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蒋介石设宴下令,王耀武承诺死守济南,回去就转移妻儿:别去台湾
迪丽瓦拉
2025-07-07 21:33:08
0

“假如我有不测,你们可去香港,不要跟蒋介石去台湾!”

王耀武前脚刚从南京归来,后脚就如此紧急叮嘱妻儿。

1948年,济南战役打响之前,蒋介石亲自督办王耀武在济南城里里外外,大修防御工事,以求能守住济南。但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战略要塞济南大有不保之势。

王耀武忧心忡忡,他想说服蒋介石:放弃孤城济南,退守徐州。飞机启程向南京飞去,他要面对是什么?济南这片土地上又将掀起怎样的腥风与血雨?

图|蒋介石与王耀武蒋介石:死守济南

1948年7月,解放战争已经进入第三个年头。

在过去的两年中,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各个战场上艰苦奋战,横扫千军,作战双方形势发生急剧变化,在人民解放军的节节反攻下,国民党军被迫从全面进攻转为全面防御,随着敌我力量的重大变化,国民党军的战略又变为重点防御,军队猎集在大中城市周围,趋于被动挨打的境地。

1947年5月孟良崮战役大获全胜,彻底粉碎国民党军的“鲁中决战”计划。1948年,山东兵团又横扫胶济路700里、横扫津浦线700里,济南已经成为山东境内的一座孤岛,攻打济南提上日程。

济南,位于津浦、胶济两条铁路的交汇处,北靠黄河,南依泰山,易守难攻,是国民党赖以支撑山东、华北的战略要地。对我军来说,拿下济南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

国共双方都将目光盯在这场决战上,全军统帅毛主席高瞻远瞩,迅速意识到,拿下济南,不仅可以使华北、华东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还可以为我军之后在淮海地区歼敌创造有利条件。

国民党蒋介石当然也深知济南的战略地位,他认为,倘若丢了济南,徐州将变为前哨,南京政府也将受到巨大威胁,所以,济南是万万不能丢掉的。蒋介石向主政山东的王耀武发去严令:死守济南;同时他还下令,让徐州主力兵团全力北援。

王耀武1946年冬天奉蒋介石之命,携全副美式装备主政山东,他打通了胶济、津浦两线,让国民党在山东省的军事力量一时大增。

但1947年莱芜战役,李仙洲军团全军覆没;孟良崮一战,张灵甫战死。国民党部队节节败退,屡战屡败,在王耀武看来,山东诸城陷落,驻守济南守备不足,12万人的部队里不乏来自地方卫队、保安团的人,几乎没有作战实力,要对抗14万人的山东兵团,无异于自寻死路。

王耀武设想,一旦济南开战,那么驻守济南的国民党军死的死,逃的逃,或许还会有人临阵起义,届时,城破是必然的。考虑到此,王耀武认为,如今不必死守济南,或许可以退守徐州,但蒋介石已经下了严令。

他决心,到南京去,请求蒋介石放弃济南,退守二线防御。

图|蒋介石宋美龄

1948年5月,王耀武乘机降落济南机场,他刚下飞机,就直接被接到蒋介石住处,蒋介石宋美龄夫妇早已准备好美味佳肴等待着他,尤其是宋美龄,还特意为他下厨做了家乡菜,看到这个阵仗,他不是不知道蒋介石向来笼络人心的手段,王耀武心中自是一沉。

蒋介石热情地邀请他坐下来,吃饭,喝红酒,推杯换盏间,王耀武心怀忐忑地向蒋介石提出想法,他想放弃济南,退守徐州。

结果王耀武还未来得及多说一句,蒋介石已经大发雷霆,当场拍桌训斥王耀武,他向王耀武再次阐明守住济南的战略意义,济南是万万不能放弃的。

济南有多重要?王耀武何以不知,但蒋介石却不告诉他,接下来该如何守城?如何打这场仗?

面对蒋介石不断的画饼充饥,王耀武心中无奈,他的建议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被采纳的了,王耀武只能硬着头皮承诺,自己一定会死守济南,人在城在,城亡人亡。

蒋介石高兴了,作为国民党高级将领的王耀武心甘情愿地守城。可转头回到济南的王耀武却是愁容满面。

济南城得守!后路也得走!

