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昭莫多之战:为什么说噶尔丹不仅仅输在军力,更是输在人心?
迪丽瓦拉
2025-07-07 16:04:27
0

《昭莫多之战:为什么说噶尔丹不仅仅输在军力,更是输在人心?》

《昭莫多之战再次阐释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理》

文/毅说人文与历史

昭莫多之战是发生于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康熙率领清军在昭莫多以伏击大败卫拉特蒙古准噶尔军噶尔丹的关键一战。此役之后,噶尔丹的精锐部队全部丧失殆尽,以后再也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了,历时近10年的叛乱终于得以平定,喀尔喀地区重新统一于清朝。

在交战之中,噶尔丹在漠北以逸待劳,形势原为有利;清军劳师远袭,形势原本不利。噶尔丹占据了天时和地利,但是丢掉了“人和”,所以交战结果是清军大获全胜。

”毅说人文与历史”纵观昭莫多之战康熙全胜,而噶尔丹全失败,主要原因有军力的差距——康熙有强大的军队,国力做后盾,在军事行动中占得先机并一直掌握主动权;相形之下,噶尔丹薄弱的军力和经济在清军面前处于弱势,所以噶尔丹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也有经济的差距——清朝地域庞大、经济发达,而噶尔丹则偏安一隅,经济只依靠游牧民族单一生产经济;更主要的是有人心的得失——噶尔丹“失道者寡助”,康熙“得道者多助”。

让我们来对比一下双方的军队数量

清军分为三路大军,东路军由将军萨布素率领关东的骁勇之师,共计一万人左右;西路军由抚远大将军费扬古统率两万四千人左右;中路军则是由康熙皇帝直接率领,总共有三万多人。三路大军合计共约七万人左右。反观噶尔丹,则兵力不足万人人。如史书《清实录·圣祖实录》记载:“闻噶尔丹部落,不过五六千人。”。清大将军费扬古在上奏给康熙的奏折中提到:“噶尔丹率贼万许人。”考虑到费扬古应该有夸大的成分以邀战功,所以噶尔丹的军队应该不过万。

清军武器配备大炮,噶尔丹的武器还是成吉思汗时代的弓箭

清军将领那时已经配备了望远镜,而清军的武器除了传统的冷兵器戟、刀、枪、剑外,还有相当规模的热兵器——大炮,据统计有100多门大炮在昭莫多战役中大发神威。但是噶尔丹的武器还是停留在成吉思汗时代的弓箭和草原佩刀,这火力对比,高下立判。

康熙朝经济鼎盛,噶尔丹部则是“家徒四壁”,简单的游牧民族单一生产经济

清朝是一个地域庞大、经济发达的中央集权封建大国,且康熙年间经济达到了清朝的顶峰,所以康熙是以雄厚的国力作为后盾打昭莫多战役的。而噶尔丹则是偏安一隅的地方割据政权,还停留在比较落后的游牧民族单一生产经济阶段。从零星的不同时期的噶尔丹史料记载我们可以看出来噶尔丹部的贫穷:“稍有驼马,绝无牛羊。”,“骆驼牛马千余计,敝坏,绝无羊群。”,“不得已,掘土中所产物以食。”

组织和后援方面比较

康熙是动员全国力量来打这一战役。康熙大帝不但御驾亲征,还调动了八旗的所有精锐,外加内蒙古、喀尔喀蒙古部队中的骁勇善战之师。为了鼓舞士兵士气,解决其后顾之忧,康熙颁布诏书:“凡从征阵亡士兵,除照常给身价外,护军则赐一子为七品官食俸禄;骁骑则赐一子为八品官食俸禄,如无子,则照本身钱粮,给其遗孀妻终老。所借公库官银,另外宽恤。”这样清军在大战时,便可破釜沉舟,拼死一战。康熙帝还在各省招募战马,“愿急公捐马驼者,皆定例拟议。罪人内有愿急公者,亦准其捐马驼赎罪。”这样一来,战马充盈,可以随时补充战时损耗。

得人心者得天下——康熙“得道者多助”,噶尔丹“失道者寡助”

噶尔丹部落没有稳定的后方补给,所以就“打到哪,抢到哪”,噶尔丹行军至喀尔喀纳木札尔陀音时,纵兵抢劫,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当地牧民苦不堪言,所以噶尔丹后来的阴谋“阴遣使诱内蒙各部叛归已”就胎死腹中。除了对其它部落残忍,噶尔丹对自己部落的人也是相当残忍,为了加快行军速度,噶尔丹残忍地杀害了自己族人的妻女,小孩子和有残疾的人,这样他自己的士兵都对他都有怨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于是噶尔丹就成了孤家寡人了。

