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世民到狱中看望侯君集,问:你即将被斩杀,现在还有什么要求?
迪丽瓦拉
2025-07-08 08:03:24
0

前言

这个人对于李世民来说就是“战神”,他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在唐朝成立之后接连攻灭两国,为大唐开疆扩土,又转战千里平定边疆,建立卓越功勋,解决边患,可是这些都不是他的最大功劳,他的最大功劳连当年的史书都不敢写上去!

他就是初唐名将——侯君集,当年在“玄武门之变”那种艰险的政治环境之下,侯君集依然忠贞不渝的跟随李世民大打江山是不折不扣的传奇忠臣战将,颇受李世民的喜爱。 #深度好文计划#

可是在“玄武门之变”中都没有站错队的侯君集,却犯下了两个“墙推众人倒”的巨大错误,遭到无数官员的弹劾,时态无法发展,李世民不得不将这个心腹爱将斩杀,才得以服众。

《封氏闻见记》记载当李世民得知不得不杀了侯君集的时候悲痛万分言:“吾为卿不复上凌烟阁矣”

意思是从今以后我因为你的离去,而再也不去凌烟阁!可见李世民对于侯君集的不舍,对于这位旧臣的即将离去,李世民颇有动容。

而在即将行刑斩杀侯君集的时候,李世民放不下这位朝中重臣,亲自下到大狱之中看望了侯君集,询问其,即将要被斩杀,有什么话想要交代的。

只见侯君集泪流满面,对着李世民说:“皇上,我...希望能留我儿子一条命,延续我侯家血脉......”李世民微微皱了眉头,点头答应。

侯君集到底犯了两个什么罪,让李世民不得不含泪斩杀他?

要知道在我国历代王朝之中,建国之后杀功臣是普遍现象,可是李世民却是为数不多出了名的“护犊子”皇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各个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全部都是李世民的“心腹”。

要不是迫不得已李世民绝对不会斩杀他们的!到底这个侯君集犯了什么“滔天大罪”呢,让我们来看看,古代一代“天可汗”的帝王之术与臣子之间的权谋之术!

无罪之人,皆有罪

这侯君集,爷爷父亲都是刺史,是出了名的将门之后,所以侯君集打小就被安排了诸多学习教育。

可是侯君集不喜欢读书,而是另辟蹊径学习了一身武力,艺,刀、枪、剑、戟、射箭等都有涉猎,也读过几本兵法,但学习的并不多。

但侯君集悟性高,打起仗来犹如滔滔江水,点子不断滔滔不绝,再加上自己的身手,带领着一众将士取得了节节胜利。

精心谋划的“玄武门之变”,让这位将门之后侯君集,正式走上历史的舞台。

当年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侯君集负责的就是控制唐高祖李渊以及朝中百臣,是无比重要的一环,侯君集出生的完成了控制任务,为李世民诛杀与其争皇位的和有威胁的李建成和李元吉取得了时间。

在“玄武门之变”这场精密的政治事件过后,最终摇摆不定的李渊,在臣子的压力之上,终于决定立李世民为太子,自己为太上皇退居历史舞台,不问政事。

李世民自此“名正言顺”登基称帝,也帮一直和稀泥的李渊做出了选择,而登记之后的李世民并没有诛杀那些在“玄武门之变”中“功高盖主”的功臣,而是挨个论功行赏,还封了五个国公,这侯君集就是其中一个,侯君集可谓是“一蹴而就”了,直接进入了大唐管理层。

但是李世民也发现了侯君集这小子作战虽然勇猛,但是跟军事将领还有一定差距,于是让其跟随李靖学习兵法,在李靖的教授之下侯君集很快就成长成为一名卓越将领。

恰巧高昌王麹文泰与西突厥勾结,得罪了唐太宗李世民,那肯定不能忍,于是就派学有所成的侯君集前往高昌王国讨伐他们。

麹文泰得知后惺惺作态,认为荒漠之中战线甚长,拖也能拖死唐军,结果侯君集带领15万大军不假十日就到了麹文泰“家”门口,这鞠文泰正是支持玄奘西行取经重要人物之一,可是还没见到玄奘,就被这家门口威风凛凛的十五万唐军活活吓死了。

