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是由秦朝将领赵佗建立的政权,秦始皇派五十万秦军南征百越,征服百越后,五十万秦军就地驻守。而这五十万秦军,也就是赵佗建立南越政权的基础。然而让人疑惑的是,虽然赵佗建立了政权,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南越却与西汉政权保持和平。
也许有人会认为,西汉国力是南越的几倍,南越不敢和西汉开战不是很正常嘛?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是仅限于稳定的西汉,什么叫稳定的西汉呢?举例来说,西汉政权建立后,经历过多次内乱。汉高祖时期的异姓诸侯王之乱,以及吕后去世后的铲除诸吕。
还有汉景帝时期的吴楚七国之乱,到汉武帝上位为止,西汉有过很多次内乱。如果说稳定的西汉过于强大,南越不敢与其开战。但是面对内乱的西汉,南越也没有趁机而入。这就让人相当不解了,南越为什么要与西汉保持和平呢?我想主要有三点原因。
首先是南越的自守政策,说起来南越政权建立的初衷,就是不掺和北方的秦末战争,自己过自己的日子。这种政策导致南越没有利用秦末战争的时机扩张实力,但同时也避免了北方各个政权觊觎南越。怎么说呢?从守成的角度看来,这个决策还是正确的。
毕竟我南越没捞到好处,但是也没有损失什么。其次南越本身的国力,实际上比想象中的还要弱。虽然说南越饿建立基础,是五十万秦军。但这五十万秦军,不提在征服南越的过程中损失了多少。在秦朝内乱之后,这支军队就成了没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军队。
那之后只能自给自足,但南越这片尚未开发的贫瘠土地,真的养得起五十万秦军吗?事实上我认为绝对养不起,而养不起要怎么办?那就只能复员,复员之后南越还有多少军队呢?这个数字不可考,但我认为绝不会超过十万,而十万是个什么概念呢?
大概就是西汉初年一个异姓诸侯王的军队规模,与整个西汉政权相比,无法抗衡。与异姓诸侯王相比,也不是稳操胜券。所以实力上的差距,的确是限制了南越对西汉的战争,但是有一个问题还没有解释。这个问题就是,为何西汉内乱时,南越也没有趁虚而入呢?
这就牵扯到第三点原因,那就是南越就算进攻西汉,也无法守住得到的土地。为什么守不住呢?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南越就算占领了一部分,在国力上,也不会超过西汉。如果西汉平定了内乱,一定会对南越展开战争,夺回南越占领的西汉领土。
而南越因为与西汉的国力差距,又无法守住夺取的领土。那进攻西汉不就完全是徒劳无功吗?不但徒劳无功,还给了西汉进攻自己的借口。所以南越不进攻西汉,其实也是正确选择。各位网友对此又有什么看法?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