他率领一个团抵御了日军两个联队两天两夜的进攻,之后,戴安澜率部参加反攻,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在这一次被歼灭的敌人中,有一位日军中将,他就是任日军旅团长的中村正雄。
这一战后,戴安澜部因杰出的表现,享誉全国,整个第200师的所有官兵,全部受到了国民政府的嘉奖,蒋介石对戴安澜也毫不吝啬的进行了高度评价,称他:“当代之标准青年将领”这一年,戴安澜35岁。
对于这么一位优秀的黄埔学生,蒋介石很是欣慰,1942年,应英美政府要求,国民政府组建了中国远征军,调谁去国外作战呢?蒋介石想到了戴安澜的第200师。
出征前,蒋介石问戴安澜信心如何,戴安澜敬礼道:“此次远征,系唐明以来扬威国外之盛举,戴某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定挫敌凶焰。”
戴安澜的态度,让蒋介石很是高兴,在缅甸战场,戴安澜扬我国威,歼灭了不少的敌人,使得英美两国的将领对他很是钦佩,美国政府还授予了他一枚懋绩勋章,他是中国军人中,第一位获得美国政府嘉奖的将军。
英雄无畏,1942年,由于英国军队在缅甸的失利,使得我中国远征军也颇受影响,5月,中英盟军败退,日军加大了对中方的进攻,5月10日,戴安澜率部撤入胡康河谷时,受到了日军猛烈阻击,此时,第200师,几乎被日军全面包抄。
戴安澜命令各部分散突围,在这一次的突围中,戴安澜身先士卒,不幸中弹,在重伤中,他流干了最后一滴血,5月26日,戴安澜牺牲,年仅38岁。
师长走了,第200师官兵们,按照师长的遗愿,轮流着将他的遗体送回了国内,7月,广西各位为戴安澜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国民政府追赠戴安澜为陆军中将,并且他的名字列入忠烈祠。
1956年,新中国政府追认戴安澜为革命烈士,2009年,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老兵永不死,英雄仍在!向戴安澜将军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