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帝陵不能挖?为何北宋皇陵仍被发掘?揭开一段真实帝陵考古故事
迪丽瓦拉
2025-07-09 02:32:10
0

01、北宋皇陵

考古界有一条“通令”——百年内不动帝王陵,这是所有考古工作者的共识。

然而,从1984年到1998年,在河南省巩义市南郊,考古队却先后发掘了北宋皇陵中的一座帝陵、一座后陵和一座王陵。

这其中到底有什么隐情呢?

1981年秋天,由于连降暴雨,巩义市北宋皇陵区部分帝后陵台及封土堆接连塌陷,甚至一些地宫入口都暴露了出来!

北宋时期的九位帝王,除宋徽宗和宋钦宗被金国所掳,其余七帝以及宋太祖父亲宣祖赵弘殷都埋葬于此,因此也称“七帝八陵”。

由于受损严重,此时巩义考古方面同志便向上级部门提出维修的同时能否发掘一座帝陵?

最终,相关部门考虑到帝陵发掘经验不足,决定可以先发掘一座皇后陵。

02、发掘李皇后陵

1984年10月,确定了发掘目标——宋皇陵中的元德李皇后陵。

由于此陵有一个很大的盗洞,因此暴雨过后坍塌尤其严重,需要抢救室发掘。

元德皇后李氏(944年—977年),

宋太宗赵光义嫔妃、中山王李英之女、宋真宗赵恒生母。

李氏去世时年仅三十四岁。宋真宗即位后,追封元德皇后

北宋皇陵在金国入侵掳走徽钦二帝之后,就被官兵大肆盗掘,破坏非常严重。

九百年间,历经磨难多次盗扰的宋皇陵,还有没有文物存在?我们一无所知……

发掘正式开始,李后陵地宫建筑长宽分别是25米和22.5米,规模不小,墓道开口隐藏在34米距离处,地宫入口竟然深达15米。

陵台封土的四周是由四道长110米神墙围成的宫城。神墙开有东西南北四道神门,南神门外延伸出一道长约140米的神道。

在封门墙的位置,人们看到了两扇早已倒塌的石门,甬道尽头一座类似蒙古包的圆形墓室便出现在了大家面前,直径约8米。

贵为皇太后的李后陵,只是一个简单的单室墓,这与汉、唐时期复杂的皇陵相比,显得非常简陋。

03、瓷器破解一段谜题

墓室之中,三个盗洞触目惊心。尽管如此,置身于幽暗的墓室中,抬头仰望12米高的穹窿顶,队员们还是觉得十分震撼。

墓顶绘制有形象图壁画,先用蓝灰刷制,再用白灰点状形成星宿和银河。

由于三次大型盗扰,墓室中堆满淤积的泥土。在这些泥土中,考古队发现了许多瓷器残片,并以此复原了几十件宋代瓷器,这其中就有神秘的越窑瓷器!

越窑,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

越窑青瓷明泽如冰,温润如玉,釉色青中带绿,

其中的精品被称为“秘色瓷”,李后陵的随葬青瓷更是其中的精品!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最早的官窑开设于北宋末年的宋徽宗时期,

然而李后陵中出土了底部带有“官”字的白瓷,颠覆了这段认知,

官窑至少在北宋初期就已经出现。

04、隐藏着皇家秘密的玉册

接下来的发掘中,考古队员发现了许多明显经过加工的长方形玉片,上面还写有文字,

玉片的长度都为30.8厘米,宽度则有7.8厘米和3.3厘米两种。

在对照史料后,大家才恍然大悟,这些就是史书中记载的帝后下葬后使用的文书、玉册。

这是帝王陵墓独有的一种珍贵文物。

李后陵中的玉册上的文字,是以宋真宗口气所撰写的祭奠母亲的祭文。

玉册还用金粉仔细修饰过,部分玉片上还有贴金彩绘痕迹。

经过清理,淤泥中的玉片达到了77枚,不过大都残缺不全。

在对照了宋代官方史料后,李皇后的玉册内容也很快得到了恢复解读。

然而,令考古队员疑惑不解的是,文献中记载的哀册内容与陵中出土玉册上内容不一致!

由于玉册残缺不全,几十年过去了,宋真宗写给母亲的哀册中到底隐藏了怎样的秘密,

仍然没有得到解答……

05、北宋帝陵形制

1985年,在李后陵发掘结束后,人们暂时没有再开启宋代皇陵的发掘工作。

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盗墓贼的身影再一次出现在了北宋皇陵,许多神道边的石像生被盗掘。

虽然没有发掘任何一座北宋帝陵,但是考古工作者还是摸清楚了宋代皇陵的规制,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就是前三个帝陵和后陵,都是砖砌单室穹窿顶墓。

