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康熙果真称得上“千古一帝”?意大利有本书,揭露他荒唐的一面!
迪丽瓦拉
2025-07-07 21:04:10
0

公元1772年的一天,随着北京畅春园里的小太监传来一声尖锐的嚎叫,中国历史上在位最长的康熙皇帝,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

很快,皇帝驾崩了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传播到了帝国的每个角落……

一时间,在京城内外引起了轩然大波,各股势力纷纷浮出水面。

这是一个非比寻常的夜晚,今晚过后,新的皇位继承人将终结存在了几十年的九子夺嫡,权力中心也将重新获得一次洗牌。

关于康熙皇帝,他在位总共61年,历来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雄才伟略、励精图治的“千古一帝”;有人却说他是荒淫奢侈、闭关自守的“康麻子”。

一、雄才伟略、励精图治的“千古一帝”

那个叫爱新觉罗·玄烨的男人,是史学家笔下康乾盛世的开拓者。

康熙、雍正、乾隆祖孙三代相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形成了一百多年的“康乾盛世”。在他的统治之下,中国封建社会迎来了最后一次“辉煌”。

当他8岁从顺治皇帝手中接手这个帝国时,内忧外患,百废待兴。

朝廷内部有权臣鳌拜,结党营私,把持朝政,居功自傲,骄横跋扈。

朝廷外部西南有三藩割据,东南有台湾自立,东北有沙俄侵犯,西北有草原枭雄噶尔丹他们都虎视眈眈地盯着北京这个初生的新政权,毕竟此时满清入主中原也不过是几十年。

这些人也并没有将这个8岁的少年天子放在眼里,新皇初立,主少国疑,朝廷正值多事之秋。

从少年天子继位之初,少年天子玄烨为了避免沦为鳌拜傀儡的命运,利用鳌拜骄横跋扈的特点,利用布库智擒鳌拜。

此时的康熙皇帝年仅16岁, 从此之后,便将朝政大权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西南的历史遗留问题又摆在了他的面前,三藩已经形成尾大不掉之势,骄兵悍将,挟功自傲。

1673年,“三藩之乱”爆发,声势震动全国,半壁江山沦与敌手,一时间帝国境内烽烟四起,康熙皇帝乾纲独断,经过8年时间,终于平定了三藩之乱。

台湾孤岛久悬海外,当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之后,传至郑经,已历二世,郑氏不敌清军,只好投降。

1684年,清朝在设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宝岛台湾自此成为了我国东南海防的重要屏障,也成为了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西北的草原霸主噶尔丹也已经兵强马壮,年年犯边,帝国的南部边疆稳定之后,康熙皇帝御驾亲征,与噶尔丹角逐于漠北草原,最终噶尔丹战败,从此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十七世纪中叶,野心勃勃的沙俄向东扩张,侵略势力进入我国东北地区。

康熙皇帝派兵抗击沙俄,经过两次雅克萨之战,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有力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维护了我国东北边疆的稳定。

然而,即便是有如此丰功伟绩,康熙皇帝在历史上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贬他的人最热衷诟病的,便是他的“私生活”。

二、荒淫奢侈、闭关自守的“康麻子”

康熙皇帝终其一生总共有妻妾几十人,女儿有二十人,儿子二十五人,妻妾孩子数量当之无愧地居清朝皇帝之首。

在意大利传教士马国贤的笔下,康熙皇帝的后宫生活荒淫奢侈,行事比较暴躁这些内容在马国贤的作品《清廷十三年》中都有记载。

马教士除了偶尔写写文章,发发牢骚之外,他的主业是紫禁城这座深宫大院的宫廷画师,只是喜欢记录一些领导的私生活这个小癖好。

结合康熙皇帝妻妾子女数量,马教士的记载还是较为可信的。

还有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康熙皇帝六下江南,他多次沉迷于江南的温柔乡之中,成为了后世几百年来老百姓茶余饭后谈论的焦点。

不过作为大清皇室的“生育总冠军”,个人生活上放荡一点还是在所难免的。

康熙皇帝所处的时代,西方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产阶级正在逐步登上世界历史的舞台。

此时距新航路开辟已经过去了近百年,沿着这条航线一批批使者来华请求通商,一波波传教士来华传播西方文化。

康熙皇帝成为了最早接触西方各种“小玩意”的一批人。

英伦三岛上的查理一世被推上了断头台,野蛮落后俄国的彼得大帝正在进行西化改革。

作为“杰出”政治家的康熙皇帝竟然无动于衷,依旧闭关锁国,沉迷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不能自拔。

