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4日,皖西学院蒲公英红色文化宣讲团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安排下开展“红军的一天”实践体验学习活动。
上午九点,宣讲团成员来到八角楼革命旧址。在八角楼一盏油灯下,毛委员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工农武装割据”这一科学由此诞生。在讲解员的娓娓讲解下,宣讲团成员切身感受到“八角楼的灯光照四方,井冈山精神永放光芒”的时代意义。
宣讲团成员在八角楼革命旧址合影
中午十一点,宣讲团成员沿着红军足迹,化身“急行军”,踏上红军当年走过的泥泞小路和崎岖石道。同学们在这条红军路上感受到了当年革命先辈们爱党爱人民的赤诚之心。随后,宣讲团成员徒步前往目的地——茅坪镇马源村,亲自在当地农户家里制作红军餐。九十多年前,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军民靠红米饭、南瓜汤,同心奋斗巩固和扩大了革命根据地。而今天,宣讲团成员围坐在一起,体验先辈生活,用简单的食材,按照红军当年的烹饪方式,亲手制作了一顿朴素却意义非凡的餐食。正式就餐前,带队老师和宣讲团成员共同合唱了班歌《红星闪闪》。在品尝自己劳动成果的同时,宣讲团成员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红军战士们当年艰苦的生活条件,以及那份在困境中依然保持团结互助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宣讲团成员在做红军餐
下午三点,宣讲团登上了黄洋界,黄洋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之一,也是革命斗争的重要场所。在黄洋界保卫战纪念碑前,宣讲团成员高声朗诵《西江月·井冈山》。“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当宣讲团来到黄洋界炮台处,仿佛能听到当年激烈的枪炮声,感受到“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定力,这是无比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更是青年人需要继承与发展的革命精神。
晚上七点至九点,宣讲团成员两两一组,亲眼观摩草鞋师傅的亲自演示。在领取制作材料和工具后,成员们逐渐地把稻草通过缠、绕、拧等方式编出草鞋的模样。当做出亲手编制的草鞋,同学们更是感慨良多,发自内心地敬佩红军当年就是穿着这样简朴的草鞋跋山涉水,最终取得胜利。
宣讲团成员在展示编织的草鞋
“红军的一天”不仅让团队成员体会到革命战争时期的艰苦奋斗历程,更切实引领青年学生扎根革命老区,用眼睛发现井冈山的时代巨变,用耳朵倾听人民至上的历史回响,激励新时代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中挺膺担当。
(图文:王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