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野之战,我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点。
得知这场战役失败后,远在200公里外的纣王居然直接自杀了,这一切来得实在是太突然了。
当时的形势究竟多么严峻,以至于把纣王吓成了这样?
前纣与后纣
按照当时的情况来说,形势还算好吧,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严峻。
从牧野到纣王所在的朝歌差不多有200公里,西周军队差不多走一个月才能到,再加上他们还得准备物资,所以他们要想杀进朝歌,起码得一个半月的时间。
挽救自己的时间如此充裕,那纣王为何还要选择自尽?真相就在朝歌城的废墟中。
在我们许多人印象中,纣王就是一个惨无人道的暴君,其实他最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那么残暴。
纣王年轻的时候也算是有所作为吧,他也曾有过非常仁慈的一面。
纣王一上位,据说就大大减轻农民们的赋税,而且他还从那些贵族手中分出一些土地给农民,这些其实都非常不错。
在处理政务上,他也是非常勤劳。他一直为之努力的就是削弱神权,尽量加强自己的王权。
什么是神权?
这其实就是古时候人们迷信,觉得神高高在上,一切都得听从他们的安排,就连历代君王都是如此,比如纣王要是干个什么事,还得征求神的意见。
其实明白人都知道,这个世界上哪里有什么神呐!
所以纣王就想着,逐渐削弱神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然后多突出自己,这样他的王权就越来越有分量了。
除了削弱神权,纣王刚开始的时候还杀害了不少贵族成员。这些人一般都是朝中的大臣,他们当时的地位还是很重要的,就跟我们今天的股东差不多。
自从纣王权力越来越大后,他逐渐在这条路上迷失了自己。
从此纣王不再在乎老百姓们的生活,他本人在朝中逐渐过上了极致奢靡的生活,比如人家喝酒不用杯子,直接跳进池子里一边游泳一边喝,玩累了就直接趴在边上喝。
此外,纣王还让人从全国各地弄来了许多肉,每块肉都吊起来挂好。那一眼望去,真的跟茂密的树林子没有什么区别,这就是纣王的酒池肉林生活,实在是奢靡至极。
此外,纣王还在美女这条路上越来越着迷了,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妲己了。
自从有了妲己后,纣王的生活更加奢靡了,对方让自己干啥就干啥,已经完全迷失了自我。
为了自己的奢靡生活,纣王开始加重老百姓的赋税。一时间,百姓们又过上了度日如年的生活,也正是从这时候起,纣王逐渐失去了民心。
除了生活奢靡,纣王在杀害大臣这条路上,也是越来越有兴致了。起初他只是想着巩固王权,但后来却成了他的一大兴趣。
其中被纣王折磨最惨的,就有当时的三公,这三人分别是九侯、鄂侯、姬昌。
九侯为了讨好纣王,他就把自己非常漂亮的女儿送出去了。
虽然纣王无道,但人家九侯的女儿却不是那种人,她很不喜欢像纣王这样的。
纣王见状很不开心,于是他先把九侯女给杀了,接着给九侯来了一个菹醢之刑。
军事之不利
鄂侯得知这件事后,直接为九侯打抱不平去了。
看着反对自己的鄂侯非常生气,纣王也是懒得废话,他直接给鄂侯来了一个脯刑。
这两种酷刑从名字看出就非常残忍,至于具体是什么就不说了,感兴趣的可以去网上寻找答案。
姬昌见状没有说什么,他只是为两人的结局叹息了一番。就因为这,纣王直接将他给软禁了起来。
后来姬昌的手下给纣王送了不少美女和珍贵物品,最后非常开心的纣王就把姬昌给放回去了,同时还给了他兵权。
比如有敌人来冒犯,姬昌就可以率兵出去围剿。
也就是从这时候起,西周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这么一看,瞬间感觉纣王太坏了,但历史上真实的他可能并不是这样。
毛主席曾经说过,不应该把纣王看得那么坏。我们后人之所以看他那么坏,是因为周武王故意写成那样的。
毛主席眼中的纣王,是一个文武双全很厉害的人。最重要的是,他那时候在国土扩张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他们都是对我们华夏有功劳的。
主席对历史了解得还是很透彻啊,那些写史书的有时候确实可恶,故意突出前朝的缺点,而对他们的优点只是一笔带过。