而反观康熙帝,对敌后方的“宣传工作”还挺到位,他给噶尔丹的侄子策旺阿拉布坦的诏书中说,本次战役只针对噶尔丹一人,你们诸地的牧民们可以照常放牧,不必惊慌,这样就水到渠成地瓦解了噶尔丹部落的后方军心。昭莫多之战的前身是乌兰布通战役,在那一役中,康熙的清军彻底打垮了噶尔丹部队的人心,士兵普遍心灰意冷,士气衰竭、沮丧。有史书记载,噶尔丹降臣说道:“我等会于乌兰布通时,即以畏慑。今来此克鲁伦、土喇,我厄鲁特倾国之人皆豫知灭亡,惟噶尔丹一人以为不然,犹妄言有成。”在昭莫多战役失败后,噶尔丹仓皇逃命,连他手下的士兵都讥笑他“你也有今天“。

昭莫多之战再次阐释了孟子的千古名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昭莫多之战对清朝意义重大,康熙不仅打垮了噶尔丹精锐,还让历时近10年的噶尔丹叛乱终于得以平定,喀尔喀地区重新统一于清朝。

参考资料:《清实录·圣祖实录》、《清史稿》

【以上就是“毅说人文与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人文、历史知识分享,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下反馈。】

(本文中所有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古... 在古代社会中,一个13岁的女孩刚刚步入青春期,身心都还未完全发育成熟。然而,历史记载中屡见不鲜的是,...
原创 贫... 西伯利亚,是位于亚洲北部的地理区域总称。其气候寒冷,土地贫瘠。因此虽然面积广阔,但人口和经济价值极低...
原创 章... 前言 2008年,“民国最后一位名媛”章含之去世。 外交部想收回分配给她家的房屋,没想到最后却引起了...
收集红色文物 讲好革命故事(追... 图为曹行燕在进行文物修复工作。   邹 洋摄(人民视觉) 贵州习水土城镇,四渡赤水纪念馆内有一件特殊...
原创 毛... 前言 北京西郊射击场彩旗飘扬,毛泽东开天辟地地举起了神枪手的枪,面对画有蒋介石头像的沙袋,毛泽东开心...
原创 1... 1925年3月12日,北京的早晨仍然有些微寒,病入膏肓的孙中山先生躺在病床上,永远地阖上了自己的双眼...
原创 红... 1955年授衔的时候,有一些将领的军衔颇有争议。比如贺龙麾下的爱将谭友林,他的军衔明显偏低了。谭友林...
原创 薛... 作者:孙英杰 走进开原,如同走进烽火硝烟的古战场,那些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演绎了一个个荡气回肠的英雄...
原创 唐... 前言: 谁能想象,一个曾让强大的隋朝付出惨重代价的古国,最终会在唐朝的铁蹄下倒下?高句丽,这个存在了...
原创 唐... 唐朝是中华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朝代之一,其建立者唐高祖李渊,本人曾是隋朝的贵族。在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和三征...
原创 湖... 在我国近现代考古工作中考古发掘出来的文物,除了外出展览、宣传,这些文物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全国各地博物馆...
原创 金...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朝鲜领导人金日成访华,我国仪仗队早早等候在机场,热情迎接这位国家元首的到来。 周...
原创 陈...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狂妄的日寇终于撕下伪装面具,露出了对我华夏河山蓄谋千年的狼子野心...
上海博物馆古埃及文明大展盛大开... 作为“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的标杆性活动,备受期待的热门展览“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昨天(7月...
原创 年... 年羹尧和邬思道,一个是雍正手下最得力的大将,一个是智囊团的首席谋士,犹如雍正的左右臂!算是一个锅里吃...
寻红色印记,忆峥嵘岁月 2024年7月14日,皖西学院蒲公英红色文化宣讲团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安排下开展“红...
原创 清... 康熙作为开国皇帝,掌握着掌管天下生死的大权,但他一生却对杀人持谨慎态度。 这不仅适用于天下臣民,也适...
原创 凯... 凯撒是罗马共和国晚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之所以如此出名,除了他的政治与军事能力外。他是第一位担任...
原创 他...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投笔从戎”这两个成语都与今天我们要讲述的主人公有关,此人就是世称“班定远”的...
原创 大... 李世民一生当中,最大的遗憾之一,就是他的母亲去世太早,没能看到自己丈夫夺得江山、儿子登上皇位,没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