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毛主席仅调一人入朝作战,就让我军反败为胜,让美军忌惮至今
迪丽瓦拉
2025-07-08 12:32:52
0

引言

毛主席只调动一人奔赴朝鲜战场,就瞬间扭转了局势,使我军反败为胜。

1949年之前,中国就遭受到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严重侵犯,中国的百姓民不聊生,但直到毛主席的出现,他带领中国共产党打败资本主义国家,正式宣布新中国成立,带领中国人民走向了胜利。

但就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插手朝鲜战争,甚至无视中国的警告,执意侵犯我国的边境地区,这时,毛主席下达了一个英明的决策,出兵支援朝鲜,正式踏上抗美援朝之路。

在抗美援朝初期之时,中国在前几次战役中并没有取得很大的优势,为此,毛主席重新制定作战计划,在抗美援朝的第四次战役中,毛主席在军队中只调动了一个人,就扭转了战局。

这个人究竟是谁?仅凭他为何能够反败为胜。

抗美援朝

我军支援朝鲜抵抗美国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50年10月25日到1951年6月10日,在1951年6月之前通过志愿军与朝鲜士兵配合,将美军与联合国军打的节节败退。

由于我军处于长期的作战状态,军队后方的补给没有到位,形势非常严峻,在这种情况下,美军连夜调整了作战战略,他们扩充兵力再次对我军发动了攻击,这便是朝鲜战场上的第四次战役。

战争上的局势一直在不断反转,美军抓住这个机会派遣范佛里特来指挥这场战斗,范佛里特是一个非常凶残的指挥员,他抓住我军后勤薄弱的特点,利用空军对我军经常全方面的轰炸。

当时的美军拥有世界上一流的武器装备,相反我国在军事设备上的力量就非常的薄弱,因此,美军调转全部的炮火袭击我军的指挥地。

志愿军在美国疯狂的轰炸之下伤亡损失惨重,前线每天都会向指挥所送去大量的伤亡名单,这也导致了我军的信心锐减,为了保存兵力,指挥战斗的彭老总向毛主席求助。

而毛主席也在时时刻刻的关注着前线的局势,他赶忙召开会议商量对策,其实战局失利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军没有先进的武器装备,但是眼下也无法获得与美军同样的武器设备。

毛主席提出转变作战思路:既然我们现在打不过美军的空军,那我们就打防守战,但这并不是让我军一味的躲藏,而是我们要打地道战。

在毛主席的分析之下,中央认为首先要拿下马良山,我军才有可能扭转局势,让敌军陷入被动,这样一来,敌军肯定会有所失手,我们就可以趁机让敌军停止对战。

但是派谁拿下马良山让中央头疼不已,但毛主席面露微笑说;“能拿下马良山的只有他王耀南一人。”这个王耀南究竟是什么人,他最终凭借什么拿下了马良山。

王耀南

王耀南是新中国的开国少将之一,他被毛主席称为“兵工之王”“地雷战之王”。

王耀南是湖南人,他的父亲是做鞭炮生意的,受父亲的熏陶,他从小就对爆炸物这方面非常感兴趣,但后期由于世道混乱,他们家的鞭炮作坊就此没落同时也欠下了许多外债。

为了帮家里减轻负担,王耀南跟随父亲去煤矿厂打工还债,在煤矿做了两年的苦力,在一次疏通地道时,王耀南的父亲凭借自己做鞭炮的经验,成功的将地道炸开,这样让煤矿厂的领导发现了王耀南父亲的才能,提拔他为爆破工。

王耀南家庭的状况逐渐好转,王耀南的父亲见他对爆炸如此感兴趣,便将自己的手艺全部传给了他,而王耀南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一门手艺竟然会拯救自己的同胞。

当时的时局动乱,很多老百姓忍受不了资本主义的压榨,纷纷罢工起义,红军的出现,让王耀南看到了希望,他加入了当地的儿童团,在之后的几年中,他又顺利的加入到了红军当中,结识了毛主席与刘少奇等人。

1928年,王耀南参加了毛主席带领的秋收起义,凭着一手爆破的好功夫,他被任命为爆破组长,在加入到红军后,王耀南学习到了许多新的技能。

同年,王耀南在反围剿过程中,设计实施了一座湘水大桥,使得3万红军顺利逃脱敌军的包围。

1934年,红军长征的途中遭遇了阎锡山军队的围堵,他们的军甲车让红军进退两难,在危难之际,王耀南再次利用爆破炸毁了他们的军甲车。

在抗日战争时期,王耀南又发明了地雷战与交通运输战等多种作战方法,并在实战中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功,同时减少了中国共产党的伤亡情况,他凭借着自己的爆破技术,不仅帮助我军守住了阵地,还打的敌军溃不成军。

因此,毛主席在想到攻打马良山时,第一想到人就是王耀南。

奔赴朝鲜

此时的王耀南早就退出了前线,但是他在接受到命令后,第一时间奔赴朝鲜战场,但与此同时,王耀南也有自己的顾虑,由于新中国刚刚建立,百废待兴,没有太多的资金支持他在朝鲜挖地道,于是,毛主席用我国的粮食向苏联换取了一百台空气压缩机。