比如宋太祖赵匡胤的永昌陵地宫,就是规模更大,但依然是砖砌单室墓。

这种规模与赵匡胤在后世心目中的宋朝开国皇帝地位极为不符,但确实事实。

第二阶段的帝陵地宫有了演变,但是也仅仅是将砖砌墓室改成了石砌。

第三阶段即从宋英宗的永厚陵、宋神宗的永裕陵以及宋哲宗的永泰陵,演变成了双层墓室。

06、“狸猫换太子”的历史真相

1995年春天,巩义市政府筹措了部分资金,向国家文物局提出对北宋皇陵进行修复。

国家文物局经过慎重讨论,最终确定:将宋仁宗的永昭陵进行复原,同时也让现在的百姓们能够亲眼目睹北宋皇陵的真实面貌。

基于国家“不主动发掘皇陵”的政策,这一次的考古发掘并不涉及帝陵地宫,

仅仅是对永昭陵的地面建筑进行了发掘。

这座帝陵的主人宋仁宗赵祯,就是民间传说“狸猫换太子”的主人公。

《宋史》评价这位皇帝是“为人君,止于仁,帝诚无愧焉”。

赵祯的生母一开始仅是一名普通宫女,身份低微。当时的真宗皇后刘娥,便将赵祯带到自己身边长大。

刘皇后虽然并没有用狸猫偷换宫女的儿子,但是确实隐瞒了赵祯生母的真相。

公元1033年3月,刘娥去世,此时的宋仁宗才从旁人那里知道自己的生母并不是刘娥,而是李宸妃。

然而,宋仁宗前往生母李宸妃之墓后,原谅了刘皇后。

因为刘娥生前是按照皇后礼制安葬了李宸妃,这已经充分说明太后并未委屈仁宗生母。

至此,一段千古奇冤狸猫换太子也被“平反”。

通过对北宋皇陵的研究和认识,

考古工作者们可以对从未发掘的汉唐皇陵有一些科学判断,

这也是考古学的一次重要发展进程。

一直到今天,我们再也没有真正主动发掘过帝陵,

可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对于这些神秘的帝陵,

也都是处于保护,而不会发掘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三国最憋屈的死法!三国名将陆逊... 文|云初 编辑|云初 前言 夷陵大火烧尽蜀汉锐气,陆逊一战成名天下知。这位让刘备饮恨的东吴名将,最...
原创 溥... “爱新觉罗·溥仪”这个名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十分熟悉的。他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末代皇帝”,...
原创 唐... 自秦朝实现统一之后,宋朝的国运仅次于汉朝与唐朝。然而,每当人们提到宋朝时,常常会带着“弱宋”这一标签...
原创 天... 康熙之所以赐死陈潢,并非因为陈潢的能力不如他,而是因为他看到了一些康熙不愿面对的事实,发现了一些不该...
原创 铁... 公元1277年,铁木真在率军攻打西夏时病逝。生前,他已经选定了第三子窝阔台作为继任者,但根据蒙古的传...
原创 这... 很久以前,我听说在离家不远的吉安安福蜜湖村,有一个周姓人家,据说他们是三国时期著名大都督周瑜的后裔。...
原创 李... 贞观六年(632年)寒冷的冬季,长安城犹如一座冷却的炉灶,突然从太极殿传出了一项令人震惊的诏令:唐太...
原创 武... 每当朝代更替,尤其是通过暴力手段取得政权的时代,往往伴随着血腥的战争和大规模的杀戮,那个过程总是充满...
原创 太... 光绪皇帝,清朝的第十一任帝王,身处富贵荣耀的王朝,他的命运却充满了屈辱与无奈。身为皇帝的他原本应当是...
原创 朱... 公元1424年,明朝的北伐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之中,整个大军行进在酷热的大漠之中,气氛紧张而压抑。然而...
原创 夷... 刘备在晚年所犯下的最大错误,便是冲动行事,未考虑周全地为了关羽复仇而做出决定。回顾当时的局势,蜀国刚...
文明蕴化看陶寺:走近陶寺 寻迹... “族群认同和历史记忆是中华民族凝聚发展的一个关键,也是中华文明探源的意义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
原创 1... 中国近代史可谓是充满了无数的灾难与曲折。在新中国刚刚成立之际,我们便被迫卷入了朝鲜战争。这场战争,是...
原创 历... 太上皇这一称号,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这是皇帝对其父亲的尊号之一。通常情况下,这个称呼是由在位的皇帝用于...
秦始皇到底姓什么网友吵翻 80... 近日,2025年全国高考成为全网焦点,社交平台也掀起了一股学习答题热潮。 有博主发布问题“秦始皇姓什...
原创 晋... 晋安帝被毒死,东晋灭亡,刘裕建立刘宋 关键词:刘裕北伐、元嘉之治 前因:刘裕北伐 刘裕通过一系列军...
原创 晚... 关于过去的历史事件与杰出人物,很多文人都是通过书籍与文字来深入了解。然而,今天笔者为热爱历史的朋友们...
原创 朱...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位著名的皇帝名叫朱元璋。他对特定的两类人抱有极大的仇恨,第一类是那些贪婪的官...
原创 一... 大清王朝是一个拥有悠久而传奇历史的王朝,其统治下的12位皇帝各具特色,风采各异。而今天,我们的焦点则...
原创 词... 宋太宗赵炅,因其种种恶行,如烛光斧影、金匮之盟以及逼死弟弟和侄儿,还对寡嫂开宝皇后进行幽禁等,始终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