这使得中国与西方的差距逐步拉大,为中国屈辱的近代史埋下了伏笔,这也是后来一些历史爱好者们,对康熙皇帝口诛笔伐的重要原因之一。

后记:

康熙少年继位,一生中智擒鳌拜,平定三藩,收复台湾,三征噶尔丹,抗击沙俄,维护了边疆地区的稳定,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因此被称为千古一帝。

但是他个人生活荒淫奢侈,对外政策上闭关自守,在教育子女方面也是多放纵,导致形成了九子夺嫡的局面,因此被一些历史爱好者们戏称为“康麻子”。

不过,在评价历史人物时,我们要客观的去进行分析,人性本就是复杂多样的,单一的从优或劣来评定一个人,实属有些偏颇了。

衡量历史人物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看他有没有推动历史的进步。

如果放眼国内,康熙皇帝雄才伟略,用一系列措施维持了清初政局的稳定,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无愧于千古一帝。

但是如果放眼世界,康熙皇帝无视西方社会的重大变革,轻视科技创新,文化上推行“文字狱”,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无疑阻碍了我们的发展,导致中国在近代落伍于世界。

综上所述,康熙皇帝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皇帝,不过比起封建社会的大多数皇帝,康熙皇帝仍然是他们中间的佼佼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这... 隋朝一大将杀李渊儿子掘李家祖坟,他女儿却成了李世民老婆! 隋朝后期政治腐败,官员从上到下只知道鱼肉百...
原创 如... 一提到开国皇帝,我们就能想到一大堆名字,比如秦始皇嬴政,汉高祖刘邦,晋武帝司马炎,隋文帝杨坚,唐高祖...
原创 韩... 韩信当然有谋反,而且证据确凿。 《史记 淮阴侯列传》:汉四年,遂皆降。平齐。使人言汉王曰:“齐伪诈多...
原创 李... 虽然朱元璋是从乞丐做到皇帝,难度明显更大,但我还是认为李世民会获胜。 李世民能够获胜的原因不是他的团...
原创 陶...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向来被认为体现了陶渊明不畏权贵、不慕名利的高贵品质。 不过,在这个品...
原创 满... 北宋在靖康之年被金国灭亡后,从金国脱逃的赵构在大宋军民的协助下,又在南方重新立国,史称南宋。南宋政权...
原创 皇... 从古至今,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为标榜自己为“命世之君,创制显庸”的丰功伟绩,往往“不肯因袭前代”,必定要...
学党史·兴法治丨《中国共产党百... 中国共产党百年法治大事记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33 1月17日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国工农红军革...
原创 上... 著名作者杨朔曾在他的名篇《金星英雄》中写道: “这个19岁的青年活生生地说明了敌人为什么在朝鲜碰得头...
原创 元... 今天继续聊“两都之战”。 两都之战,顾名思义,就是当时出现了两个皇上,上都一个皇上,大都一个皇上,两...
原创 明...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种情况是我国古代读书人的普遍追求,通过这句话不仅能看出古代人们...
原创 古... 古代,每到王朝末期,统治腐败,人民生活水深火热,就会爆发大规模的起义。起义领袖大多出生于社会底层,如...
三国真正的枭雄:一生战功卓著,... 我们都知道啊,在东汉的末期,汉献帝的软弱无能给了枭雄曹操一个很大的机会,让曹操能挟天子,令诸侯几乎占...
原创 三... 在《三国演义》里,许褚可是曹操麾下的第一猛将,战斗力超强。那么在许褚的战斗生涯中,到底有哪些人比他更...
原创 随... 公元前205年,刘邦由于轻敌,在彭城率领五十六万诸侯联军败于项羽的三万楚军,无奈之中,他采用张良“下...
原创 古... 中国古代有一句谚语:“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描述了武将们在历史中的尴尬地位。面对外部军事...
原创 长... 白起甘愿赴死,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当时秦国的军事制度,不允许他造反! 而且,在被赐死之前,秦昭襄王...
原创 百...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兼任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率领麾下十几万精兵发动叛乱。叛军...
原创 天... 因为正常打赵云也不见得能干掉高览,至少不可能在一个回合之内就结果高览的性命。虽然高览出场不多,但并不...
原创 历...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