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覆灭,阉党和东林党谁应当负主要责任?
迪丽瓦拉
2025-07-07 22:05:10
0

公元1644年,闯王李自成率军攻入北京城,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明朝灭亡。按照王朝周期论,一个已经传承了将近三百年的王朝走向灭亡并不是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可是,偌大的一个帝国轰然倒塌,一定是支柱出了问题。那么,明朝臭名昭著的阉党和东林党,谁该为明朝的覆灭负责呢?

一、何为阉党,何为东林

要想知道阉党和东林党谁该负主要责任,就得先搞懂何为阉党,何为东林。

先说阉党。

阉党滥觞于成祖、仁宣时期,得势于天启年间。毫无疑问,太祖朱元璋对于宦官的认知是很明确的:服侍皇帝日常起居即可,至于政务伸手就杀!

朱元璋在位时宦官不能兼任外廷大臣的文武官衔,品级不得超过四品,也不能穿外廷大臣的冠带朝服。朱元璋的意图很明确,明朝不能重蹈前朝的覆灭,宦官只能是奴才,而不能干涉朝政。

曾经有服侍皇帝多年的太监,不小心提了一下政务,朱元璋立刻就把他贬回原籍,可见其忌讳之甚。

朱元璋教出来的朱允炆对于官宦约束更严,下诏只要宦官稍有违法,有关部门立刻逮捕,严惩不贷。

可是,这种局面自成祖朱棣以后被打破了。朱棣起兵造反时,太监从京城里溜出来给朱棣传递情报,帮助朱棣夺得皇位。朱棣认为宦官们忠于自己,于是他开始重用一批有才干的宦官,比如让郑和率船队七下西洋,再比如设立锦衣卫和厂卫,让宦官们执掌。自此以后,宦官们逐渐掌握了出使、监军、刺探等权力。

宣宗年间,朱瞻基又设立了内书院,让小太监们认字读书,使得过去都是文盲的太监开始精通文墨,通晓古今。

不过,不论是成祖还是宣宗,都没有纵容宦官,一旦他们犯法,就会受到严惩。宣德年间宦官袁琦只是让人外出采购物品从中获利,就被皇帝下令凌迟处死,可见这一时期的宦官权力还很受限。

然而,朱棣可以不听老爹朱元璋的,后世皇帝自然也就会各行其是。只要宦官不得干涉朝政的禁令一被打破,宦官得势只是时间问题。

转折点在于英宗,从英宗以后,宦官权力扩大,大太监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接连登场,把持朝政,形成阉党集团。

再说东林党。

万历三十二年,顾宪成建东林书院,与高攀龙等人在其中讲学,许多士子慕名而来,这就是起初的东林人士。东林书院讲学,也议政,来这里的多是志向清高远大的士子和因批评朝政而被贬斥的官吏。由于千丝万缕的关系,许多朝中的官员也与东林人士遥相应合。所以,东林党逐渐从一个学术团体转变为政治派别,他们掌握着舆论的风向,一言一行都对朝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不过在魏忠贤时期的东林党已经不局限于东林人士,对于要打击的对象,阉党一律称之为东林党。就算你是宦官,只要你支持东林人士或者与阉党立场不一致,那你也是东林党。

二、阉党之罪

从王振开始,阉党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明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转折点土木堡之变正是王振的宦官集团一手炮制的。从朱元璋到朱瞻基,几代皇帝的积淀在一场战役中灰飞烟灭,数万神机营全军覆没。如果没有于谦保卫京城,可能明朝已亡于瓦剌人之手。

除了军事上的失败,阉党还与朝廷内外臣子相勾结,败坏朝纲。在政治上,阉党利用锦衣卫和东厂、西厂打击异己,许多正直的官员惨死于阉党手中,致使其余官员纷纷依附于阉党。以刘瑾为例,《明史》中详细记载了他的党羽,其中包括内阁学士和六部尚书,从京中重臣,到地方官员,阉党依附者不计其数。

阉党贪污腐败的程度也是令人发指的。少监李宣从福建审查回来后,献给刘瑾白银两万两,然而其党羽却说进献给刘瑾的十不足一,可见他们搜刮之甚。魏忠贤的党羽崔呈秀大肆贪污,强取豪夺,不少富户因此破产,大量百姓流离失所。党羽尚且如此,更何况魏忠贤本人呢?