图|王耀武王耀武的最后一步

王耀武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自己的妻儿。

如果自己战死了,或者被俘了,妻儿应该怎么办?遥想1941年谢晋元在淞沪会战中率“八百壮士”,死守上海四行仓库,最后壮烈牺牲。蒋介石赞其“精忠”,还追封其为陆军少将。

谢晋元牺牲后,妻子凌维诚长途跋涉前往重庆,面见蒋介石宋美龄,当时蒋介石信誓旦旦地承诺:“现在抗战期间,国家困难,待胜利后,国家定会照顾你们的。”

等抗战胜利后,凌维诚再去找蒋介石宋美龄,只得到一句“你们先回去吧,会安排上海市政府照顾你们的。”凌维诚甚至没有拿到一分抚恤金,国民党政府根本不管她们,只有孤儿寡母艰难生活。

蒋介石对谢晋元如此,后来的事实证明,杜聿明被俘,蒋介石对杜聿明的家人亦是无情。

图|谢晋元的妻儿

王耀武了解蒋介石的为人,如果自己身死,蒋介石又怎会好好照顾自己的妻儿!所以此时他必须要为妻儿想好后路,他第一时间找到家人们,让原本正在济南上学的孩子们立刻休学,他要送家人们离开济南。

王耀武将家里的财产都交给妻子郑宜兰,嘱咐她:“假如我有不测,你们可去香港,不要跟蒋介石去台湾!”

形势紧迫,王耀武紧急安排家人离开济南。只有送走家人,自己才没有后顾之忧。

图|王耀武

建国后粟裕说:“陈老总说过,不要小看王耀武,他是国民党那些人里比较明白的一个。”在济南决战之前,王耀武不仅给妻儿留好后路,留在济南的他还做了两点安排:

第一,对共产党人,不把事情做绝。

济南监狱里关押着两百多名地下党,国民党济南警察局长曾向王耀武呈上文件,蒋介石下令将这群地下党全部处决。

王耀武并未执行蒋介石的这一命令,他将蒋介石报告中的“密裁”二字改成了“全部放走”,释放所有地下党。

警察局长不理解王耀武的做法,向他提出疑问,要他执行蒋介石命令时,王耀武只是问了一句:“为何非要把事情做绝呢!”

王耀武并不想打内战,内战初期,他看出蒋介石发动内战的企图,选择称病,躲进医院,以此避战,但蒋介石一而再再而三去找他,王耀武不得不“逼上梁山”,被迫加入内战。

可在他的心里,是并不愿意与并肩作战、抗击日寇的同胞们骨肉相残的。到了决战前的最后一刻,王耀武还是展现出自己的仁慈之心,同时也非自己,留下一条生路。

图|蒋介石(左)、王耀武(右)

第二,对老部下们,不下死令。

抗日战争上,王耀武以命相搏,誓死不退。但这次,王耀武并不打算让跟随自己多年的老部下为蒋介石卖命,他对部下们说:

“守城的时候好好守,该撤的时候及时撤。”

抗战时要保家卫国,哪怕丢掉性命也在所不惜,但打内战,只要尽到军人天职即可,不需要为蒋介石的私心丢了命,这次,他选择珍惜老部下的性命。

即使在死守济南的过程中,他也告诉老部下:“我们持续了8天8夜,已经尽了责任。此不同于抗日,不必萌发轻生的念头……”

他甚至还会为部下安排“逃生路”,帮他们想办法伪装出逃。

王耀武明白济南决战的形势,他无力改变蒋介石的想法,如今只能设法坚守对蒋介石的责任。

图|王耀武“国民党将领”的后半生

1948年9月,王耀武判断,解放军会在西面主攻,将其预备队第19旅调至飞机场以西古城方向待机。

9月16日午夜,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全线猛攻,解放军主帅是被称为“神勇司令”的山东兵团司令许世友,战士高喊“打到济南府,活捉王耀武”的口号,势如破竹,所向披靡。

至9月18日,人民解放军以炮火封锁济南机场,迫使国民党军中止空运;在解放军强大攻势下,9月19日晚,吴化文率所部二万余人宣布起义;9月20日,西部商埠守敌被解放军全歼。

吴化文的起义、人民解放军的连续猛攻,让王耀武应接不暇,部队坚守济南的信心动摇,王耀武此时向国民党统帅部请求突围,却遭到蒋介石怒斥,蒋介石依旧严令:让其固守济南,等待援助。