于是其子麹智盛继位,麹智盛啥也不懂,刚继位无权无势的,人心空虚,高昌王国在侯君集的十五万大军之下,吹弹可破。

这侯君集学了兵法,自以为天下无敌,就开始卖弄才学,面对麹智盛的“求饶”置之不理,表示你要是真心“求饶”,就把自己绑了给送过来,结果麹智盛不愿意,于是侯君集“开打”。

首先侯君集并没有入城,而是围城困城,断了高昌王国的粮食和水,然后不费一兵一卒取下来了高昌王国的一座座城池。

这本是大功一件,但是侯君集在“取城”的时候,却犯了几个致命的错误。

第一侯君集入城之后纵容士兵入户抢夺金银财宝,并且把部分国库的宝贝还有女人们据为己有。

第二侯君集入城之后,擅自处置了那些城中的黎民百姓和朝中大臣,有罪之人治罪,无罪之人皆算有罪,流放到了蛮荒之地。

侯君集不过一介武侯将相,治收来他国臣子之罪这件事情,侯君集并没有这么大的权力,所以有人连其抢占金银财宝、擅自治罪等“劣迹”弹劾到了唐太宗那里,表示“这人无法无天,是要‘反’啊,应诛之!”

李世民自然是不乐意诛杀这位忠臣,但是得知这件事情也是颇为愤怒,直言其“糊涂啊”,为平民愤将其打入大牢。

结果侯君集还是有不少大臣信任的,在多封奏请之下放出来了,结果没多久,侯君集就又整除幺蛾子了。

郁郁不可活,能反乎?

侯君集被关了好一阵子,出来之后呼吸着长安的新鲜空气,心情还不错,可是一直有一块石头压在侯君集的心上——“我立下赫赫战功,何以至皇上关我大牢的程度?”

侯君集本就是武将,算是心直口快,直抒胸臆的那一种,这心里有石头就总觉得不舒服,恰巧另一名功臣张亮也算了个错,即将被外放。

这侯君集跟这个“天涯沦落人”就开玩笑的说:“郁郁不可活,能反乎?当与公反!”

意思就是我现在整日郁郁寡欢,难过的要死,能反的话,咱哥俩应该反了啊!

本是一句玩笑话,张亮却记住了,本着立功的原则,于是就高密李世民,结果李世民“护犊子”,表示:“卿与君集皆功臣,今独相语而无左验,奈何?”

就是说:你们俩个功臣自己说的话没别人听到我也无从验证,侯君集不承认我也没办法。

然后李世民就相当于自己把这件事“担下”了,结果李承乾太子一伙人,又开始搞事儿了。

侯君集直接就被李承乾拉着发动新的“玄武门之变”,这侯君集不知道哪里脑抽,居然答应了李承乾。

但是这侯君集那几日,直接来了个辗转反侧,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觉,他后悔答应李承乾了,妻子看出侯君集的事情了,便说要是被告发你可就死定了,自首的话你作为朝中大臣真心改过,皇上也许会给你一条生路。

结果侯君集开始思考利害了,还没来得及去自首,就被人告发了,最终侯君集死不承认自己要“反”。

李世民早已经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完了,叹了口气表示:我真是不忍心对你动刑啊!最终李世民还是下不去手“斩杀”这位陪自己创业的有功之臣。

可是朝堂之上,百臣皆言:“侯君集大逆不道,依法行之。”

李世民再无借口保下侯君集的性命,大狱之中,李世民探望侯君集,问其有何交代,侯君集再无狡辩,泪流满面言:“保下我一儿,传我侯家血脉,可否......”

