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司马炎很难解决胡人问题
迪丽瓦拉
2025-07-07 16:03:52
0

文 / 子玉

西晋的江山是被五胡的铁骑给强势解体,但站在历史大趋势的维度来俯瞰这个问题,胡人南下其实是民族大融合背景下的必然,司马炎根本无力解决。

是的,北方的胡人问题是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自然也就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决的。

太康元年(280),郭钦给司马炎上疏建议:

“西北各郡的胡人已经发展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如今,孙吴已经被灭,应该趁着朝廷的谋臣和武将还在线的情况下迅速解决胡人问题,将他们迁回原来的地方。”

郭钦建议晋武帝将北地、西河、安定等郡的胡人迁回他们的原属地,并且从河南、河内、河东三郡挑选四万户人家以充实当地。

说白了就是,将胡人强势迁出然后由汉人来填补北地、西河、安定等地的人口空白。

结果是,晋武帝理都没理。

没办法,移民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晋朝当时的户口数是2459840户,人口也就千万,这就注定,晋朝收取的赋税很有限根本支撑不了操盘如此大的移民工程。

再说,北方的胡人是经过了一百多年的时间逐步形成如今的格局,已经到了根本不是人力所能解决的地步。

是的,北方的胡人问题是由政策、气候、战争等因素所共同作用形成的。

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匈奴五单于争立,呼韩邪单于落败投降了汉朝,汉朝将其部落安置于并州以北。于是,匈奴人开始在朔方等郡开始与汉人共同生活。

到了汉献帝建安年间,曹操将其分为左、右、南、北、中五个部落。为了解决人口不足的短板,曹操更是将大部胡人安置在北方,比如将五万氐人安置在扶风、天水一带。

到了晋武帝时期,塞外的匈奴因为遭遇水灾有两万余人投靠了晋朝,晋武帝接纳了他们并将其安置在河西宜阳城下。由此,平阳、西河、太原、新兴、上党、乐平等郡成了胡人遍地走的局面。

而且,随着草原气温的不断下降,胡人南下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假如你穿越到当时的晋朝北方,你绝对会惊讶地发现一个事实:胡人在数量上已经达到了与汉人持平的地步。

这其实已经是灾难的开始,因为晋王朝的主体民族汉人在数量上已经被比了下去,当天下大乱时,这些胡人肯定会趁乱给晋王朝放血。

这是想都不用想的事情,因为双方的实力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再加上胡人长期不受中原王朝所待见,矛盾大了去了。

公元296年,矛盾最终以战争的形式爆发,匈奴人郝元度煽动冯翊、北地、安定等郡的羌人造反,兵力迅速就达到了数万的规模,胡人横行关中。

由于晋军镇压不力将自己的短板暴露,胡人各部马上就添了把火,积极加入这场乱局,并拥立氐人齐万年为皇帝,公然叫板晋王朝的权威。

齐万年被镇压之后,太子洗马江统给朝廷上了一篇《徙戎论》,建议朝廷将关中的匈奴人、氐人和羌人集体迁回他们的原属地。

在这篇《徙戎论》中江统强调了两个问题:关中人口百余万,胡人就占了一半;胡人天性骁勇善战,战斗力强于晋军。

也就是说,北方的胡人不管是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已经对汉人产生了降维打击,如果双方发生摩擦,后果将不堪设想。

讲真,江统虽然将问题看得很透,但晋朝当时已经根本无力来解决这个问题,且不说这本身就是个大工程,关键问题是,晋朝的内斗已经发展为主要矛盾,根本就顾不上胡人的问题。

当时,晋朝的主要矛盾是:皇后贾南风乱政,接着就是八王之乱。

公元300年4月,赵王司马伦以“匡扶社稷,为天下除害”的名义发动了政变,一举诛杀了皇后贾南风集团。

政变之后,晋朝潜藏的危机迅速就浮出了水面,那些手握重兵的司马氏王爷们看到赵王司马伦一场政变下来就得到了那么多的实利,于是就纷纷以自己郡国的军队为后盾积极挑战洛阳朝廷的权威。

八王之乱开始了。

由于胡人和庶族在晋朝的体制下长期不受待见,这些人都将自己改命的机会融入了司马氏王爷们的野心中。

于是,这场大火是越烧越旺。

结果是,八王的内斗彻底耗光了西晋王朝的家底,再加上天灾的不断作用,晋王朝不管是实力还是权威都被八王的内战摧毁殆尽。

此时,匈奴人刘渊果断抓住晋朝已经疲弱到极点的机会迅速起事,短短的半个月时间就聚集了五万之众。刘渊出任匈奴大单于,定都离石,强势揭开了五胡乱华的序幕。

同时,鲜卑、羯、氐、羌也都加入了给西晋放血的行动中。

是的,西晋已经没救了,只能上演“永嘉南渡”的剧情。

表面上看,五胡乱华的悲剧是由八王之乱所引发的,但本质上还是因为胡人经过百年的南迁已经彻底在北方站稳了脚跟,他们不管是在土地、人口、战斗力方面都完成了原始积累,只差一个机会。

