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提到春秋战国时期,肯定不能忽略那个有名的“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虽然历史学家们对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持怀疑态度,但无论怎样,它确实与周幽王时期的政变有关,也标志着西周朝代的结束。
然后,周平王决定搬迁都城到洛邑(就是今天的河南洛阳),这个决定也意味着东周王朝的开始(公元前770年)了。
事实上,东周时期对于“周王朝”的恢复更多是表面上的。周室的权力不断受到挑战和冒犯,直到最后,周王室被秦国所灭(公元前256年)。再过了几年,秦王嬴政统一了中国(公元前221年)。
这段漫长的历史时期也被称为“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究竟是怎样的一个时代呢?
在那段传唱度极高的“历史朝代歌”中,有一句非常形象地描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特点:“黄帝尧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可以说这个“乱”字非常准确地概括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混乱情况。而这混乱的局面主要是因为周王朝丧失了对整个国家的控制。
所以,春秋战国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朝代,而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
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巨大的分裂时期,一方面,周室的权力逐渐衰落,“天下共主”的地位只是名存实亡。另一方面,诸侯们争斗不休,形成了几十个几乎独立的国家。
正如《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所言:“春秋时期发生了三十六次弑君事件,五十二个国家灭亡。”这段时期的动荡已经到了无法想象的地步。这段时期,因为长期的战争,导致人民生活异常困苦,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破坏。
但放在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下,从政治角度来看,当时的君主们展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开明,能够积极倾听意见以巩固自己的势力。与此同时,随着生产力的提升,铜器向铁器的过渡也完成,这标志着从奴隶主分封制向地主封建制的过渡。
在经济方面,各国之间更加频繁地交往和沟通,有效地推动经济的发展。由于各民族和地区的不断交流,以及所谓的周礼制度的瓦解,思想和文化方面也迎来了空前的繁荣兴盛。
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些有见识的人开始思考如何建立新的社会规则,寻求一条新的“出路”。于是,像儒家、法家、道家等各种学术思想开始兴起,并且形成了“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的学术现象。可以说,春秋战国时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华文明的文化基调,这一时期也可以被看作是中华文化的起点。
各国富有远见的君主们不断寻求贤才改革、争夺霸权,这个时期留下了无数精彩纷呈、壮阔激动人心的故事。这些故事中蕴含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智慧,对后代来说是宝贵的财富。
顺便提一下,虽然我们常常把这段时期称为“春秋战国”,但其实“春秋”和“战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时期,它们各自拥有不同的时间段和独特的特征。
司马迁在《史记》中已经明确指出了这一点,并且后来的历史学家也都认同:春秋时期是前770年——前476年,而战国时期是前475年——前221年。
一、那为什么叫春秋时期呢?
我们通常以周平王迁都作为春秋时期的起点。到了这个时候,周王室的地位已经不如以前那么高了,他们根本没有能力控制诸侯了,而且诸侯们也不再把土地分封给卿大夫了,可以说分封制度已经逐渐崩溃了。
在诸侯们各自为政的情况下,春秋时期呈现出来的是诸侯国相互争夺的局面,整个社会处于动荡不安之中。逐渐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等人相继称霸的现象,我们史书上称之为春秋五霸。事实上,他们已经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实,这个时期被称为春秋的命名来源于一本书,就是《春秋》。这本书最初是鲁国的史官写的,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14年(公元前481年)鲁国发生的重要事件,也记录了其他诸侯国的事情。
经过孔子的编纂和修订,《春秋》成为了儒家经典之一。它记载了鲁国240多年的历史,基本上与东周时期的历史发展时间重合,所以后来的历史学界就把这个时期称为春秋时期了。
或许有人会调侃,为什么叫春秋而不是冬夏呢?实际上,这也有原因。虽然周王室已经没落了,但当时的诸侯国起初还是保留了定期在春季和秋季进行朝拜的仪式。同时,各国的史官也会记录重要的事件。为了适应和符合时间编年的方式,所以这个时期被统一称为“春秋”。
二、战国时期是如何得名的呢?
其实,与一本书有关——那就是《战国策》。这本书是西汉时期刘向编撰的,记载了那个时期各个诸侯国的政治大事和策士们的言论和行动。
人们把那个时候的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等七个大国称为“战国七雄”。最终,秦国吞并了其他六个国家,实现了中国的统一。
历史学界普遍认同的观点是,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分界点是“三家分晋”。具体来说,在当时的晋国,权力被四个卿大夫家族所掌握。而后来,在晋阳之战中,韩、赵、魏三家联手消灭了智氏宗族,之后又将晋国的土地进行了分割。这个事件导致了晋国的灭亡。
现在我们正式进入了战国时期,而周王室也越来越难以维持自身的地位。
可以说,春秋时期是诸侯国之间争夺霸权的战争,但战国时期的战争已经进入了兼并阶段,变成了生死搏斗,战争规模更大、持续时间更长,战争的残酷程度也更加深重。
比如著名的长平之战,秦军坑杀了40万赵军降兵,真是令人痛心。但也正是这种战乱,让人们更加渴望统一,希望结束那种“邦无定交,国无定土”的混乱状态,为进入封建时代做好准备。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它标志着奴隶制度的瓦解和封建社会的崛起。正如王夫之所言,它是一次划时代的巨大变革,对古今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实际上,虽然人们在那个时期因为战争而受苦,但不论是军事、政治、经济还是思想文化方面,这个时期都经历了巨大的发展和繁荣。这对于推动国家统一、促进生产力发展和民族融合来说意义重大,也为后来的秦统一奠定了必然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