阉党的党羽们为了向大太监示好,纷纷在各地给魏忠贤等人修建生祠。《明史》记载:“每一祠之费,多者数十万,少者数万,剥民财,侵公帑,伐树木无算。开封之建祠也,至毁民舍二千余间,创宫殿九楹,仪如帝者。”

为了建生祠,阉党们不惜盘剥百姓,毁坏民舍,百姓们民不聊生,却不敢怨声载道,因为阉党的成员遍布各地,校尉、缇骑在大街小巷中巡查,一旦发现对阉党有任何不敬,就会招来杀生之祸。

阉党们朋比为奸,结党营私,扰乱司法,盘剥百姓,把持朝政,导致明朝吏治不断败坏,政治黑暗,民生凋敝。其罪,不可言计。

东林之祸

然而,阉党打击的东林党问题也不少。东林党的立意是好的,针砭时弊,敢于进言,倡导清廉,打击阉党,种种主张,皆为天下百姓着想。

可立意是一回事,落实到实处是另外一回事。以顾宪成为代表的东林讲学主张求真务实,反对空幻虚无,倡导讲实学,办实事,有实用,求实益。可是到了崇祯时期,东林党给世人最多的印象就是“空谈误国”,“书生意气”。

以战事为例,阉党魏忠贤选拔了袁崇焕、毛文龙、孙承宗等一大批能臣武将,这其中有许多人是反对阉党的清流,但魏忠贤还是容忍了他们。反观东林党,为了党同伐异,没少残害忠臣良将。

自诩为清流的东林党,为何会这样?答案很简单,立场问题。东林党表面上为国为民,但实际上他们代表的是江浙富商和地主豪强。东林党人反对朝廷向工商业者收税,还要求取消海外贸易税,降低矿税、盐税等税负。

明朝的财政本来就存在严重的问题,东林党一搞,明朝的税种更加单一。商人不纳税,士绅不纳税,朝廷只能不断地盘剥百姓。所以,东林党人的政治主张代表的是地主富商的利益,钱都进了他们自己的腰包,朝廷和百姓反而成了穷鬼。

财税制度的变化导致农民的负担进一步加重,加之明末天灾不断,走投无路的农民只能起义,这才造就了李自成等人野火烧不尽的局面。

当然,不论是阉党,还是东林党,都是明末时期朝堂上的毒瘤,他们之间党同伐异,互相倾轧,争权夺利。

可以说,阉党和东林党都对明朝的灭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至于谁的责任更大,这就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了。

参考文献:

《明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一... 古往今来,历史上涌现的战将不计其数,但能被我们记住的并不多。将领的扬名立万,我们纵观历史,几乎都是在...
原创 为... 为何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宋朝分为“北宋”与“南宋”? 汉史趣闻 13:04 汉朝是刘邦开创...
渭南发现仰韶文化时期大型尖底瓶 “该器型目前用途有两种说法,汲水器或者酿酒器。”渭南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队副队长、渭南市博物馆考古部...
原创 这... 李鸿章被刺的消息就像一枚在广岛上空爆炸的原子弹,外务大臣陆奥宗光和首相伊藤博文获悉后,惊骇不已高度紧...
原创 历... 最根本原因是,历史上真正有名,有实力的杨家将只传承了三代!到宋神宗之后,基本就已经消声灭迹了!故没有...
原创 学...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就是作为第一个王朝我们对夏朝的认识很模糊。那么学了这么多年的历史,你真的...
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的数学决斗 尼科洛-塔尔塔利亚(左)和杰罗拉莫-卡达诺(右) 文艺复兴时期两位数学家的故事,他们的嫉妒、阴谋和...
原创 钱... 引言 十九世纪70年代,普鲁士王国与法兰西第二帝国因争夺欧洲大陆霸权而爆发战争,法国领土被普军肆意侵...
原创 夷... 诸葛亮和刘备策略上的差异 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的很明白:刘备占领荆、益、西和戎国,南征夷越,与孙权...
原创 为... 魏忠贤,在明朝的历史上,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人,当时朝廷大臣在奏折中都不敢直呼魏忠贤的名字,称其为“厂...
原创 唯... 说起全世界比较出名的兵种,蒙古铁骑肯定能排前十。当年成吉思汗的大军横扫欧亚大陆,但是他生前一直没攻下...
原创 李... 李世民差点被李建成用毒酒毒死这件事,不是一般的野史瞎说,正史是有明确的记载的。我们先看《资治通鉴》是...
原创 东... 在历史的长卷中,有一位女性令人印象深刻却又常被忽视。当提及“未若柳絮因风起”,许多人恍然大悟。可为何...
大清银币:清朝末期的货币瑰宝 大清银币,作为清朝末期的一种重要货币,不仅见证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变革的时代,更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
原创 历... 历史上的张辽,文武双全,是一员厉害的猛将。张辽原本跟着吕布,最后在曹操阵营大放异彩。 在白狼山之战,...
原创 李... 1644年三月李自成进了北京城,他的事业也走上了巅峰,统一全国指日可待。但是一个月后,他却在山海关惨...
太荒唐了!粉丝10分钟充了90... ‍‍ 来源:绝望的老爹 这到底是韭菜收割还是为会员谋求福利,仁者见仁。 昨天,知名财经自媒体唐书院恢...
原创 一... 公元1227年8月25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病逝在归国的路上,终年65岁。成吉思汗死后关于他的墓地所在...
原创 综... 综合能力,同为“武庙十哲”,乐毅比白起强很多。白起有乐毅一半的智慧,也不会落得杜邮自刎的下场,乐毅的...
原创 李...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从德胜门进入北京内城接管明政权,四月二十九日称帝,第二天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