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抗美援朝:能派到朝鲜的大将很多,为何说只有彭总能打成这样?
迪丽瓦拉
2025-07-07 20:34:25
0

抗美援朝:能派到朝鲜的大将很多,为何说只有彭总能打成这样?

决定入朝参战前,毛泽东的压力很大,政治局内支持出兵的人很少,而且,大家提出不参战的理由都很充足。一向坚持“真理在少数人手中”的毛泽东,这下也犯了难。

但在最关键的时候,风尘仆仆从外地回来参加政治局会议的彭德怀,力排众议坚持出兵,给毛泽东吃了一颗定心丸。于是,彭德怀在毛泽东的心目中,成为志愿军司令员的不二人选。

其实,当时军中能征善战的高级将领很多,有林彪和粟裕这样指挥过百万大军的,有刘伯承这样足智多谋的,有陈赓这样见多识广的,有徐向前这样用兵如神的,甚至不以军事见长的陈老总也主动请缨,要求入朝作战。

单纯从指挥造诣和军事艺术看,彭德怀并不是那个最合适的人,但为什么毛泽东最终派他率军跨过鸭绿江?又为什么说如果不是彭德怀的话根本打不出这种战果?

在决定志愿军的统帅人选时,毛泽东曾有过“幸福的烦恼”,因为解放军大将太多,刚刚经过解放战争的洗礼,派谁不派谁不好选,毛泽东也曾为此再三犹豫过。

像陈毅这样主动请缨但被毛泽东否决的人自然不必说,毕竟陈老总主要的特长是坐镇;也不必说陈赓这样的大将之才,他当时在越南搞援助,一时回不来;单说军中的几位战神级人物,个个都有过人之处。

首先是林彪,这也是毛泽东最优先考虑的人物。林彪在解放战争中有如神助,三大战略决战就指挥了两个,从东北一直打到海南,解放了大半个中国。要论指挥大兵团作战,恐怕没人比他更合适的。

其次是粟裕,作为和林彪并列的战神级将领,粟裕在解放战争中的功劳不比林彪差,淮海战役创造一战歼敌55万的记录,可谓前无古人,后估计也不会有来者。林彪曾经不无嫉妒地说:“粟裕尽打神仙仗!”

刘伯承成名甚早,从南昌起义的参谋团团长,到红军总参谋长,从八路军129师师长到解放军中野(二野)司令员,他的实践经验极为丰富,而且是军事理论的天花板,军中无人能及。

另外还有最早率大兵团作战的红军战神徐向前,我个人认为他最神的在于解放战争,只带了几万民兵武装就拿下固若金汤的山西,顺带消灭了阎锡山30万装备强悍的晋绥军,这才是本事!

能派去朝鲜的战神虽然多,但毛泽东经过一一考虑,发现这些人都有一个致命的问题:长期的劳累使他们的身体都出现了严重问题。

刘伯承早在战争年代就失去了一只眼睛,现在仅存的一只眼睛眼压过高,无法正常工作;徐向前则在太原战役期间就病倒了,严重的偏头痛和肋膜炎还要折磨这位山西元帅好几年;而粟裕的身体也出现了问题,如果不把饭菜摆成一条线,他就没法吃。

身体不行,就没法正常工作,更何况是去朝鲜和武装到牙齿的美军扳手腕。

思来想去,入朝人选被毛泽东一一排除,正当他为此头痛的时候,彭德怀犹如从天而降,毛泽东鼓掌大笑:真天助我也!

毛泽东曾经最看好林彪,但林彪一是身体不好,自从抗战中被友军误伤之后,就一直没好利索;更关键的是,林彪并不支持入朝作战!

而彭德怀不仅军中职务和资历要超过林彪,更主要的是他支持毛泽东的出兵主张!更何况,彭德怀用兵和他的脾气一样,刚猛而凌厉,颇有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气势。新中国刚刚成立,正要借这种作风为国立威,而彭德怀就成了志愿军司令员的不二人选!

事实上也是,林彪用兵过于谨慎而魄力不足,粟裕为人过于谦逊而不够硬气,刘伯承已然处于半隐退状态,而徐向前平生带兵则基本没有超出过10万!

最终的战争结果证明,毛泽东的眼光没有错,彭德怀在与强大到极点的美军一决高下的过程中,丝毫不落下风,最后逼得美军在停战协议上签字——这大概是美军为数不多的没有取胜的战争。

彭德怀此战创造了一个“唯一”:他是军中唯一的一个连续与世界强国过招且不落下风的高级将领,彭总之强,可见一斑!

