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军战斗力下滑视角:嘉庆年间,御林军打不赢内务府厨师
迪丽瓦拉
2025-07-07 20:02:54
0

1803年,内务府厨师陈德被凌迟,割了一千多刀,2个儿子也被绞死。嘉庆皇帝悲痛欲绝:“紫禁城的大内高手,连一个厨子都打不过,大清要完了。”

1799年,89岁乾隆撒手人寰,留下一个烂摊子给嘉庆。入关一百多年,八旗子弟成了寄生虫,官僚机构腐朽,贪官污吏横行,整个朝政乌烟瘴气。

嘉庆没啥本事,无法开辟财源,只能节省开支。为此,嘉庆大量裁撤宫廷人员,让他们自谋出路,结果惹出麻烦了。

陈德,河南人,早年生活贫困,却练就一手厨艺。清朝的内务府,专门服侍皇族的机构,陈德是里面的厨师,前后服务15年,算是老员工。

皇帝也没“余粮”,清朝不景气,吃饭也要节省,陈德被裁撤。15年来,陈德已经习惯宫廷生活,一旦离开这里,他很难适应社会,故而心怀不满。

失业,对四十多岁的陈德来说是灾难,他家里有2个儿子,还有一个瘫痪在床的岳母,生活开支很大。没了内务府这份工作,陈德的生活陷入困境,便将怨气发泄到嘉庆身上。

1803年,嘉庆外出巡视,准备回到紫禁城。陈德曾经是内务府厨师,对京城的路线比较熟悉,也知道皇帝身边的护卫情况,便决定来一场“冒险”,半路杀死嘉庆。

皇帝出巡,身边高手如云,紫禁城的侍卫都追随,按理说应该很安全。清朝不是现代,没有远程狙击枪,想要刺杀皇帝谈何容易,身边的侍卫也不是吃素的,但情况正好相反。

嘉庆进入神武门,早已埋伏好的陈德拿着一把菜刀冲出来,直奔皇帝车辇。神武门的侍卫看到皇帝有难,都呆若木鸡,不知如何是好,没一人上前去阻拦。

陈德就要杀到车上,嘉庆惶恐不安,慌忙大喊“护驾”,但宫廷的侍卫都不来“勤王”。此时,嘉庆身边的几个亲信站了出来,用最原始的方式对抗陈德。

拉旺多尔济,喀尔喀蒙古亲王,嘉庆皇帝的姐夫,迎娶固伦和静公主。堂堂蒙古亲王,草原上的勇士,看到陈德杀来,只能从背后抱住他,尽量拖延时间,而不是将其擒拿。

陈德力气很大,当即挣脱开来,扎克塔尔、珠尔杭阿、桑吉斯塔尔、巴丹多尔济等大臣又扑上来,把陈德压在下面。陈德奋力挣脱,在格斗中砍了巴丹多尔济3刀,力竭被擒。

大庭广众之下,居然敢公开行刺皇上,陈德胆子也太肥了。嘉庆很生气,当即下令刑部审判,看看究竟是何人指使的?陈德也很爽快:“失业后生活困难,还要养活一家老小,不得已而为之。”

没了工作就刺杀皇帝,这理由也够狠。嘉庆下旨,将陈德拉到北京菜市口,凌迟处死,割了一千多刀。陈德的两个儿子,都被绞死;岳母瘫痪在床,已经奄奄一息,嘉庆没有为难,还算有点良心。

陈德被凌迟,嘉庆心如刀割,此次刺杀事件,暴露出太多问题,这都是大清积累下来的弊病。陈德为何刺杀皇帝?是因为失业。为何没工作,因为朝廷需要节省开支,而节省的背后则是官僚的腐化,嘉庆不得已而为之。

八旗子弟,以骑射为看家本领。入关之初,朝廷实行“恩养制”,八旗子弟不用从事农业、商业、手工业,只需练习武艺即可,保持骁勇善战之风。

清朝立国的基础是八旗,当年满洲第一勇士鳌拜率6个骑兵,就敢追杀数百个明军,威震辽东。如今,陈德只不过是一个厨师,独自一人刺杀皇上,神武门的大内高手,驻守京师的八旗子弟,居然没有一人敢出来战斗,确实打脸。