图|许世友

9月23日,王耀武的国民党军几乎已是败局已定,心情稍微放松了点的许世友将军鼓励解放军战士:

“这次打济南,我跟军委做了保证,王耀武生要见人,死要见尸。从今晚起,大家都得瞪大眼睛,做好布置,捕捉那个可能潜逃的王耀武。”

许世友还专门回到作战室,找到多年前黄埔军校是第三期毕业班的合影,王耀武是黄埔军校第三期学员,许世友指着合影中的王耀武,让大家认清王耀武的脸。

另一边,面对战火蔓延的济南城,王耀武面色铁青,内心是万般煎熬,他已经失去了希望。

王耀武带着乔玉龙等4名贴身卫士来到铁公祠的暗道口,乔玉龙拿出一支大皮箱,里面装着几身国民党将军服,乔玉龙对随行的几位壮汉说:“你们都快穿上。”这几位壮汉,是王耀武前些时候从各部队挑选出来的“替身”,和他身形很像。

王耀武告诉他们:“危难之际,你们的壮举本司令不会忘记。记住,你们先到村外潜伏,天一黑各自向南、北、西三个方向突走,千万不可往东行。”

就这样,王耀武踏上“逃生路”。

图|王耀武被俘

9月24日,人民解放军全歼国民党守军,济南宣告解放。9月25日,王耀武逃到章丘县的一个小村,随行的乔玉龙注意到附近墙上写着“王耀武已在临沂被擒”,他们知道,这可能是“替身”起了作用,心里有了些许安慰。

逃到寿光县时,化装的王耀武终被俘,起初王耀武不打算承认自己的身份,经几番盘问后,王耀武最终承认自己的身份。自此,王耀武结束国民党高级将领的生活,开始战俘生涯。

和其他许多战犯一样,王耀武起初对自己的失败无法释放,思想上有很多顾虑。

毛主席特意让罗瑞卿转告他:

“你功是功,过是过。你的抗日功劳我们共产党人是会永远记住的,只要你安心改造,你很快就会回到人民中间的。”

图|毛主席与罗瑞卿

华东军区政治部主任舒同特意去看他,鼓励他尽快转变态度,站到人民一边,王耀武豁然开朗,思想慢慢转变,他主动提出:

“本人深信对国民党上层某些人士还可以起到一些作用,对驻守徐州的某几个国民党部队还可以发挥一定的影响。不干则已,要干就要轰轰烈烈。只要共产党解放军方面有需要,我王某愿效犬马之劳,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王耀武成为被俘的国民党将领中转变思想最快、表现最好的人之一。后来被辗转送到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改造,王耀武依旧认真学习,张治中、傅作义、邵力子等老朋友还曾来狱中看望他,鼓励他学习,尤其是张治中,帮忙带来毛主席的指示。

毛主席说“一律宽大处理,拟分批释放。”这给王耀武带来极大的动力,他学习得更加努力,只盼来日新生,或许还能等到与亲人相见的一天。1959年12月,他成为第一批被特赦的战犯之一。

图|王耀武

走出囹圄,王耀武期盼能在新的时期为人民做贡献,此外他最记挂的就是家人们都怎样了?当年济南一别,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

周恩来总理关怀王耀武,问他:“你的家人在哪里?”

“应该是在香港。”王耀武如此回答,当年他就是如此叮嘱妻儿。

周总理联系《大公报》的费社长,希望他能帮忙寻找王耀武的家人。1965年,王耀武被特赦6年后,王鲁云接到费社长打来的电话:“你父亲不但被特赦了,还在北京当了文史馆员,现正盼着与家人团聚。”

