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2月,陈毅、粟裕率领华东野战军打响了解放山东的战役,敌我双方很快进入交锋状态。
2月23日,蒋介石突然收到莱芜前线报告,国军第12、73、46军6万人被我军歼灭,这个消息令老蒋震惊不已。
国军指挥官陈诚更气得吐血,直言自己被粟裕耍了,莱芜战场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粟裕变更作战计划
1947年年初,蒋介石调集南线、北线两路大军31万人,向我军山东根据地临沂进兵,老蒋派薛岳指挥两线兵团,企图南北夹击消灭我军。
当时,华野军驻守在山东临沂,陈毅认为我军曾经在苏北,重创过蒋介石的部队,这次还以南线为突破口,打击老蒋部队。
粟裕觉得有道理,便调集几个纵队准备开发南线作战。
这时,老蒋南线欧震所带领的突击部队,率先对临沂展开进攻。
敌人不请自来,陈毅和粟裕决定好好和欧震干一仗。
粟裕制定三个作战计划,先打弱敌、寻找冒进、然后中路突破。
欧震兵团右路,黄百韬率领的第25、65师,势力比较薄弱,粟裕决定先打黄百韬。
只要黄百韬部松动,欧震势必会派军救援,到时候再找机会突击,打散敌人部署。
粟裕在进攻黄百韬部4天里,对方打得不急不躁。
华野军始终无法找到敌人突破口,南线一直无法突破。
这时候,粟裕得到情报,欧震的几个整编师,三路行进十分缓慢,每天各部行径10公里,随后就地宿营,三路军队之间紧密连接。
这阵势,粟裕是看明白了,他这是要消耗华野军。
欧震什么时候这么会打仗?简直把自己的兵力部署摸透?铁了心要和华野军打消耗战?
这时,陈毅告诉粟裕,欧震很会总结战斗经验,前几次失败,让他了解了我军分割战术的特点,采取按兵不动,以逸待劳的对策,就是在寻找时机,把华野军搞疲惫了,再突然出击,不能被他给唬了。
粟裕觉得有理,老蒋手下虽说派系林立,可也不缺像欧震这样的儒将,自己险些被逼的无计可施,着急应战,要是那样岂不是正中欧震下怀,于是粟裕决定改变部署。
陈毅觉得,别看欧震这会能沉得住气,他背后的老蒋可是沉不住气,老蒋调集这么多部队,就是想要短期内消灭华野军。
因此,欧震不可能一直按兵不动,再说他不动,老蒋也会让其他人动。
听到这,粟裕忽然想明白了,我军可以先不打欧震兵团,从北路军队想办法,找到突破口。
这时,延安来电道:老蒋的大军主要想打下临沂,我军先不要和他硬拼,可以考虑撤出临沂,打乱老蒋的战略部署。
粟裕看过电报后思考再三,老蒋北线集团缺乏后援,属于孤军深入,我军的确可以考虑改变战略部署。
这时,又一条电报传来,蒋介石大军的总指挥薛岳突然被免职,更换陈诚为总指挥。
二:63小时歼敌6万
薛岳指挥南北两线进攻临沂的部队进度缓慢,令蒋介石十分不满,他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消灭华野军。
1947年2月初,蒋介石将薛岳撤职,换上自己心腹陈诚,前往徐州指挥作战。
趁敌人调换主帅之际,粟裕将新拟定的南线寻找机,南北两线机动作战、舍南就北,三步作战计划发给延安。
延安回电认为,华野军可以执行第三条舍南就北的计划,先放弃临沂,声东击西,上演一处空城计,引蒋介石南线兵团深入临沂。
2月15日,粟裕命令参谋长陈士榘带领第2纵、3纵,虚张声势的出临沂城,攻打欧震集团,很快将欧震集团引来攻打临沂,陈士榘且战且退,让欧震顺利攻占临沂。
攻占临沂消息很快传到南京,蒋介石与陈诚十分高兴,认为华野主力被他们消灭了,为此还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宣布山东战事即将结束。
可就在他们沉醉美梦中时,突然一声惊雷,把他们震醒。
粟裕探听出,北线王耀武的兵团第46军,驻扎在临沂附近的新泰地区,自己则率领第73军随后。
王耀武这么做,是在保护自己的嫡系不受损失呀。
谁不知道蒋介石的北线兵团,第73军实力最强,46军和12军不是地方军就是杂牌军,让非嫡系冲在最前面,粟裕决定从这里发起突击。
2月18日,粟裕命令第1纵、8纵、9纵,突袭攻打莱芜,搞得王耀武十分被动,他上报给蒋介石和陈诚。
华野军并没有被歼灭,而是出现在莱芜一带,请求支援莱芜。
蒋介石和陈诚二人听后置若罔闻,认为王耀武判断错误,对他置之不理。
2月23日,山东突然传来消息,华野军在莱芜全歼蒋介石北线兵团6万人,陈诚听被气得口吐鲜血。
几天前还传来胜利的好消息,怎么突然之间变成无法挽回的败局?
原来,王耀武上报蒋介石和陈诚二人无果后,就命令将已进驻在临沂附近的第12军和46军,迅速撤回到莱芜,防守准备进攻莱芜的华野军。
粟裕得到消息后,没想到王耀武回撤速度这么快,只能第七次修改作战计划,将总攻莱芜时间提前2小时。
21日早晨7时,粟裕命令几个纵队,从左右两面进攻莱芜6万敌军,他下命令,这次我们要在莱芜,把王耀武的第73、46、12军全部歼灭。
双方战到23日凌晨,第12军军长李仙洲,眼见莱芜守不住了,联络第46军军长韩练成准备撤离。
可等了足足2个小时,没等来韩练成,李仙洲只能独自撤离,结果被埋伏在附近的华野纵队俘虏。
至当日清晨,王耀武兵团6万人在莱芜,被粟裕和陈毅华野兵团俘虏。
在这场战役中,粟裕能根据战局变化,七次修改作战部署,稳扎稳打,沉着应对。
与蒋介石的好大喜功、轻敌冒进形成鲜明对照。
莱芜战役,华野军63小时俘虏敌军6万人,创造了我军又一个辉煌战绩,永载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