即便走投无路,被迫迎战陈德,表现也很糟糕。6位高级官员,其中有4位是八旗的护军统领,居然用最原始的“抱身”方式对付。6人打1人,结果还被陈德砍伤一位,也是可悲。

陈德事件中,嘉庆看透了八旗的腐朽与没落,清朝的根基已经腐烂,大厦即将崩溃。嘉庆一怒之下,罢免了神武门、顺贞门的两位护军统领,并换掉这些“呆若木鸡”,不敢上来护驾的所谓“大内高手”。

一顿操作后,嘉庆又多次下旨,重申武艺、骑射对八旗子弟的重要性,并严令八旗的都统们谨遵“圣旨”,督促八旗子弟练习武艺,不要丢失了祖宗的本领。但是,嘉庆的努力没啥效果,八旗继续腐化。

陈德事件表明,八旗已经彻底没落,危机重重的清朝想要续命,只能依靠汉族士大夫。事实的确如此,晚清最后六十多年,清朝成为湘军、淮军、北洋军表演的舞台,八旗子弟戏份少得可怜,连提鞋都不配。

剿灭太平军、捻军、西北起义军、西南起义军,依靠湘军、淮军。收复西域数十万平方公里国土,以及开展洋务运动,组建近代化海军,也是湘淮集团。甲午之后,则是北洋军活跃,他们与南方起义军一起,终结了清朝历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这... 隋朝一大将杀李渊儿子掘李家祖坟,他女儿却成了李世民老婆! 隋朝后期政治腐败,官员从上到下只知道鱼肉百...
原创 如... 一提到开国皇帝,我们就能想到一大堆名字,比如秦始皇嬴政,汉高祖刘邦,晋武帝司马炎,隋文帝杨坚,唐高祖...
原创 韩... 韩信当然有谋反,而且证据确凿。 《史记 淮阴侯列传》:汉四年,遂皆降。平齐。使人言汉王曰:“齐伪诈多...
原创 李... 虽然朱元璋是从乞丐做到皇帝,难度明显更大,但我还是认为李世民会获胜。 李世民能够获胜的原因不是他的团...
原创 陶...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向来被认为体现了陶渊明不畏权贵、不慕名利的高贵品质。 不过,在这个品...
原创 满... 北宋在靖康之年被金国灭亡后,从金国脱逃的赵构在大宋军民的协助下,又在南方重新立国,史称南宋。南宋政权...
原创 皇... 从古至今,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为标榜自己为“命世之君,创制显庸”的丰功伟绩,往往“不肯因袭前代”,必定要...
学党史·兴法治丨《中国共产党百... 中国共产党百年法治大事记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33 1月17日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国工农红军革...
原创 上... 著名作者杨朔曾在他的名篇《金星英雄》中写道: “这个19岁的青年活生生地说明了敌人为什么在朝鲜碰得头...
原创 元... 今天继续聊“两都之战”。 两都之战,顾名思义,就是当时出现了两个皇上,上都一个皇上,大都一个皇上,两...
原创 明...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种情况是我国古代读书人的普遍追求,通过这句话不仅能看出古代人们...
原创 古... 古代,每到王朝末期,统治腐败,人民生活水深火热,就会爆发大规模的起义。起义领袖大多出生于社会底层,如...
三国真正的枭雄:一生战功卓著,... 我们都知道啊,在东汉的末期,汉献帝的软弱无能给了枭雄曹操一个很大的机会,让曹操能挟天子,令诸侯几乎占...
原创 三... 在《三国演义》里,许褚可是曹操麾下的第一猛将,战斗力超强。那么在许褚的战斗生涯中,到底有哪些人比他更...
原创 随... 公元前205年,刘邦由于轻敌,在彭城率领五十六万诸侯联军败于项羽的三万楚军,无奈之中,他采用张良“下...
原创 古... 中国古代有一句谚语:“太平本是将军定,不许将军见太平”,描述了武将们在历史中的尴尬地位。面对外部军事...
原创 长... 白起甘愿赴死,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当时秦国的军事制度,不允许他造反! 而且,在被赐死之前,秦昭襄王...
原创 百...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兼任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率领麾下十几万精兵发动叛乱。叛军...
原创 天... 因为正常打赵云也不见得能干掉高览,至少不可能在一个回合之内就结果高览的性命。虽然高览出场不多,但并不...
原创 历...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