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七大,当时革命形势一片大好,然而毛泽东同志却出人意料地告诫人们要“准备吃亏”,并列举了17条困难。这一告诫并非杞人忧天,更非对革命前景的悲观,而是展现了一种超前谋划、早作准备的清醒与坚定,以应对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这一历史片段,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政治智慧,对于新时代新征程上的广大党员、干部来说,更是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要有清醒坚定的“脑力”。历史告诉我们,越是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越要保持清醒和坚定。毛泽东同志提出的“17条困难”在未来大都一一发生,这充分说明了他的远见卓识。如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但我们仍需保持冷静和专注,不能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好大喜功。我们要牢记“三个务必”,戒骄戒躁、脚踏实地地去完成好每一项工作,善于运用辩证思维谋划经济社会发展。
要有化险为夷的“能力”。准备吃亏、预想困难,并不意味着对前途的悲观失望,而是为了更好地应对和解决可能遇到的挑战。毛泽东同志在提出“17条困难”后,紧接着就讲了“一定要胜利”的8条理由,这体现了他的战略智慧和坚定信念。对于我们这个百年大党来说,不仅需要居安思危,更需要善于化危为机。广大党员、干部要加强自身学习,不断充盈知识库,学会运用事物发展规律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提升识变、应变能力。
要有一往无前的“魄力”。毛泽东同志在最后一条困难中加上“其他意想不到的事”,就是提醒人们要对意料之外的困难有所准备。这种敢于面对未知、敢于挑战困难的魄力,是我们党不断前进的重要动力。新征程上,我们还有许多困难和挑战需要克服,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永葆斗争精神,积极淬炼斗争本领,在各种风险和挑战面前敢于迎难而上、挺身而出、坚决斗争。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以过硬的斗争本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我们要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局面。(孟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