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夏侯渊之死是意外?还是曹操犯错?
迪丽瓦拉
2025-07-07 20:03:06
0

夏侯渊是东汉末年曹操手下的大将,作为曹操的亲兄弟,他和夏侯惇可以算是曹操的左膀右臂。不过与夏侯惇备受尊荣,安度晚年不同的是,夏侯渊却死在了战场上,而且是被敌军将领当众斩杀。作为曹操的亲兄弟,夏侯渊落得如此下场,不光是当时人会觉得意外。

就算是以后世的眼光来看,也是难以理解的。也许有人会说,打仗还有不死人的吗?谁都有可能死,夏侯渊死又有什么奇怪的?用得着这么大惊小怪吗?说出这话不能算是错误,但是如果仔细盘点一下三国的将领们,真正死于战争的还是绝少数。

大部分是病死,或者是死于内部权力斗争。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是因为三国的将领们都是高级将领,以现在的标准来看,最少也是个少将,现代战争高杀伤武器遍地都是,将领的阵亡率也就只是万分之一(阵亡一万士兵死一将领)。换做是冷兵器时代,那种落后的武器,将领的阵亡率就更低了。

更不用说夏侯渊这种级别接近天花板的将领,在曹魏诸将中,除了他的兄长夏侯惇能与其相比,其他将领地位都在夏侯渊之下。所以他死在野战中并不是一件正常的事情,或者说发生的概率很低。但他还是发生了,这里面就存在了人为因素,而不完全仅仅是巧合。

那谁又能在夏侯渊身上动手脚呢?以当时的情况来看,除了曹操之外,不会有第二个人了。刘备当然也可以动手脚,不过第一他看不上夏侯渊,黄忠斩杀夏侯渊本以为能得到刘备的褒奖,结果刘备给他来了句杀夏侯渊有什么用?要杀就杀张郃。第二就算他想要动手脚,他能动手脚的地方也很有限。

无非就是激将法,然后诱敌之计设陷阱之类的。但实际上刘备并没有做这些事情,所以夏侯渊之死的锅,还要背在曹操身上。那曹操身上有哪些锅呢?首先让夏侯渊留守汉中就是个错误,夏侯渊有几斤几两曹操不知道,我想是不可能的,但曹操就是留了夏侯渊。

这里面固然有夏侯渊身份高贵的原因,不过我想曹操一点私心没有也是不可能的。至于私心是什么,我就不说了,懂得都懂,不懂得说了也听不懂,建议多读读帝王心术。其次只派张郃辅佐夏侯渊这也不对,汉中作为直接面对刘备的要冲,重要性还在合肥之上。

合肥留了张辽,乐进,李典,汉中的重要性高于合肥,曹操就只留两个?这种人事安排,导致夏侯渊必须亲上火线监督防务,被黄忠直接斩杀,如果没有这种安排,夏侯渊是绝不可能亲上火线被黄忠所杀。最后一点则是汉中告急后,曹操增援缓慢。

杨修的鸡肋点明了曹操的心思,你曹操真的不想要,把夏侯渊撤回来也好啊,磨磨蹭蹭,让夏侯渊最后战死。各位网友对此又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交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这... 隋朝一大将杀李渊儿子掘李家祖坟,他女儿却成了李世民老婆! 隋朝后期政治腐败,官员从上到下只知道鱼肉百...
原创 如... 一提到开国皇帝,我们就能想到一大堆名字,比如秦始皇嬴政,汉高祖刘邦,晋武帝司马炎,隋文帝杨坚,唐高祖...
原创 韩... 韩信当然有谋反,而且证据确凿。 《史记 淮阴侯列传》:汉四年,遂皆降。平齐。使人言汉王曰:“齐伪诈多...
原创 李... 虽然朱元璋是从乞丐做到皇帝,难度明显更大,但我还是认为李世民会获胜。 李世民能够获胜的原因不是他的团...
原创 陶...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向来被认为体现了陶渊明不畏权贵、不慕名利的高贵品质。 不过,在这个品...
原创 满... 北宋在靖康之年被金国灭亡后,从金国脱逃的赵构在大宋军民的协助下,又在南方重新立国,史称南宋。南宋政权...
原创 皇... 从古至今,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为标榜自己为“命世之君,创制显庸”的丰功伟绩,往往“不肯因袭前代”,必定要...
学党史·兴法治丨《中国共产党百... 中国共产党百年法治大事记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33 1月17日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国工农红军革...
原创 上... 著名作者杨朔曾在他的名篇《金星英雄》中写道: “这个19岁的青年活生生地说明了敌人为什么在朝鲜碰得头...
原创 元... 今天继续聊“两都之战”。 两都之战,顾名思义,就是当时出现了两个皇上,上都一个皇上,大都一个皇上,两...
原创 明...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种情况是我国古代读书人的普遍追求,通过这句话不仅能看出古代人们...
原创 古... 古代,每到王朝末期,统治腐败,人民生活水深火热,就会爆发大规模的起义。起义领袖大多出生于社会底层,如...
三国真正的枭雄:一生战功卓著,... 我们都知道啊,在东汉的末期,汉献帝的软弱无能给了枭雄曹操一个很大的机会,让曹操能挟天子,令诸侯几乎占...
原创 三... 在《三国演义》里,许褚可是曹操麾下的第一猛将,战斗力超强。那么在许褚的战斗生涯中,到底有哪些人比他更...
原创 随... 公元前205年,刘邦由于轻敌,在彭城率领五十六万诸侯联军败于项羽的三万楚军,无奈之中,他采用张良“下...
原创 古... 中国古代有一句谚语:“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描述了武将们在历史中的尴尬地位。面对外部军事...
原创 长... 白起甘愿赴死,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当时秦国的军事制度,不允许他造反! 而且,在被赐死之前,秦昭襄王...
原创 百...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兼任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率领麾下十几万精兵发动叛乱。叛军...
原创 天... 因为正常打赵云也不见得能干掉高览,至少不可能在一个回合之内就结果高览的性命。虽然高览出场不多,但并不...
原创 历...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