当然了,不管怎么说吧,纣王最后之所以失败了,并不是因为他奢靡不得民心,其实就是单纯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失败。
我们先来说一说军事方面,从前面毛主席的评价中不难看出,纣王在位的时候仗打得不少,事实的确如此。
虽然说领土扩张了不少,但战争带来的问题是,纣王没有处理好那些俘虏。
尤其是在征东南夷族大获全胜后,纣王直接得到了上百万俘虏。
面对如此之多的俘虏,纣王并没有及时处理好这个问题,说白了就是没有将这些俘虏转换成自己的部队。
此战结束后,纣王本身伤亡也很惨重,这时候要想赶紧补充兵力,那吸收这群俘虏就是一个很好的决策,但商朝还没吸收成功呢,西周军队就已经打过来了。
纣王见状并没有派正规军出去迎战,而是那些守城军以及部分奴隶、俘虏迎敌去了。
这些守城军大部分都是守护朝歌城的,其实就是禁军,他们的战斗力不是太强。
至于俘虏和那些奴隶,他们的战斗力可以说是负面的。因为纣王还没完全降服他们,所以仗打起来之后,这些俘虏以及那些奴隶,直接临阵倒戈全去帮西周军了。
也就是说,真正有用的,就是那点守城军。
但守城军队哪能跟正规军比啊,毕竟他们作战经验不是很足,所以仓促迎战的纣王在牧野之战中败了,那他的正规部队都去哪了?扩张领土。
朝歌城的真面目
纣王当时把国家大部分军队都调去攻打东南夷族了,这在当时已经算是远征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导致朝歌城中防守空虚。
周武王正是看准了这个时机,所以赶紧指挥大军过去了,这个时机抓得确实好。
纣王那时候也是大意了,他完全没有想到西周会来攻打自己。
当初纣王赐予西周军权后,他们发展非常迅速,国力也是瞬间壮大了起来。
但纣王始终是瞧不起他们,他本人也曾说道:“小小姬昌,能奈我何?”
那时候西周是商朝的一个附属国,所以纣王自然不把这样的国家放在眼里。
只能说纣王那时候还是太年轻,他以为自己放了姬昌一马,并给了点兵权就可以降服他们一家了,岂料人心难测。
不过话又说回来,纣王为何没有寄希望于自己的正规军?
牧野与朝歌之间的距离,肯定不如朝歌到东南夷族那么远,所以纣王的正规军一时半会儿回不来。
这时候最要命的是,守城军虽然说还有点,但朝歌城是没有城防“系统”的,这就是问题的最终所在。
这是考古专家们发现的,他们通过探查得知朝歌城并不是太大,而且也没有那些高大的城墙作为防御。
差不多就相当于,朝中殿堂大门就是朝歌城的大门。
本来守城军就不多了,再加上朝歌城又没有什么防御设施,所以绝望的纣王直接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其实就算有城墙,他们那点人也拖不到正规军回来。
纣王毕竟是一代君王,不愿意被敌人抓住受辱,所以就提前自尽了。
除了军事方面,他在政治方面又是怎么斗争失败的?其实最主要的,就是得罪了那些贵族们。
前面我们说了,纣王为了加强自己的王权,他杀害了不少王公贵族,这就是导火索。
由此不难猜出,那些贵族们肯定对他不满意,所以当得知西周获得牧野之战的胜利后,这些贵族们纷纷倒戈投靠了姬发小儿。
要知道,这些贵族们可都是有士兵的。
所以在这些贵族们的帮助下,西周最终成功取代了商朝。那些投降的贵族们,也纷纷得到了不少好处,比如他们都得到了封地,分封制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
除了这些人,就连纣王的亲哥哥微子都投靠了西周。
估计微子是有点羡慕嫉妒吧,毕竟他是三兄弟中最年长的,结果却是最小的帝辛当了君王。
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母亲在生帝辛的时候,身份从妾成了正妻,所以纣王生下来后就比两个哥哥地位要高。
不管怎么说,古代所有的朝代最终都会灭亡,没有一直能够传承下去的。
至于纣王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随着越来越多的史书资料现世,争议也是越来越大。
总之,纣王也算是改朝换代的主要功臣。虽然他在许多人眼中是个暴君,但他的一些做法的确促进过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那就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