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担任起副总理职务的领导干部,必然是为党和国家做出过极大贡献之人,他们不仅仅是工作能力强,人品也是非常的贵重。他们都严于律己,他们的家人也都会深受其影响而知道洁身自好。但是有一位副总理的妻子却连写6年匿名信,惹得周总理罕见地勃然大怒,这其中都发生了什么事呢?
1941年,陆定一在陈云的介绍下与一位女革命青年结为夫妻,在众人的祝福下,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大家都看好这对新人,认为他们是珠联璧合的一对夫妻。陆定一的父亲曾是民国时期的高官,出生在这样的家庭里自然是衣食无忧,让他从小就接受到了良好的知识教育,大学毕业后就参加了革命,在1929年与第一任妻子结婚。
只是那时候革命斗争环境残酷,夫妻二人聚少离多,1934年在一次战事中夫妻被迫分离,没想到那一别就是永远。陆定一后来才知道,妻子在他们分别的第二年就壮烈牺牲了,这是后话。陆定一单身了七年,在党组织的关心下为他介绍了第二任妻子,当时陆定一感觉前妻已经分离七年杳无音信应该是牺牲在了战场上,于是同意了这门婚事。而他的这位妻子与他不遑多让,也是一位知识渊博的革命青年,她就是严慰冰。
严慰冰与丈夫同样都是无锡人,她的出身虽不及丈夫陆定一是官员之家,但也没逊色多少。严慰冰的父亲是个开明的乡绅,教育子女时思想非常进步,后来散尽家财参加革命,在八路军中担任办事处秘书长。严慰冰在父亲的影响下也参加了革命,后来有缘与丈夫陆定一相识,不久他们结为了夫妻。别看严慰冰是女性,就连曾担任报刊主编、擅长诗词的陆定一都有自愧不如的时候。
建国后,陆定一担任宣传部部长,1959年担任副总理,他的领导才能与学识都是深得毛主席和周总理欣赏的。在一次会议结束后闲聊时,毛主席看到这些领导干部都是学识渊博之人,便问了一个问题,就是王勃写《滕王阁序》时是多少岁,都说是王勃年轻时所作,却不知道具体的年龄与出处,这个问题难倒了众人。
陆定一回到家中后便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妻子严慰冰,结果严慰冰张口就说出了出处——《唐摭言》第十五卷上记载是14岁,陆定一翻看史料果然不差,便把结果告诉了毛主席,毛主席连夸严慰冰是个“女状元”。因此他们夫妻二人可以说是门当户对、志同道合,难怪被所有人看好,只是没想到这位“女状元”后来却做出了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而牵连家人。
严慰冰在上学时就是出了名的才女,身上带着几分傲气,在延安学习时又遇到了美女叶群,叶群不乏众多的追求者。严慰冰认为叶群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罢了,因此看不惯叶群的言行,在那时起二人就多有摩擦。建国后,二人的丈夫分别都是国家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勉强相安无事。到了1960年时严慰冰发现叶群对林帅前妻的女儿并不友好,便写了一封匿名信想给对方施压。
当时叶群收到匿名信后又惊又怕,就把此事告诉了丈夫,林帅当时安慰了一番,以为此事就这样过去了。未曾想在后来的六年中经常收到这样的匿名信,并且还把林帅扯了进去,此时惊动了公安部,但那个年代侦察技术有限,再加上严慰冰有较强的反侦察意识,一时间没有破获此案。直到1966年,严慰冰与叶群在商场上大打出手,警方在调解时发现了严慰冰的字体与匿名信十分相似,在审查之下,这个匿名信案件终于水落石出。
周总理知道此事时非常生气,连茶杯都摔在了地上,都知道周总理一向和善,可想而知这次他是真的动了怒气,他认为这样的做法实在卑鄙,没想到是个才女做出来的事情。严慰冰因为这件案被判入狱13年,陆定一受妻子牵连,特殊时期遭到迫害,他们的子女也受到了打压,这场风波直到特殊年代过去,一家人才得以重见天日。
严慰冰仗义执言的举动令人佩服,只是手段过于龌龊,最后还牵连家人,让本应该充满正义的书香之家蒙上了不白之冤,好在他们幸运地熬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后来都安然度过晚年,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