王耀南带着毛主席的期盼来到了朝鲜战场,在了解了朝鲜的机局势后,他为此设计了多种作战方案。我军在抗日时期地雷战大多数都是在平原地区使用,而朝鲜的地势与我国不同,考虑到地势不同,因此作战的手法也叫不相同。

王耀南提议将战场上的防炮洞连接起来,并且在每一个通道内放置武器装备,除此之外,还可以在洞内放置生活用品以及粮食,这样一来,防炮洞不仅可以转移人员,还可以变成战士的生活场所,并且通道内还具备防火、防潮、防雨、防空等要求。

规划好后,王耀南便带领志愿军动工,战士们一边躲避敌军的长枪大炮,一边紧锣密鼓的施工,最终在战士们的不懈努力下,完成了这一坑道的实施。

也正是美军的炮轰,证明了王耀南坑道的坚固性,有了坑道的掩护,志愿军的伤亡人数直线下降。

与此同时,美军派出军队想要占领马良山,他们再次对志愿军进行袭击。但是由于志愿军待在地下,美军无法找准位置轰炸,但他们却发现志愿军会从四面八方冒出,如此一来,他们的大炮便对志愿军造不成威胁。

仅用一天的时间,志愿军就阻挡了联合国军的21次进攻。

志愿军的作战方式让敌军摸不着头脑,气急败坏的敌军把炮灰对准一个方位,但最终却是一无所获,相反我军把敌军打的节节败退,美军首先失去了信心。

而王耀南发明的地道战为我国抗美援朝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笔者感悟

王耀南是民族英雄,他依靠自己的爆破手段多次帮助共产党取得胜利,他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事业上勤勤恳恳,直到晚年,他依旧在为祖国建设所奋斗,王耀南曾经提出的建设方法与标准,时至今日仍旧在沿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三星堆考古新发现!玉石器“生产... 新华社成都7月23日电(记者童芳、施雨岑)三星堆考古又“上新”!23日,记者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
原创 终... 了解三国那段历史的朋友,只要一提起刘禅,几乎都是哀叹一声,感叹刘禅是一个无能之君。然而虽然大家感叹刘...
原创 记...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之际,国共两党矛盾升级,在当时的局势下,蒋介石邀请毛主席到重庆参与会议。 ...
原创 成... #深度好文计划#成吉思汗,这位举世闻名的英雄,每当其名响彻耳畔,是否曾燃起你心中熊熊燃烧的热血?又或...
原创 此... 在明朝万历年间,一个特殊的人物引起了朝野上下极大的关注和议论,他就是万历皇帝的第三个儿子,朱常洵。朱...
原创 盘... 在古代历史上,如果皇帝完全放任麾下的武将带兵打仗,显然会有大权旁落,甚至被架空和废黜的风险。因此,不...
原创 一... 明朝在主观上是非常想解决掉蒙古这个大患的,毕竟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所以朱元璋和朱棣时期频频对蒙古用...
原创 避... 桂陵之战,是战国中期发生于齐、魏、赵等国之间的一次著名战争。作为齐国军师的孙膑,运用了“避实击虚”、...
北朝瓷器,造型、釉色、装饰技法... 北朝时期,河南、河北与山东地区积极吸纳南方瓷器烧造工艺,同时又融汇当地汉晋釉陶技术传统,在变革与创新...
原创 三... 三国猛将众多,却有6人令人感到非常惋惜,因为他们拥有一身好武艺,却跟错了主公,导致最终的结局非常凄惨...
原创 他... 要说中国那些大一统王朝中,哪个朝代存在感比较弱,相信很多人都会说晋朝。 学历史的时候,别的朝代都有好...
原创 中... 大家知道:曾志是陶铸同志的夫人、中央组织部原副部长,可鲜为人知的是,她的一生,曾经受过诸多的险境与苦...
原创 北... 北宋皇帝赵匡胤的首席智囊是赵普。两人相识于后周帝国进攻南唐帝国的淮南地区之时,赵普被任命为赵匡胤军中...
上海博物馆古埃及大展 揭开法老... 7月19日,备受瞩目的“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于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正式向公众开放。9点开馆,...
原创 回... 图|陈毅 “满招损,谦受益;终日乾乾,自强不息。” 在陈老总的办公桌上,有一个大铜墨盒,上面刻着这样...
原创 谭... 蒋介石身边虽然不缺战将,但高质量的将军并不多,懂得带兵打仗之人更是寥寥无几,这与蒋介石在用人方面的缺...
原创 一... 每个朝代崩塌终结之日,都是一次对人性的终极大“测试”。平时峨冠博带、高居庙堂的满朝文武大员,到底是忠...
原创 “... 抗日战争史绝对是中国历史中,最值得后人铭记和反复歌颂的一段历史。 在抗战史中,有许多可歌可泣的经典故...
原创 这... 从1926年北伐军兴,到1949年退出大陆,国民党军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而这五个阶段,也分别出现了五...
原创 莱... 1947年2月,陈毅、粟裕率领华东野战军打响了解放山东的战役,敌我双方很快进入交锋状态。 2月23日...