那么,我们说非彭德怀打不到这种战果,有何证据吗?

如果派林彪或粟裕等人统率志愿军入朝作战,前三次战役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差别,关键是第四次战役。

第三次战役后期,美军开始学会有序撤退,结果苏方和朝方开始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要求志愿军趁胜追击,把美军赶进大海喂鲨鱼,但彭德怀顶住了这种压力,回国怒闯毛泽东的卧室,痛陈利害,否则志愿军不知要多多少无谓的损失——如果不是以彭德怀勇于坚持原则的勇气,事情可能会糟得多。

同时,如果不是彭德怀在国务院办公会议上大发雷霆,要求改善志愿军的后勤状况,朝鲜的补给情况可能仍然得不到改善。

我们说作为三军统帅,指挥战斗只是一方面的要素,指挥员个人的性格可能在某种情况下更关键,更具决定性,这个规律越到关键时刻越明显,彭德怀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幸亏当初是彭德怀挂帅入朝的,他的果断、刚毅和百折不挠的勇气也正是志愿军的勇气,有彭德怀,可谓中华之幸。

抗美援朝,作为上个世纪最重要的世界标志性事件,已经过去近70年了,无论是毛泽东还是彭德怀等人均已作古,如今的中国已经傲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假如老革命家们看到今天的中国,九泉之下定会欣慰,因为这正是他们为之毕生奋斗的目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清朝作为我国历史上封建时代的最后一个王朝,同时它也是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清朝虽然是少数民族建...
原创 史... 大家都知道我国历史上,不乏有些雄才大略的皇帝,作出了很大历史贡献。但是或多或少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毛...
肯尼迪遇刺案8万页文件公布,揭... 肯尼迪遇刺案一直是美国历史上被广泛讨论的重大悬案,此次约8万页相关文件即将公布,无疑会在各界引起巨大...
原创 他... 三国蜀汉开国皇帝刘备 刘备,是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汉昭烈皇帝。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父亲...
原创 西... ###西门豹之死:战国时代的悲歌与永恒的回响 在战国时期,有一位名叫西门豹的官员,他以其独特的智慧...
原创 有... 唐朝官员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商人几乎一直都处于一个较为特殊的地位。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实际行为上,几...
原创 清... 清朝历史上总共有十二位皇帝,入关定都北京后有十位皇帝。纵观这十几位皇帝,大体上类似于今天的“职业经理...
原创 刘...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我们中国地大物博,自古以来就出现过很多优秀的人才,只...
原创 日... 有勇无谋是指一个人有勇气,但却缺乏智谋,在做事的时候往往会弄巧成拙,一般表现在作战方面,只顾着猛冲猛...
原创 清... 众所周知,在香港1997年回国祖国之前,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就提出香港必须驻军。其实早在198...
原创 南... 靖康二年(1127年),金军南下,攻陷汴梁(今开封),掳走两宗北去,北宋灭亡,宋徽宗之子赵构在南京应...
原创 我... 人们常说“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因为只有胜利者才有权力去书写历史,那么他们就会尽可能地美化、神化自...
原创 “... 年代影视剧中,常常会使用特工、间谍这样的设定。主角潜伏敌营多年,深受敌军信任,在一次次化险为夷后,成...
原创 纪... 若按《三国演义》的描写来看,除了吕布以外,整个三国时代就以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这蜀国五虎将的...
原创 为... 文/格瓦拉同志 正所谓官场如战场,委实凶险无比,如何游刃其间、善始善终,其实是一门很高深玄妙的艺术,...
原创 历... 说敬肃皇贵妃这个名字可能大家都不知道,但是提起她的哥哥年羹尧大家应该就都都知道了, 敦肃皇贵妃年氏,...
原创 唐... 引言 唐朝文化绚烂多彩,为当时世界之文化中心,受到各国的崇拜——唐朝历代君主皆想要弘扬中华文化,且我...
原创 农... 清王朝覆灭后,曾经风光无限的皇室成员,在新旧社会变迁过程中,有人挣扎,也有人重新开始。 这其中,末代...
原创 德...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过零丁洋》 曾经在这个世界上有过这样的一个红色巨人,她曾经来过...
原创 隋... 单田芳的隋唐演义评书中,秦琼和尉迟恭两人并列为第十三杰,在十三杰之中排名倒数第一。如果单挑,他们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