王鲁云,王耀武与郑宜兰的女儿。

当年与王耀武在济南分别,郑宜兰带着孩子们打算从上海去香港,但当时战乱不断,去香港的票都买不到,一位受过王耀武之恩的国军帮他们乘坐军用飞机,抵达香港。

图|周总理与特赦战犯

郑宜兰还想着能救王耀武,结果钱花了几万块,也没能等来王耀武的消息,她哪里知道,人民解放军的队伍与国民党的腐朽完全不同,不是靠钱能解决问题的。

为防蒋介石派人暗杀,郑宜兰带着孩子们隐姓埋名,在香港艰难生存,家里过着精打细算的日子,直到孩子们都慢慢长大,家中的日子也好过了许多。

费社长找到王鲁云时,王鲁云已经结婚,还有了可爱的孩子,得知父亲消息的王鲁云激动不已,立刻带着女儿出发前往北京。

父女相见,王鲁云眼泪直流,她哭着叫“爹爹”,王耀武也十分高兴,他着急地用地道的家乡话询问女儿王鲁云,这些年家里人过得怎样?母亲郑宜兰过得是否安好?......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对家人的思念与关怀,王耀武言词见表现得淋漓尽致。

王鲁云告诉父亲王耀武:“一切都好,不用担心。”

她告诉父亲家里人这几年的日子,这让王耀武也放下心来。在与王耀武短暂团圆后,王鲁云又回了香港生活,但她时常给父亲写信,父女俩也能时常联系。

图|王耀武与吴伯伦

唯一遗憾的是,年事已高的郑宜兰决定跟着孩子们生活,于是跟王耀武提出了离婚。1966年,在周总理的关心下,离异的王耀武与北京82中教师吴伯伦结婚,这位“昔日国民党将领”的晚年生活,过得平凡、简单,却也知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此... 文|老达子 本文共3105字,阅读时长大#优质作者榜#约6分钟 前言 在历史上,我们可以找到许多长寿...
原创 大... 大汉王朝四百年,堪称第一贤后的是马明德,她和汉明帝,是一对强、强联合的夫妻。 作为东汉第二位帝王,汉...
原创 李... 你开了上帝视角,知道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件杀了李建成,成功上位。 但李建成可不知道。 况且在当时的政治...
原创 发... 长沙国,西汉诸侯国,公元前202年始封,至公元8年被废,存续210年,与西汉国祚一致,是汉朝历史上存...
原创 朱... 崇祯九年,清军入关,情况危急,唐王朱聿键自行招募上千兵马,出发去北京勤王护驾。 崇祯帝知道后大怒,谁...
杭州:一扇通往中国五千年历史的... Leveraging the China-Europe Tourism Dialogue hoste...
原创 陈...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三国时期的一位风云人物——陈宫。说起陈宫,可能有人会一头雾水,但提到他的老板吕...
原创 留... 由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实行敌视和封锁的政策,因此在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外交工作中...
原创 韩... 近日,韩国有些媒体在报道,韩国考虑将国名改为“考瑞亚”。大家一听就明白,考瑞亚是英文Korea一词的...
原创 作... 前言 在三国时期,诸葛亮帮助刘备打天下,在一场又一场战争中运筹帷幄的他,颇受众多名士的敬重,对蜀汉数...
原创 东... 提到白马义从这支军队,后世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支军队特别能打,堪称‘三国第一特种部队’。 这个...
湖北省地方志工作会议暨地方志业... 中新网湖北新闻7月18日电 (李月文)湖北省地方志工作会议暨地方志业务培训班17日在襄阳召开。来自全...
原创 野... 秦始皇是我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他统一六国、以郡县制替代分封制,还统一了度量衡、文字和车轨的宽度...
原创 在... 朱元璋 在中国古代,姓氏宗族取名有自己的规范,朱元璋就规定他的儿子以及朱家子孙的命名要遵循朱姓加辈分...
原创 5... 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使得中国人民对日本人恨之入骨,也让中日两个民族的关系推到了对立面。八年的抗战在人民...
原创 李... 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二子,是唐朝的第二个皇帝。他的父亲李渊是唐朝开国皇帝。按照正统继承法来说,李世...
原创 诸... 一、诸葛亮,蜀汉最后的光芒 蜀汉在诸葛亮执政时期的策略,简单来言就是四个字:以攻代守。因为魏、蜀、吴...
原创 朱... 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有一段被尘封的往事,至今仍令人回味无穷。那是关于一位年轻皇帝的悲剧——朱允炆,他...
原创 现... 看完了《白话国史》中关于宋元兴亡的这一卷,对宋朝做一个总结。 宋朝多侠客和英雄。 ……然而,这只在二...
原创 龙... 1992年7月28日,一行人专门来到福州,拜访开国少将龙飞虎。见面以后,他们发现龙飞虎虽然已经7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