结语

李世民心痛不已,动了恻隐之心,将这位本应该“满门抄斩”的“罪臣”之家,妻子和儿女发配到了岭南一带,··守住了功臣侯君集的血脉。

行刑之时,侯君集无丝毫畏惧,一代武将陨落。

自古以来,帝王之术几乎都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可是到了唐太宗李世民其却大立功臣,任人唯贤,甚至试图把女儿许配给功臣,恩威并施,其中微妙。

能不杀绝不杀,这侯君集一而再再而三挑战皇权,落得如此下场只能说是自作孽了!而居然“谋反之臣”还有血脉留下,并且害的到了李世民的一定照顾。

一代功臣侯君集,是何等的受李世民重视啊,可惜了侯君集没把握住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冲山突围”中的铁血战士——太... 今日文章 “冲山突围”中的铁血战士——太湖游击队司令薛永辉 吴县是中国共产党组织建设和党员活动较早...
原创 明... 自人类出现以来,战争就如影随形。战争的根源常常是为了争夺领土和财富,直至达到某种平衡。金戈铁马、倥偬...
原创 警... 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内的一声枪响,引发了一场震惊全国的武装起义,不久这场革命烈火在全国迅速蔓延...
一座古城,守望5000年 本报记者王湛实习生管佳颖 1936年,西湖博物馆(今浙江省博物馆)馆员施昕更在家乡杭县(今杭州市余杭...
原创 三... 三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戾气和机遇的动荡时期。当黄巾起义蔓延全国,朝廷为了自保不得不向地方发放印绶,...
原创 雄... 自古以来权臣这个职业都不好当,坐上这个位置的人,只能在谋朝篡位的单向车道上狂奔到死,要么车毁人亡,要...
原创 司...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然而相较于他的父亲司马懿,司马昭的野心还显得相对不那么突出。司马懿是三国时期的重...
原创 高...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韬光养晦的太傅司马懿趁大将军曹爽陪同皇帝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墓期间,起兵政...
原创 光... 如果问清朝最后一个掌权者是谁,可能既不是清末皇帝溥仪,也不是清朝倒数第二个皇帝光绪皇帝,而是慈禧太后...
原创 补... 话说公元1101年的夏天,史上最文艺的皇帝宋徽宗,终于召回了被贬到海南的苏轼。 苏轼一回老家就受到了...
原创 7... 前言 1937年的一天,毛主席约见邓小平同志,毛主席问:“目前各大军区司令员很久没有调动了,你说该怎...
原创 “... 引言 中华文明的唐宋元时期的对外政策都是积极开放的,唐朝的外国人可以来长安为官,对中亚也是积极拓展版...
原创 中... 上一篇我们讲到毛泽民独守后方,练就双手能拨打算盘的技能,后来因为哥哥毛泽东的引导,走上了职业革命家的...
原创 神... 历史的车轮前赴后继,留下多少历史之谜?各位看官好,今天我们来说一个神秘又令人神往的地方,大西洲。 神...
原创 谋... 宋太祖赵匡胤是北宋王朝的建立者,他通过南征北战,终结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历史,让自唐朝安史之乱就开始的天...
原创 金... 在河南省鹿邑县的涡北镇有一个叫完楼村的村子,里面有着许多的禁忌,这些禁忌都与一个姓氏有关,岳姓。 村...
河北平山惊现疑似古墓:文保部门... 近日,河北平山县一村民家中意外发现疑似古墓,引起了当地文物保护部门的高度重视。这一发现可能为我们揭开...
原创 清... 大家都说“虎毒不食子”,但在清末时,湖南却上演了一段匪夷所思的故事。有一位官员离家三十年后,荣归故里...
原创 毛... 新中国的开国将帅一共有1614人,毛主席最喜欢最推崇的将领是谁呢?有人说是林彪,有人说是粟裕,其实都...
俄罗斯瓦格纳雇佣军在非洲 让非... 近日,一组俄罗斯瓦格纳雇佣军在非洲的照片被俄方披露出来。 瓦格纳集团成立于2014年,创始人是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