这个机会就是八王的内乱消耗了晋朝的元气,当晋朝的王爷们已经到了不得不引入胡人的力量来解决自身问题时,胡人也就以帮忙为借口来扩张自己的野心。

从民族融合的角度来看,这场悲剧很难避免,因为矛盾天然存在,差的只是一个导火索。

实事求是地说,在灭掉孙吴之后司马炎就是想解决这个问题其实都是无力的,因为胡人内迁是历史的趋势,西晋王朝很难以自身力量来阻挡这一历史趋势。

其实早在郭钦之前,邓艾就已经主张将胡人徙出北方,郭钦和江统的徙戎策略也只是邓艾思想的延续。

可见,解决胡人问题已经成了当时晋王朝精英群体的共识,晋武帝肯定也看到了这个问题。

司马炎之所以没有任何行动就是因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个问题不好解决,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动摇晋王朝的国本。所以,最好的策略就是,维持现状。

但司马炎虽然不能从根上解决问题他依然可以做预防悲剧发生的准备,比如:低配司马氏诸王的军队;加强州郡的武装。

这样,西晋的江山不至于发生瞬间分崩离析的惨剧。

只能说,五胡乱华证明了江统《徙戎论》的正确,但放在当时,这事还真不好解决。

是的,晋武帝很难解决胡人问题,因为,民族融合是历史的大趋势。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赞”。谢谢!

/

推荐阅读:

司马懿其实是袁绍的接班人

/

点击下方名片(下方蓝色字体)关注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当我们提到春秋战国时期,肯定不能忽略那个有名的“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虽然历史学家们对这个故事的真实性...
原创 杨... 作者:许云辉 皇城南部,一座富丽堂皇的别墅群“池馆台榭,当时第一”,格外醒目。主人御史中丞崔宽命令一...
原创 赫... 身为苏联早期领导人之一的斯大林,在死后都多次当选俄罗斯最伟大的领导人,可见其为前苏联做出了多么宏伟的...
原创 狄... 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司马...
原创 无... 在阅读本文章之前,麻烦您点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不会错过后续更精彩的文章,感谢您的支持。...
原创 有... 在东北民国时期,土匪“大来好”成为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这个外号源自老百姓对他的称呼,表面上是土匪...
原创 上... 在上海的繁华街道上,隐匿着一段几乎被遗忘的历史。这不仅是关于财富和权力的故事,而是关于三大家族的兴衰...
自贡方志 | 华北食堂:承载几...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自流井因盐业发达成为“富庶甲于蜀中”的“川省精华之地”。经济发达促进了餐饮业发...
原创 他... 能够担任起副总理职务的领导干部,必然是为党和国家做出过极大贡献之人,他们不仅仅是工作能力强,人品也是...
原创 吕... 三国时期是我们国家比较动荡的一段时间。所谓乱世出英雄,迫于时代的压力,三国时期造就了众多的人才。 其...
原创 醉...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黄泥冈上,烈日烧灼,白日鼠白胜伪装...
原创 1... 1949年,毛主席说“掘地三尺也要给我找到他!” 能够让毛主席下这样的命令,可见那个人一定非同小可,...
原创 盛...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事件令人困惑又引人入胜。周武王,这位推翻了商纣王统治、创建了周朝的英明君主,在英...
原创 康... 公元1772年的一天,随着北京畅春园里的小太监传来一声尖锐的嚎叫,中国历史上在位最长的康熙皇帝,结束...
原创 谦... 徐向前元帅为人敦厚谦恭,是出了名的老好人,因为这个特点,他一生受了许多挫折和屈辱,但他基本不怎么计较...
原创 春... 春秋中期开始,历来以齐、晋、秦、楚为一流强国。后期虽然吴、越刹那暴起,但未能持续。拉通看整个春秋战国...
原创 毛... 图 | 毛主席在学习英语 引言 这张照片,想必很多年轻人都没有见过,我们的父辈一代,也许都非常熟悉这...
原创 郑... 探索电视剧《风筝》背后的秘辛:"军统四哥"徐百川与"鬼子六"郑耀先的故事引人入胜,但其余"八兄弟"的...
原创 1... 1940年1月,曾威名赫赫的徐老虎因旧病复发,在战场前线累得吐血,转移到了后方休养,从此就再也没有上...
原创 李... 在杀死李建成和李元吉之后,奉李世民之命的尉迟敬德全武装地出现在皇帝李渊面前,迫使李渊同意立李世民为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